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强推Ultrabook:Ultrabook=笔电未来?

当平板电脑带起的纤薄型终端风潮袭卷整个运算产业之际,传统笔电市场也希望借助新兴的超极本(ultrabook)刺激成长,但至今业界对这个英特尔倾全力支持的新笔电品种能否取得成功,仍存在着疑问。
英特尔为ultrabook砸下三亿美元重金支持,希望推动其成为下一代主流移动运算装置。但制造商首先面对的难题,是整个业务模式的大规模转变。
品牌认同是一大问题。“你可以做出一部规格很好的ultrabook,但却不一定卖得出去,”宏基(acer)产品经理史弘武说。宏基是第一家推出ultrabook的厂商,2011年第三季和第四季,ultrabook成为该公司笔电系列中出货最亮眼的产品。
英特尔希望借着崭新的ivy bridge平台,在2012年底以前让ultrabook抢下消费性笔电40%市场。该公司也在年初预告,今年将会有75款以上的ultrabook机种问世,希望这些平均厚度均小于18mm的新型产品能为笔电市场挹注新的成长动能。
年初ultrabook参考设计尽出的消费电子展(ces),似乎正呼应着ultrabook正带领着笔电全面朝超轻薄方向转移的趋势。
集邦科技(trendforce)旗下研究机构dramexchange预估,2012年ultrabook与windows 8将让整体笔电市场出现8.8%的年增率。ihs isuppli也预估2015年ultrabook将占整体笔电出货量的42%。
然而,对传统笔电制造商来说,跨入ultrabook前还有许多挑战有待解决。成本是这些传统笔电制造商面对ultrabook时最感棘手的难题之一。要打造一部像苹果macair一样轻薄的笔电,所需要的投资远远高于传统的笔电制造。
细数打造ultrabook所需的关键元素,“unibody机壳、固态硬盘(ssd)、超薄面板、hingeup、instant-on技术都非常昂贵,”史弘武说。在技术和成本上,都对笔电制造商提出了极大挑战。
以unibody机壳为例,制造商必须投资cnc机台,但cnc机台不仅昂贵,且产量与射出机台完全不能相比。他指出,传统射出机台每小时约可完成90件,但cnc机台每小时只能完成3件,速度相差30倍,而这些差距都会反映在终端产品价格上。
史弘武不愿透露开发ultrabook机壳所花费的成本究竟多少,仅表示若以一部ultrabook内部零件来看,扣除cpu以外,其他所有零件的总合大约就是开发ultrabook机壳所需投注的成本。
这种需要巨大前期投资的商业模式对必须每2~3个月就推出新机种的传统笔电制造商而言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其次是为了追求薄型化,从机构到面板都必须采用全新的制造技术,如将显示器全部拆掉重组在机壳内以实现更轻薄外型的open cell面板。然而,open cell面板的零件采购流程相当复杂,完全无法适应变动快速的笔电产业。
“当制造商好不容易将良率调整好,却被告知要推出新型号了,设计必须变更,这对所有制造商来说,都是无法负担的,”他表示。
因此,从制造商的角度来看,跨入ultrabook即代表整个商业模式都需要仔细调整,在未经良好调整以前即贸然投入的风险相当大。
改变传统供应链
ultrabook所采用的零组件与传统笔电也有很大差异。常规笔电大部份厚度都在1英吋左右,使用常规电压cpu,在cpu的发热问题无法解决情况下,这类笔电几乎无法再薄型化。储存设备则以7mm~9.5mm的2.5吋硬盘为主,面板多数采用5.2mm厚的标准型产品,以及圆柱型电池和塑料机壳。
而ultrabook厚度平均在0.8英吋以下,这就对许多零件的使用提出限制,包括必须使用超低电压(ulv)处理器、超薄面板,改用ssd取代硬盘等。因此,硬盘版本的ultrabook就是制造商权衡成本之下做出的选择。这类ultrabook通常采用3.6mm或hingeup面板,不含光驱,采用金属或玻纤机壳。
此外,薄型面板顺势带动了薄型背光板、薄型化玻璃、薄型led的商机;在面板元件部份,edp也由于需要的线路数量远少于lvds,能让hinge设计更容易而成为主流。
换句话说,目前传统的笔电业者要打造出一部像macair那样的轻薄型笔电,必须花费非常高昂的成本。据估计,ultrabook和目前的笔电相比,成本大约增加250~300美元左右。
除了采用较昂贵的零件和技术以外,ultrabook也会使用到更多传统笔电不曾用到的元件,如传感器。许多ultrabook可能会纳入目前媒体才具备的功能,如电子罗盘、加速计等,“ultrabook使用传感器的情况会更类似媒体平板,”ihs微机电系统(mems)暨传感器首席分析师jeremie bouchaud表示。
此外,要求长效使用的ultrabook也会需要更高效的电源管理元件。如windows 8需要高分辨率的面板,但面板升级也意味着能耗同步上升,因此会需要更加省电的技术,这将带动psr(panel self refresh)t-con和高效率film的需求将提升。“这将为模拟供应商带来更多商机,”ihs 电源管理资深首席分析师marijana vukicevic说。
当然,ultrabook也将对部份产业带来负面影响。首当其冲的就是硬盘业者。虽然去年的泰国水患一度让硬盘业者水涨船高,但ultrabook采用ssd已经形成一股不可逆的趋势;其次就是光驱──在苹果率先宣布不再使用光驱后,未来的ultrabook或其他超轻薄型产品势必跟进,光驱末日的到来似乎只是迟早的问题罢了。
当然还包括机壳业者。由于目前金属机壳成本仍过于昂贵,因此玻璃纤维遂成为替代首选。尽管质感还无法完全追上金属机壳,但宏基的史弘武表示,随着技术的进展,未来拥有金属强度价格却低于金属的玻纤机壳,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ultrabook=笔电未来?
业界至今对ultrabook的看法仍然呈现两极化。有些人认为它是一种创新,也有人认为它不过是culv的改良版本。制造商也在评估ultrabook未来的成长动能。
“ultrabook正在推动‘笔电’产业的‘转换’,”史弘武说。但在这个转换的过程中,必须有所取舍。剧烈增加的成本,很可能让制造商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然而,笔电制造商却也很难抵挡使用者希望在笔电上实现平板经验的趋势。“平板电脑一年的出货量有4,000万部,代表一年有4,000万个使用者用过平板电脑,当这些使用者回归到电脑时,平板的用户体验也会一并带回。他们会直觉地去触碰屏幕,这种经验很难改变,”史弘武说。
因此,笔电的未来可能会更多采多姿。除了打造轻薄外形,它也将纳入更多平板功能和用户体验。
然而,这也意味着未来的移动运算装置在脱离wintel的局限后,将首度进入‘非标准化’时代。“你一定要找对合作伙伴,因为在远离wintel架构后,大家都会开始开发全新架构,品牌厂也将自行开发自有设计以强化产品差异化,没有合作伙伴就等于没有资源、没有情报也没有方向,可能在起跑点就输了,”史弘武说。
ultrabook会是笔电的未来吗?答案还需要时间证明。可以肯定的是,它为笔电指引了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在移动装置面临巨大转变之际,展示了一种可望与平板抗衡,却同时维持运算性能的思考模式。

实现新能源友好并网的关键技术:虚拟同步机
谷歌将开发能实现智能识别的手机芯片
华硕LCD屏幕销售告捷,占据日本市场第一
这波晶圆厂扩产浪潮对国产替代影响有多大?
全汉战神480电源评测:齐全线材 直指中高端
英特尔强推Ultrabook:Ultrabook=笔电未来?
浅谈一次性医疗连接器常用的4种接触互连技术
6GHz以下的频谱将成为5G应用的首选频段
扩声系统故障检修有哪些要求_扩声系统故障检修方法
摩尔线程MTT S50 MTT S80与蔚领时代、硅基大陆携手,共同加速PC云游戏应用
你真懂我“锁”求 斑点猫智能门锁W300体验
频谱仪的读取方法有哪几点呢
有毒气体检测仪常用的传感器
RTD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简介
基于GP-DSA架构的底层智能驾驶芯片市场分析
惊人!iPhone 6的故障率竟高达26%
iPhone 14 Pro渐变紫配色真机曝光
小米5x怎么样 阻挡它热卖的可能只是备货
哪个牌子的蓝牙音箱好用?这四款口碑蓝牙音箱你可以看看!
苹果ios15原厂高清壁纸 个性化将成为设计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