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EM电迁移?它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电迁移简写为em,electromigration,这是一种很基本的电学现象,可能在电路课上讲的少,反而物理课上会听过。
em对现在的芯片设计有很大影响,已经成为后端设计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现象了。今天我就来简单介绍什么是em,以及它会带来的影响。
em在很早就被发现了,甚至在芯片诞生之前人们就发现了em现象,但一直到芯片出现之后,随着工艺越来越先进,em所带来的影响才慢慢显著起来。
它指的是:在通电导体中,由于电子的移动,会与金属离子产生碰撞,导致金属离子移位,宏观上表现为金属变形,对于芯片中纳米级很细的导线来说,久而久之可能会使net发生短路或断路,进而造成芯片工作失效。
em现象深刻影响着芯片寿命,因为芯片只要在使用,就会发生em现象,使用的越久,em所累积的效应就越多,金属越来越变形。
如果在某个地方金属离子大量流失,可能会在这里断路;而如果某个地方聚集了大量别的地方来的金属离子,net这里可能就会变宽,当碰到旁边导线的时候就会发生短路。
理论上来说芯片的寿命是有限的,只要工作的够久,em总会使芯片失效。对于早期不考虑em影响的芯片,最短的寿命可能仅仅几周;现在的芯片都会考虑em现象,能保证芯片工作几年。
如何来量化em的影响呢?对于我们后端来说,一般就会看一个指标:电流密度。我们其实就做了一个微观到宏观上的转化处理,相同材料下,电流密度越大的地方em现象越明显。
因此后端在绕线的时候必须要遵守一个em spec,这个spec规定了不同金属层(或者说不同材料的金属)所能承载的最大电流密度。
如果某一段shape仿真出来结果电流密度比spec大,就发生了em violation,表明这个地方很有可能导致芯片寿命降低,所以这种violation也是必须要修掉的。
修的方法就从电流密度的定义着手。电流密度由导体横截面积和流过电流决定,而金属层的厚度我们无法改变,所以对我们来说就由net的宽度和电流决定了。(我突然想提一句net的横截面一般不是长方形,而是梯形)。所以修的方法有两种:增大net宽度,以及减小net电流。
增加宽度可以在eco的时候给这个net上ndr,再让tool重新绕;减小电流就可以多并联一段shape用于分担电流,也可以减小driver的驱动能力。
em存在于芯片的所有net上,不管这段net是pg、signal、还是clock线,都必须遵守em rule。
一般会称发生在pg上的em为pem,signal上的em为sem。对pem violation一般都会再多加pg mesh,sem violation的首选方法还是上ndr。

单机多用户的用户数量
卫星通信有望成为智能手机市场新突破
AI领域博弈白热化?
胶水固含量测试方法
联创电子发布2020年业绩预告 车载镜头及影像模组增长幅度明显
什么是EM电迁移?它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通过M5stack和Uiflow控制Dji Tello无人机
魅族flyme6.0要适配华为小米等手机,魅族这是不是自找死路?
采用LDO的复位输出作为处理器的复位控制信号
低气压环境对电子元器件的影响
NVIDIA发布Volta显卡架构,但频率红利到头了?
BNC公转BNC公测试线PK1600的使用方法
镭拓揭秘2000W手持式光纤激光焊接机不同冷却方式的差异
电子锁WTV语音芯片,内置集成LED显示、红外检测功能,节省30%MCU开发成本
AVX钽电容命名规则详细说明
LG或将发布首款量产商用的卷轴屏手机 这是LG对手机屏幕的一次新探索
中国移动率先在铁道大厦建设并开通了5G网络
宁德时代即将奔向新能源汽车产业更广阔的天地
使用CVS服务器提高OPNET模型开发配置的工作效率
如何实现高性能的锁相环(PLL)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