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计算的概念由来已久,随着运营商对边缘计算的重视程度逐步增加以及技术试验的不断完善,边缘计算开始进入落地阶段。和大多数技术的发展进程类似,边缘计算的发展也是螺旋式上升的。中国移动研究院无线与终端技术研究所所长丁海煜表示,产业界一直在摸索前进,边缘计算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逐步成熟。据丁海煜预计,2019年边缘计算还是以按需部署为主。
运营商在mec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国移动早已开始边缘计算的试验布局,目前落地的项目主要有智慧商业应用,其中基于室内定位和大数据分析报告的新零售方案已经在北京、无锡、深圳、雄安等地完成了落地,是运营商最先落地的几个网络增值业务项目之一。同时,中国移动和行业伙伴持续合作,探索包括vcdn、园区网、云游戏等在内的更多应用。
运营商在边缘计算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边缘计算主要分为iaas、paas、saas层三大部分,运营商在各个部分均有积累,并且在基础的机房站址资源上具有很大优势,同时运营商拥有强大的运维管理团队。虽然运营商具体的参与环节需要针对实际的应用场景来区分,但是运营商会是整个边缘计算行业中非常重要的参与者。
在边缘计算产业链中,软硬件服务商也是重要的参与者之一。电信设备商需要采用英特尔、高通等芯片厂商以及it企业(如联想、浪潮、h3c等)的产品建立mec业务软硬件平台。此外,由于各个行业客户的需求不同,电信设备商需要深入理解行业需求的独立软件开发商的支持,独立软件开发商可提供定制化软件方案和业务集成能力。
产业链的繁荣离不开第三方应用和内容提供商。第三方应用提供商包括ott厂商,如爱奇艺、google、youtube、facebook或视频cdn应用提供商如akaimai等;内容提供商如hbo、netflix、cnbc、bbc等。第三方应用和内容提供商基于电信运营商提供的mec业务平台加载个性化的业务,为终端用户提供新增价值业务或提升业务可用性。
三类企业对边缘计算的需求强烈
边缘计算具有省时延、省传输、数据本地化、无线能力开放等优点,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很多企业十分看好边缘计算的能力,也对边缘计算业务的部署提出了新的需求。丁海煜表示,总体来看,虽然不同行业的企业对mec的关注点不同,但整体而言可分为3类。
第一类是互联网公司,其主要关注边缘计算低时延和省传输的特点。阿里巴巴和中国移动在杭州开展了vcdn测试验证,阿里巴巴表示未来cdn业务会下沉得更低,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百度和中国移动目前基于无人驾驶展开合作,未来将借用中国移动的边缘计算基础设施,为百度自动驾驶业务的开展提供低时延、高可靠的保障。
第二类是园区客户,其主要关注边缘计算的数据本地化特性。4g/5g和mec的结合为企业园区提供了低成本、广覆盖、高可靠、良好移动性的虚拟专网,避免了园区自建专网带来的高昂建设和运维成本。mec为该类场景提供了智能分流,保证企业内部数据(或者医疗数据)直接分流至本地数据中心,同时缩短业务访问时延,可支撑园区员工“云办公”。
第三类是中间服务商,其主要关注边缘计算的无线能力开放特性。中间服务商基于运营商的无线能力开发自身产品,为行业客户提供服务,如基于运营商提供的位置信息,为商场和超市提供商业资讯服务;基于运营商的qos能力,为游戏运营商提供加速服务等。
距离大规模部署还有一定距离
虽然众多行业客户呼吁加快边缘计算的商用部署,但是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边缘计算的大规模部署还需要一段时间。丁海煜表示,目前边缘计算距离大规模部署还有一定距离,主要存在如下3方面困难。
第一,技术和产业成熟还需时间。4g标准对边缘计算的支持不理想,在计费、移动性等方面存在难点。5g标准天然支持边缘计算,但sa架构下的5g网络大规模部署还需要时间。
第二,杀手级应用培育需时间。通过近些年产业界的共同努力,mec的概念得到了广泛认可,中国移动也先后进行了多地、多场景的试点或局部商用。但一方面,业务需求整体较为分散,普适性的刚性需求应用尚需进一步挖掘,vr/ar和5g可能会带来一些新的应用,但也需进一步培育;另一方面,边缘计算的引入可能需要进行第三方原有网络系统的升级改造,系统适配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第三,商业模式待明晰。边缘计算的大规模部署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目前mec商业生态尚不成熟,运营商的资费模式也需进一步探索。目前国外在边缘技术商业模式方面也处于探索阶段,还不具备可以借鉴的案例。
在商业模式方面,丁海煜给出了一些参考建议。边缘计算商业模式灵活多样,主要分为tob和toc业务两大类。在tob业务方面,可以借鉴目前公有云的收费模式,按照业务流量,甚至虚拟机的配置数量等方式收费;运营商还可以考虑向垂直行业(企业园区、医院等)按照区域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采用服务费收取模式。面向toc业务,运营商可以通过提供差异化服务向用户收取费用。
垂直行业无须担心资费和安全问题
垂直行业是边缘计算的主要需求方,不过目前垂直行业对引入边缘计算还有多方面担忧,担忧主要来自资费问题和安全问题。丁海煜表示,在这两方面运营商都能给垂直行业以可靠保障。
在资费问题方面,一方面目前运营商积极响应国家“提速降费”政策,另一方面,运营商也在积极联合产业各方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实现多方共赢,共同做大“蛋糕”。
安全是目前信息产业关注的要点。边缘计算是ct和it融合的项目,其安全性一方面通过ct产业的努力来提升,目前3gpp等标准组织已制定并持续完善相应的安全标准,在产品、运营流程等方面也做了很多深入研究;另一方面也积极引入it产业的安全机制和理念,通过和大数据结合的方式,全方位保障安全。
在安全方面,通信网络从标准到产品都进行了特殊的设计,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5g边缘计算也可以实现本地数据和公网数据的隔离。此外运营商正和垂直行业企业针对某些特殊场景进行业务试点,在项目试点过程中进一步完善方案,争取打消垂直行业的担忧和疑虑。
RISC-V 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RISC-V开源之路能否实现?
μC/OS-Ⅱ的线控转向FlexRay通信控制技术
芯科推出新一代Si24xx ISOmodem系列
数控等离子切割机不打火(不起弧)是什么原因?如何解决
华星光电:单月出货超百万,55"面板稳居全球第一!
中国移动研究院所长丁海煜表示三类企业对边缘计算的需求强烈
自驾大事记:百度Apollo车路协同方案全面开源、日本发布自动驾驶汽车安全技术指南、斑马网络完成首轮超
鸿蒙分布式技术,华为Watch GT2 Pro ECG款评测
技术性能测量在武器装备研制过程中的应用
拆解移动机器人视觉算法
合作才能共赢 物联网发展新启示
基于超宽带传感器和惯性测量单元融合的定位算法
如何选择(集成)嵌入式热敏打印机
如何将多个不同的传感器连接到ESP8266
新飞的重起,将是另外一个时代的开始吗?
亿咖通科技荣膺Transform Awards Asia 2022权威大奖
电源电路中如何将交流电压整流成直流电压?
使用早期系统级功耗建模来测量和降低功耗
Tronics Microsystems高性能MEMS惯性传感器
简单讲解应用于EPON(以太网无源光网络)的光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