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电子工程师想必都知道,设计时,pcb设计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以电源为例,pcb设计会直接影响电源的emc性能、输出噪声、抗干扰能力,甚至是基本功能。电源部分的pcb布线与其他硬件稍有不同,该如何设计?本文为你揭秘。
间距
对于高电压产品必须要考虑到线间距。能满足相应安规要求的间距当然最好,但很多时候对于不需要认证,或没法满足认证的产品,间距就由经验决定了。
多宽的间距合适?必须考虑生产能否保证板面清洁、环境湿度、其他污染等情况如何。
对于市电输入,即使能保证板面清洁、密封,mos管漏源极间接近600v,小于1mm事实上也比较危险了!
板边缘的元器件
在pcb边沿的贴片电容或其他易损坏的器件,在放置时必须考虑pcb分板方向,如图是各种放置方法时,器件受到的应力大小对比。
图1 分板时器件受到的应力对比
由此可以看出,器件应远离并平行于分板边缘,否则可能因为pcb分板导致元器件受损。
环路面积
无论是输入或是输出、功率环路或信号环路,应尽可能的小。功率环路发射电磁场,将导致较差的emi特性或较大的输出噪声;同时,若被控制环接收,很可能引起异常。
另一方面,若功率环路面积较大,其等效寄生电感也会增大,可能增加漏极噪声尖峰。
关键走线
因di/dt 作用,必须减小动态节点处电感,否则会产生较强的电磁场。若要减小电感,主要是要减少布线的长度,增加宽度作用较小。
信号线
对于整个控制部分,布线时应考虑将其远离功率部分。若因其他限制两者靠得较近,不应将控制线与功率线并行,否则可能导致电源工作异常、震荡。
另外若控制线很长,应该将来回的一对线的靠近,或将二者置于pcb的两个面上并正对着,从而减小其环路面积,避免被功率部分的电磁场干扰。如图2说明了a、b两点间,正确与错误的信号线布线方法。
图2 正确与错误的信号线布线方法。
当然,信号线上应尽量减少用于连接的过孔!
铺铜
有的时候铺铜是完全没有必要的,甚至应该避免。若铜面积足够大且其电压不断变化,一方面它可能作为天线,向周围辐射电磁波;另一方面它又很容易拾起噪声。
通常只允许在静态节点铺铜,例如对输出端“地”节点铺铜,可以等效增加输出电容,滤除一些噪声信号。
映射
对于一个回路,可以在pcb的一面进行铺铜,它会根据pcb另一面的布线自动映射,使这个回路的阻抗最小。这就好像一组不同阻抗值的阻抗并联,电流会自动选择阻抗最小的路径流过一样。
事实上可以在控制部分电路的一面进行连线,而在另一面对“地”节点铺铜,两个面间通过过孔连接。
输出整流二极管
输出整流二极管若离输出端比较近,不应将其与输出平行放置。否则二极管处产生的电磁场将穿入电源输出与外接负载形成的环路,使测得的输出噪声增大。
图3 正确与错误的二极管放置方向
地线
地线的布线必须非常小心,否则可能引起ems、emi性能和其他性能变差。对于开关电源pcb的“地”,至少做到以下两点:
功率地和信号地,应单点连接;
不应有存在地环路。
y电容
输入输出经常会接入y电容,有时因某些原因,可能无法将其挂在输入电容地上,此时切记,一定要接在静态节点,如高压端。
其他
实际电源pcb设计时,可能还要考虑其他一些问题,例如“压敏电阻应紧靠被保护电路”、“共模电感应增加放电齿”、“芯片vcc供电处应增加瓷片电容”等等。另外,是否需特殊处理,如铜箔、屏蔽等,在pcb设计阶段也是需要考虑的。
有时往往会遇到多个原则相互冲突的情况,满足其中一个就满足不了其他的,这是需要工程师应用已有的经验,根据实际项目需求,确定最合适的布线了!
总结
为打造高稳定的产品,在硬件设计中需要的设计细节是很多的,本文仅是介绍硬件中的最为常见的电源设计。为使整体产品或系统拥有稳定、可靠的供电,大部分工程师会选择电源模块作为系统供电的基础。
游戏手机标配的骁龙芯实力几何?手机玩游戏体验更出众
移康智能正式加入了腾讯5G生态计划
别人的都好用,为什么就你家的扫地机器人不听话
电信运营商不应对区块链迟疑 积极发展将带来新机会
微软计划开发一套新的VR共享空间技术,开启自己的VR共享时代
电源部分的PCB布线如何设计
典型元部件的传递函数
win7没有个性化怎么办,详细解决方法的介绍
影响本本启动速度的七大元凶
浙江利尔达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获评2023年度第一批“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传感器检测中的抗干扰技术详解
贸泽电子开售STMicroelectronics配备FPU的 STM32H5 Arm Cortex-M33 32位MCU
江苏多维科技研发的TMR磁传感器芯片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
用Python编写人工智能
时序逻辑:FPGA/ASIC电路结构
太狠了,某运营商关于在业务发展繁忙期取消休假的通知
我国金属再生产业机遇和挑战并存,金属再生产业仍拥有较大发展机遇
CPLD和FPGA的区别
单片机开关量的输出接口
用于准确稳定监控交通情况的称重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