结构要求:
高压线束应在机械和电气安全的情况下,以专业的施工方法将线束和所接部件(如高压配电盒、电机控制器、电机、辅助电源等)匹配。线束插拔或连接部分应预留出适当的长度,长度推荐值为150mm,便于车辆装配,以及便于对部件进行定期维修。
2.布线方案及应注意事项:
——布线方案应有助于消除不正确的安装和错误的线束路线。
——走线应避免形成大的电磁环。
——高低压平行走线距离间隔须大于400mm,如果实际境况确实无法达到此要求,高低压需相互垂直走线。
——车辆在发生碰撞情况下,须确保线束不会受到挤压,以防线束破裂造成短路。
3.线束固定保护件要求:
针对高压线束的布置,应尽可能地对线束进行保护,使线束与车体之间的相对运动最小化。宜采用具备绝缘性能的结构部件,如电缆夹、电缆槽等。布线装配应刚好放入光滑的电缆夹或电缆槽中。对用于布线、包装和定位线束用途的所有线束固定保护件(如卡箍、螺栓等)进行充分地保护,宜涂抹凡士林,防止腐蚀。线束固定保护件之间的距离不得大于400mm。
4.线束连接器装配空间要求:
所有连接器位置宜预留便于操作的不小于200mm的空间,以便连接和断开连接。连接器与部件之间的连接应适当消除机械应力。
5.线束电缆弯曲半径要求:
避免电缆出现小的弯曲半径。一般情况下,最小弯曲半径等于电缆外径的5倍。应避免接头中存在弯曲电线,否则,接头后部密封件中可能出现漏电通路。
6.线束布置防水要求:
对于车辆底部、轮舱溅水区,应特别注意水和道路磨料会损坏线束。溅水区中的连接器应进行装袋防护。
7.线束布置防磨要求:
需保护所有高压线束,以防振动和磨损。因车辆的振动,应除去线束上所接触的金属部件边缘的毛刺,对于凸缘、滚制处,使用适当胶圈进行保护,且胶圈须固定牢靠。用于固定线束的电缆夹应稳固地连接至设备或框架结构以及线束上。
8.线束布置防热要求:
线束应距离热源(如发动机排气管、打气泵铜管路等)大于200mm,如不能满足要求,保护所有线束,以抵抗辐射热源,宜采用阻燃隔热棉对线束进行包扎,或在线束附近增加隔热板处理。
9.线束与活动件的隔离要求:
活动件(如皮带、风扇、传动轴等)附近的线束必须弯曲时,将支撑夹完全紧固于两端位置处。布线系统必须能够弯曲,而且不会促成线束磨损或对活动件造成干扰。
EGAXT3三轴加速度传感器
三自由度直升机的嵌入式控制系统
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新型模具冷却水路
FCC允许谷歌部署手势感应黑科技Project Soli项目
简要分析PCB盎司与敷铜厚度关系
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的布置要求
传苹果2020年推出5GiPhone
全球VR头显调查报告,出货量86%索尼占据第一
一篇文章学会数据备份利器rsync
DCS系统在电厂水网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MAX3748H紧凑、低功耗限制放大器
电感量及允许偏差
恩捷股份将投资建设第二期锂电池隔膜项目 总投资11达亿元
高质量便携式音频性能产品实现方案
大咖云上齐聚,超算最佳应用落地,CCF HPC China 2022影响力超越时空!
嵌入式系统中DRAM控制器的CPLD如何解决
分析师:四月全球芯片销售额持平前三月
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正在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
如何消除瞬态互调失真
突破医疗技术瓶颈:OLED透明屏在医疗设备中的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