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创北方科创板IPO获受理!LED显示驱动芯片市占率全球第一,募资60亿研发升级

6月30日,集创北方递交科创板上市申请,获上交所受理!拟募资60.10亿元,启动高性能显示触控集成芯片研发等八大募投项目,进行主营业务的拓展延伸。
成立于2008年的集创北方,专注于显示芯片研发、设计和销售,目前主要为客户提供led显示屏、lcd面板、oled以及新型显示屏的面板显示驱动芯片、电源管理芯片、led显示驱动芯片、控制芯片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电视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显示器、可穿戴设备等显示屏领域。
近三年集创北方在全球led显示驱动芯片的市场占有率,持续位列全球厂商第一名。
去年集成北方在业内完成65亿大规模融资,在业界引起广泛关注,国投创业、tcl创投、中芯聚源、cpe源峰、vivo公司等知名资本都参与了。目前集创北方的最大股东为现任董事长张晋芳,持股17.79%。
2021年净利翻涨16倍,面板显示驱动芯片跃居第一业务
从披露的招股书来看,近三年集创北方的营业规模和盈利能力在持续快速增长,涨幅逐年提高,年度成绩单相当亮眼。
具体2019年-2021年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4.47亿元、23.80亿元、56.7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98%。同期实现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4亿元、0.53亿元、9.32亿元,2020年成功扭亏为盈,2021年相比2020年增长1649%,创历史净利最高涨幅。
2019年-2021年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2.40%、24.14%、42.98%,呈持续增长的趋势。2021年增长显著提速,相比2020年提升了18.84个百分点。据了解,毛利率涨幅较大的原因主要系集创北方显示芯片产品的持续迭代升级和价格上涨所致。
目前集创北方的主营产品主要有面板显示驱动芯片、电源管理芯片、led显示驱动芯片、控制芯片。
近三年面板显示驱动芯片的收入比例持续快速提升,实现的销售收入分别为2.18亿元、7.30亿元、29.17亿元,分别占当期总营收的比例为15.09%、30.69%、51.41%。反观led显示驱动芯片业务收入比例持续下降,同期收入分别为7.54亿元、9.65亿元、16.84亿元,分别占当期总营收的比例为52.10%、40.59%、29.68%。2021年面板显示驱动芯片超越led显示驱动芯片业务,成为集创北方新的第一大业务。
2021年面板显示驱动芯片、电源管理芯片、led显示驱动芯片、控制芯片产品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99.59%、93.47%、74.41%、7.80%。面板显示驱动芯片为2021年度收入增速最高,表现最强劲的业务。据悉,2021年集创北方共销售了3.47亿颗面板显示驱动芯片。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led显示驱动芯片失去了第一业务的宝座,但是其销量在主营产品中还是最高的,2021年销量达 41.80亿颗,平均单价0.40元/颗,单价同比上涨了48.15%。
客户方面,集创北方与京东方、 华星光电、惠科股份、利亚德、洲明科技、艾比森、lg 集团等国内外知名厂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产品成功应用于tcl、lg、三星、oppo、vivo、小米等一线终端品牌。
led显示驱动芯片市占率全球第一,盈利能力低于韦尔股份等同行企业
由上述可知,集创北方现在最主要的主营业务是面板显示驱动芯片和led显示驱动芯片。根据omdia的数据,2021年全球面板显示驱动芯片需求量达88.8亿颗,较2020年增长了10.04%。
而led显示驱动芯片市场规模增速更高,根据trendforce的数据,2021年全球led显示驱动芯片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1.82亿美元增长至7.25亿美元,相较于2020年上涨了116.42%。2022年受终端智能手机、pc等消费电子的下滑,全球显示驱动芯片市场规模增速短期可能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但是长期来看,随着可穿戴设备、车载显示等新兴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显示驱动芯片市场还是有可能重回快速增长状态的。
随着全球显示面板产能逐渐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转移至中国大陆,我国已发展成为“面板王国”。根据omdia的数据,中国大陆在2021年已成为全球7代线以上lcd面板最大产地,在全球oled面板市场份额也已达41%。虽然我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显示面板制造基地,但是显示驱动芯片自给率仍然很低,韩国和中国台湾厂商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图:2020年q4全球ddic供应商份额
其中中国台湾地区的显示驱动芯片厂商有联咏科技、奇景光电、敦泰、奇景光电、瑞鼎科技、立锜科技、聚积科技,韩国三星、siliconworks,中国本土厂商有韦尔股份、格科微、奕斯伟、圣邦股份、明微电子、集创北方、晶门科技等。
集创北方在全球智能手机lcd显示驱动芯片、全球大尺寸面板显示驱动芯片、中国大陆显示面板显示电源管理芯片、全球led显示驱动芯片领域的市占率分别为:8.4%、4.5%、21.1%、37.1%。
2019年-2021年集创北方在led显示驱动芯片细分领域,占据全球最高的市场份额,厂商排名全球第一。而联咏科技在大尺寸面板显示驱动芯片领域占据高达24.7%的市场份额,立锜科技在中国大陆显示面板显示电源管理芯片领域占据全球20.6%的市场份额。
在营收规模上,集创北方2021年度实现的56.74亿元超过境内的圣邦股份、艾为电子、明微电子,并超过台湾聚积科技、瑞鼎科技,落后于韦尔股份、联咏科技、奇景光电。
在盈利能力上,集创北方的面板显示驱动芯片低于韦尔股份和格科微;led显示驱动芯片毛利率低于明微电子;电源管理芯片表现较好,2021年毛利率超过艾为电子。
集创北方与可比上市公司毛利率比较情况如下:
在研发方面,2019年-2021年集创北方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89亿元、3.63亿元、8.93亿元,分别占当期总营收的比例为19.98%、15.26%、15.73%。2021年研发费用翻涨了1.46倍,主要是因为集创北方研发人员数量和薪酬水平快速上升。近三年研发费用始终保持高于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研发费用率与同行上市公司对比情况如下:
集创北方2021年研发费用率高于格科微、明微电子、韦尔股份,与圣邦股份相近,与艾为电子相差2.18个百分点。
集创北方为了保持产品竞争力,持续开展产品的升级迭代和新产品的研发,研发项目不断增加。据招股书披露的信息,集创北方现在有36大在研项目,包括投资0.70亿的基于a-si驱动面板的hd+lcd tddi驱动芯片、投资0.61亿的基于便携式手持智能终端的高性能amoled面板显示驱动芯片、投资0.62亿的高刷新率a-si hd+下沉bump lcd tddi驱动芯片等投资较高的项目。
集创北方多项技术指标与头部企业持平,刷新率领先
技术上,显示驱动芯片封装技术主要有cof、cog和cop。其中cof主要被应用于中大尺寸的lcd面板,在该产品上集创北方的icnl9305sc低电压高效能源极驱动芯片在刷新率技术指标上比台湾的瑞鼎科技更高,可以支持更高的图像扫描频率。
cog则主要被应用于小尺寸lcd面板,该产品包含整合式的显示触控一体式驱动芯片(tddi)、小尺寸分立外挂式的液晶显示驱动芯片(mddi),在应用尺寸、分辨率技术指标上与行业内市占率较高的奇景光电基本持平,在刷新率方面优于奇景光电。
cop封装技术主要应用于oled面板,集创北方的手机amoled面板显示驱动芯片、可穿戴设备低功耗amoled面板显示驱动芯片在应用尺寸、封装方式、分辨率、刷新率技术指标上与行业内的竞品基本持平,显示芯片技术基本与头部上市企业处于同一水平。
另外在led显示驱动芯片上,2019年-2021年集创北方保持全球第一的市占率,其主要产品恒流驱动芯片在恒流通道数、扫描设计、单像素功耗、刷新率、电流精度、电流输出范围、自适应gamma技术指标均保持行业内领先水平。
不过在pmic芯片上,集创北方在最大输出电流技术指标上,低于联咏科技,芯片驱动能力稍有不足。
募资60.10亿,对现有产品迭代升级及开发新产品
集创北方本次ipo,拟募集60.10亿元资金,用来启动8大募投项目,分别为“显示触控集成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显示及多媒体处理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oled显示驱动 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小间距led显示驱动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大尺寸lcd显示驱动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电源管理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硅基oled显示驱动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集成电路测试中心建设项目”。
这八大募投项目主要是针对现有产品进行性能提升,其中显示触控集成芯片围绕电磁干扰、阻抗、触控灵敏度及显示清晰度等方面进行迭代升级,满足现有领域对tddi芯片的新需求,同时为实现车载显示领域的产业化落地做准备。oled显示驱动芯片主要是在高速传输技术、光学补偿技术、影像增强技术方面研发升级,提升技术水平及产品性能。小间距led显示驱动芯片则是针对集成度、电流控制精度、刷新率技术指标做提升。大尺寸lcd显示驱动芯片将进一步提升在低能耗、大功率、抗干扰性等方面的性能指标。
集创北方的核心产品显示芯片,下游主要应用领域是智能手机、电视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显示器、可穿戴设备等,2022年部分下游细分领域增速放缓甚至出现缩量现象,全球显示驱动芯片价格出现降价,根据cinno research数据显示,2022年第二季度全球显示面板驱动芯片ddic价格降幅约在2%~8%,第三季度价格降幅或将继续扩大至4%-15%。集创北方的显示芯片价格、毛利率可能连带出现下降,2022年度的业绩增长有一定的阻碍。
总体未来集创北方将重点推动现有成熟产品线迭代升级与新产品开发,向oled、硅基oled、mini led、micro led等新型显示技术领域拓展,同时向平板显示主控芯片、可重构智能多媒体处理芯片等soc芯片拓展。

防爆电机冷却系统的类型_防爆电机的冷却方式
柔性供料器的工作方式是怎样的
TMS320F2812的三相整流器设计研究
传感器全方位覆盖,智慧路灯杆自动开关,5G北斗等高新技术成就智慧高速
疫情推动了无人机的发展?
集创北方科创板IPO获受理!LED显示驱动芯片市占率全球第一,募资60亿研发升级
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分析
激光打印机工作过程为什么会产生异味
2019年智能家居独角兽或将雏形初现 掘金亿万市场
郝跃院士:信息技术将成为推动21世纪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
电感调谐式矿石收音机,Simple crystal radio
AMD或将全面拥抱HBM,CPU和GPU都要用?
新唐科技W55RFS27R3C接收器简介
推土机物联网系统如何实现灵活调度与运维管理
STM8之外部中断长按键识别相关内容
触摸外部控制连接电路设计方案详解
芯片缺货 手机市场是否会迎来“涨价潮”
普洛帝PMT液体颗粒计数器领创油液监测新技术
鸿蒙或将从从最初的Plan B到“取代Android”
艾睿电子亚太有限公司紧急发表官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