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放大招:5nm明年试产 2nm以下工艺取得进展

最近在美国加州圣克拉拉举办的第24届年度技术研讨会上,台积电在场公布了一份最新的技术蓝图。台积电是全球第一大晶圆代工厂商,所以,台积电规划的这份技术发展蓝图,显然也就有被他人了解的价值和意义。
在美国加州圣克拉拉举办的第24届年度技术研讨会上,台积电当场宣布7nm工艺已进入量产,在2019年初将投产euv(极紫外光刻机)版的7nm+工艺。另外,台积电在会上还公布了5nm工艺节点的首个时间表,以及数种新的封装技术方案。台积电会继续将功耗低、漏电低的制程工艺技术推向在行业中更为主流的22/12nm工艺节点,并为客户提供多种且特殊的制程工艺以及一系列的嵌入式存储方案;与此同时,台积电也在积极地探索未来的晶体管结构与原材料。从总体上看来,预计台积电在2018年可生产出1200万片晶圆,台积电的研发开支和资本开支均比以往有所增长;同样是在2018年,台积电设在南京的一座晶圆工厂开始量产16nm finfet制程工艺。
不过,有一个不好的消息是,就台积电而言,新的制程节点为自身带来的收益趋于更加薄弱;新的常态是,台积电研发并推出新的制程工艺节点,主要是为持续提升芯片的性能、降低芯片的功耗(功耗下降的幅度通常在10%-20%之间)。这对整个晶圆代工行业来说,新的封装技术与特殊的制程越来越重要。
台积电已开始投入量产7nm工艺,业界预计2018年会有50个以上的设计案投片,包括cpu、gpu、人工智能加速器芯片、加密货币挖矿专用芯片asic、网络路芯片、游戏机芯片、 5g芯片和车用芯片等。台积电预计在2019上半年开始对5nm制程进行风险试产,该制程将最先用于手机与高性能的运算芯片;与台积电当前已量产的7nm工艺相比较,5nm工艺节点的密度可达1.8倍,可降低功耗20%左右,在速度上大约提升15%。
市场研究机构the linley group的分析师mike demler表示:“没有euv,他们就无法提供与过去节点相同的微缩优势。如果你看7nm+制程,号称比7nm制程再微缩20%,因此euv还是更接近传统摩尔定律微缩水准所需的,而7nm到5nm节点的微缩效果只会更糟。”
台积电明显有能力在2019年初开始量产euv版的7nm+工艺,台积电现有的系统在2018年4月里以250w维持生产了数周的时间,预期2019年可达到300w,这是量产时所需的功率水准。不过要维持每日平均145w的功率,台积电仍需努力。台积电的研发副总经理米玉杰就此表态:“生产量正朝向满足量产所需发展。”除了透露在功率以及生产量方面的进步,米玉杰还表示,尽管仍超出三分之一,光阻剂量的减少幅度也朝着台积电在2019年第1季度量产的目标迈进;此外euv光源的光罩护膜的穿透率目前达到83%,2019年应该可以达到90%。米玉杰以数个案例为证明并表示,euv光刻机可持续提供比浸润式步进机更佳的关键尺寸均匀度;台积电预期会同时在7nm+工艺以及5nm工艺节点的多个层采用euv光刻机,并将在工厂中积极安装asml的nxe3400微影设备。
由此不难得出,台积电的euv制程工艺量产计划与三星的量产时程相差仅在半年以内。三星已经表示将于2018年就导入euv量产,而台积电与三星的euv量产时程差距,其实尚不足以让苹果、高通等大客户更换代工厂商;市场研究机构vlsi research的执行长g. dan hutcheson表示,三星的euv量产比起台积电只有几个月的领先,这在长期看来是微不足道的。
台积电的5nm工艺节点,目前正处于萌芽的阶段,预计在2018年6月会释出0.5版的eda流程,在2018年7月则推出0.5版的设计工具套件;该工艺节点还有许多的ip功能区块要到2019年才会完成验证,这包括pcie 4.0、ddr4以及usb 3.1介面。
台积电所设定的目标是,2019年让10/7nm工艺节点的产量比当前增长3倍,达到年产110万片晶圆的目标;台积电的fab 18工厂已经在台南科学园区兴建中,2020年可望开始量产5nm工艺。
台积电已为gpu与其他处理器开发出了cowos 2.5d封装技术,还有适用于智能手机芯片的晶圆级扇出式封装info。台积电除了继续推广这两种技术外,还将新增另外的封装技术方案。
自2019年初开始,cowos技术将提供具备倍缩光罩两倍尺寸的硅中介层选项,而具备130μm凸块间距的版本将在2018年通过品质认证。info技术则会有四种衍生技术,其中存储基板应用的info-ms,将在1x倍缩光罩的基板上封装系统级芯片soc与hbm,具备2x2μm的重分布层,将在2018年9月通过验证。info-os有着与dram内存芯片更匹配的背向rdl间距,且已经准备就绪;一种名为must的多堆叠选项,将1-2颗芯片放在另一颗比较大的芯片顶部,然后以位于堆叠底部的硅中介层来连结。最后还有一种info-aip便是封装天线技术,可将外观尺寸缩小10%,天线增益提高40%,主要用于5g基带芯片的前端模组。
市场研究机构techsearch international的总裁暨资深封装技术分析师jan vardaman表示:“info是重要的平台,台积电的以pop形式整合存储器与基带/数据机的info封装令人印象深刻──高度较低、尺寸较小而且性能更佳;基板上info技术则会在市场上大受欢迎,因为2微米线宽与间距适合多种应用。”
台积电还发布了两种全新的封装技术方案选项。其中在2018年4月底问世的wafer-on-wafer封装直接以打线堆叠三颗裸晶,不过使用者还需要确定在eda流程是否支持这种打线技术;该技术还将在2018年6月推出支持emi的版本。最后台积电还大略描述了一种被称为“整合芯片系统(system-on-integrated-chips)”的技术,采用10nm以下的互连以连结两颗裸晶,但技术细节还要到2019年才能够透露;该技术瞄准的应用从移动通讯到高性能的运算芯片,而且能连结采用不同的制程节点所生产的裸晶,业者揣测这应该是某种形式的系统级封装技术方案。
一位分析师在台积电技术研讨会的休息时段说了这样一句话:“日月光一直是封装技术领域的领头羊,但现在我不得不说,其实台积电才是封装技术领域里的第一名。”
在台积电的营收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收入来自于28nm以上工艺节点。当然,台积电自然就有比7/5nm工艺节点落后一至多个世代的制程工艺。
比如,台积电正在研发22nm平面制程与12nm finfet制程的超低功耗与超低漏电版本,可与格罗方德、三星的fd-soi制程相抗衡。新版本的22nm制程采用28nm的设计规则,提供10%的光学微缩与速度增益,降低20%的功耗,该制程与相关的ip将于2018年底准备就绪,瞄准的是先进的mcu、物联网与5g毫米波芯片等应用。12nm版本的低功耗、低漏电制程则采用finfet架构以及更小巧的单元库,可提供比台积电的16ffc制程高16%的速度,高速serdes等少数几个ip则要到2019年才能问世。
又比如,在存储器方面,40nm的f电阻式ram已经准备好取代物联网芯片中的快闪存储器,只需要添加两层光罩,并支持10年的储存时间以及1万次读写周期。将于2018年问世的22nm嵌入式mram支持高于快闪存储的速度和更长的储存期限,所面向的应用范围包括汽车、手机、高性能的运算等设计;该技术到目前为止在测试芯片上均有很高的良率。
再比如,台积电还提供小型化的微机电系统mems制程,预期在2018年秋天可提供整合10v与650v驱动器的硅基氮化镓(gan-on-silicon)制程,2019年则可完成蜂窝通讯功率放大器采用的100v d-hemt制程验证。台积电也具备车用16ffc制程的验证eda流程以及ip,2018年底底可提供7nm车用制程,2019年第二季通过完整认证。
台积电正在研究适合2nm以下制程节点的晶体管所需的堆叠纳米线,并在纳米片设计上取得了进展,号称能支持比finfet更佳的静电特性,而且可以藉由调整元件宽度达到功耗与性能的最佳化。台积电认为锗具有替代硅的潜力,因为,在相同的速度下功耗更低;台积电已经在与cmos相容之介电质中利用该材料,达到了创纪录的低接触电阻。
台积电也正在研究各种2d后段材料,包括具备原子级光滑表面的二硫化钼。台积电也在实验新的方法来放大铜晶粒,从而降低互连中的电阻;台积电正在研发选择性介电质上介电质沉积制程,以实现铜通孔的的自动对准。
在存储器技术方面,22nm以下工艺节点的嵌入式mram技术是台积电的重点研发项目之一,有可能具备替代性磁结构;在40nm以下电阻式随机存取存储器部方面,高密度的纵横闩被视为具能源效益的方案,特别是应用于人工智能加速芯片。
在制程自动化部份,台积电正采用机器学习技术系统化分析大量晶圆制程资料,并已经针对特定工具与产品调整了制程参数。台积电现在有着超过5万种的制程参数与上千万的制程管制图资料库。台积电将如何把机器学习运用于自动化任务,以及将运用于何种产品线上,目前外界对此并不清楚。
台积电南京晶圆工厂
最后需要简单一提的是台积电设在南京的那座晶圆工厂。台积电南京晶圆工厂比原计划提前了数个月开始量产,该工厂投入量产的是16nm finfet制程工艺。待台积电南京工厂完全建成并投入运营后,每月可生产8万片晶圆。

中国首批Azure OpenAI服务落地案例:为万科提升客户服务工作提供领先的生产力
PCB设计中迎接0.3mm超细间距器件挑战
2017年世界半导体市场情况详细分析
NRK3301语音识别芯片在早教机上的应用!
microLED显示器在AR眼镜上的应用
台积电放大招:5nm明年试产 2nm以下工艺取得进展
降压型DC-DC 的控制器H6900的优势特点
PCB采用无盘工艺的好处是什么
ups电源buck模式是什么意思?
特斯拉9.73亿拿地建上海超级工厂
柔性可拉伸封装技术领域研究成果
亿纬锂能将成宝马在中国的第二家动力电池供应商
香橙派推Orange Pi 5 Plus + eMMC模块”超级组合“!
嵌入式NVM在电源管理中的应用
英国研大学合作打造出高效锂硒电池
多用户电能表原厂前必须做哪些检测项目
什么是电气隔离测试?电气隔离测试是什么意思?
蔚来副总裁白剑提前预热2023 NIO Day,披露更多技术成果
搭载HUAWEI HiCar 新宝骏的智能网联化之路将再进一步
射频指标有哪些 射频测试指标 关键射频指标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