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与电感器都不是理想器件。一个电容器会有一定量的串联电感(称为寄生电感)。寄生电感由电容器中的导体(特别是引线)产生。老式电容器,如20世纪60年代以前就开始使用的蜡纸介质电容器件中,串联电感很大。由于电感是与电容串联的,所以构成了一个串联谐振电路。
电容,电容器的简称,是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隔直、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能量转换、控制电路等方面。
电容的寄生电感和寄生电阻主要是指它的引线和极板形成的电感和电阻,尤其是容量较大的电容更为明显。如果你解剖过电容器,会看到它的极板是用长达1米的金属薄膜卷曲而成的,其层状就像一个几十、甚至上百圈的线圈,这样,两条极板之间产生电容效应的同时,也产生了电感效应和电阻效应。因为,这种电感和电阻并不是制造电容的本意,而只是难以避免的附加效应,所以叫做寄生电容和寄生电阻。一旦电容被制作好,其寄生电容和寄生电阻的大小也就确定了。
测量寄生电容与寄生电感
图1为一个测量串联谐振频率的方案。跟踪发生器是一种特殊的扫描信号发生器,用来与频谱分析仪的扫频频率同步。它们经常与频谱分析仪一起使用来实现信号源响应法。
图1 测量电容器中的串联电感
串联谐振电路在谐振频率表现出低阻抗,而在其他频率表现出高阻抗。在图1中,电容接在信号线末端。频谱分析仪将在电容与串联电感发生谐振的频率处显示一个明显的尖锐凹陷。
串联电感的表达式为
电感器也不是理想器件。邻近的绕线构成了许多小电容,而这些小电容相加起来可能形成相当大的电容值。图2为一种测量电感器的并联电容的方法。
由于电容是与电感是并联的,它们组成了一个并联谐振电路。该并联谐振电路的阻抗在谐振频率时很高,而在其他频率时很低。图2中电感器及并联电容是与信号线串联的,所以在谐振频率处会产生一个明显的凹陷。并联电容值表达式为
图2 测量电感器中的并联电容
电容电感测量原理
1.利用电容器放电测电容实验原理
电容器充电后,所带电量q与两极板间电压u和电容c之间满足q=cu的关系。u可由直流电压表测出,q可由电容器放电测量。使电容器通过高电阻放电,放电电流随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下降而减少,通过测出不同时刻的放电电流值,直至i=0,作出放电电流i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曲线下的面积即等于电容器所带电量。由c=q/u可求出电容器的电容值。
2.利用放电时间比率来测电容
其测量原理是把被测电容和基准电容连接到同一电阻上,构成rc网络。通过测量两个电容放电时间的比率,就可以求出被测电容的电容值。测量范围从pf(10-12f)到几十个nf(10-9f),并且在寄生电容的抑制和温度稳定性方面具有极很大的优势。
3.利用单片机测脉冲来测时间常数rc再计算电容
其测量原理是把被测电容和电阻串联,构成rc网络,然后可利用这个时间常数去弄个振荡器,调好振荡信号的波形然后开始计数脉冲值,可能的周期为t=a0×rc,a0为一个常数,可通过周期可以计算出c的值。这个可以用单片机来测,理论上可以从测的值可以为n多个,大大超过前面所讲述的。
4.较为经典的,可以测电容或者电感的
利用交流电桥的平衡原理,可以得到
rx为电容的漏电阻,cx为电容量 ,那个像6样子的东东称为电容器的损耗角,而tan6常用来表示电容器的损耗
5,电感的测量
还是电桥
此时有
机器人接触式物体探测技术电路设计
新鼎资本荣膺“年度中国半导体投资机构百强”
苹果iOS 14.4正式版修复了哪些问题
现代卫星的潜在威胁
低氧型单晶炉发展趋势
测量寄生电容与寄生电感
工业机器人沙龙活动,4月22日约定你了!
中国新能源汽车面临的两大挑战,还是北汽徐总说得对!
氧含量分析仪在线监测设备怎么标定
西门子软件PLC与组态软件通讯实例
如何管理可穿戴设计中能量收集技术
广东欢太科技全面兼顾,产品与服务齐头并进
大规模的芯片短缺已明显影响半导体产业
给H桥电路换IGBT管子时的相关特性了解
在变频器启动过载时我们要怎么调参数?过载时的保护模式有哪些?
智能手机十年后,造车思维的互联网化
LED驱动电源方案——U6113电源芯片的特性
最适合程序员入门AI的编程语言
新华网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举行线上签约仪式
电磁水表和电磁流量计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