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doit)
纵观存储技术的发展,从1957年开始发明硬盘,1970年代发明 san(storage area network),1980年代发明 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再到2006年发明 object storage。从中可以看出,存储技术是不断向上和应用结合的过程,但是这些技术并不是代次的替换,而是场景的扩展,因此即使到现在硬盘、san、nas 技术依然广泛部署在对应场景中。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关注技术出现的时间线,可以发现,大约每隔10年就会有新技术的出现。现在是2019年,距离对象存储技术产生已经13年过去了,下一个在存储发展趋势的技术会是什么呢?这也是本次交流想和大家一起探讨的关键点。
第一,存储的部署和服务场景不同。san(块存储) 和 nas(文件存储)都是面向数据中心内访问的设备,而对象存储产生的目的根本就不是在数据中心内使用,而是面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3g、4g、5g)而产生的,为大量使用的网页、视频、图片、音频、文档访问而设计。但在它产生后,为做前向兼容,特别是公共云上被同 region 内的 ecs(elastic compute service) 访问的场景,也提供了内网 vpc(virtual private cloud) 访问能力。
-第二,存储的使用者不同。块存储的使用者是机器,它映射 lun(logical unit number) 给机器,被机器识别为盘,然后创建文件系统、数据库。nas 的使用者是办公账号,如 ad(active directory) 和 ldap(lightweight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 账号,该账号登陆 nas 设备的 ip(internet protocol) 地址就可以访问共享文件夹,用于办公场景;同时,为了兼容机器的访问,也可以让 ad 中的机器访问 nas。对象存储的使用者是云账号或者社交账号,通过该账号成功登陆云服务后就可以存储数据了,为了兼容历史应用,对象存储也兼容 ad 账号接入,以及支持 ecs 关联 ram(resource access management) 角色的机器访问。
第三,访问协议不同。san(块存储) 和 nas(文件存储) 是基于数据中心内的协议,如 fc、iscsi、nfs、cifs、smb 协议。而对象存储是基互联网访问协议,如基于 http/https 的 s3(simple stoage service)/oss(object storage service) 访问接口。
总结下各存储的特点,关键在交互模式上的差别。san 是典型的机机交互模式,nas 是人机交互模式,对象存储是移动互联网交互模式。san 的机机交互最简单,就是要求盘时延低、带宽大;nas 的人机交互需求多,就像人管理图书那样会分门别类(目录)和书名(文件名)、重命名、移动,还有复杂的权限、配额管理等;对象存储的移动互联网交互模式,上面会通过互联网应用对外服务,可以做的比人机交互更简单,因此可采用平坦的名字空间来管理对象,从而没有 nas 场景下大目录、海量小文件的管理难题。不同的交互模式,大大影响了存储背后的设计哲学,它也是系统设计的源头和根本。
san 存储,本质是一块盘。机器使用快存储,就是一个盘、线性地址空间,在它之上装文件系统、数据库、虚拟机等后,才能让应用更好的使用。它的基础功能特点,就是基本读写访问的稳定性,然后是数据保护的高级特性,之上就是性价比设计。在未来发展趋势上,全闪存化是稳定、低时延的明显公共需求,而专有云会因性价比需求特别关注重删、压缩技术,公共云则因弹性伸缩的特质会更关注按需获取、可承诺的sla能力。
nas 存储,本质是 企业员工+ip地址+共享文件夹。其典型场景就是企业办公、媒体编辑、高性能计算等,在ai训练中也广泛使用 nas。它的功能特点主要是围绕目录、文件等基础特性设计,然后是数据保护的高级特性,以及性价比设计。这和 san 存储很相像,所以在企业存储领域会把 san 和 nas 融合设计,叫做统一存储。未来,专有云会基于性价比考虑,把硬盘和 flash 做混合介质设计,支持压缩,支持更高的带宽能力;而公共云上,稳定、低时延的sla,弹性、伸缩始终是关键趋势。
对象存储,本质是 云账号通过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访问网络内容。目前,广泛使用的短视频、图片、音乐等,后面支撑的就是对象存储技术,它为应用提供了全局、全网共享的数据大池子,非常适合做为互联网内容的底层平台。它的功能特点和 san/nas 不同,强调底层 http 稳定性,以及数据的持久度、高可用性,之上更关注数据生命周期管理,因为对象存储会保存10年甚至更多的历史数据,如何用**生命周期**策略来管理众多历史数据是关键。
基于存储技术和趋势的分析,阿里云存储采用了融合架构实现,也是 sds(software define storage软件定义存储) 架构实现。最底层是基础设施团队提供的通用服务器、网络构建的高性能集群。
全项目食品安全检测仪的检测项目
橡胶密度测试步骤和使用注意事项
为安装鸿蒙系统换手机?
一边破产合并,一边融资不断,海内外激光雷达公司的悲欢并不相通
SK Hynix的72L NAND快闪存储器与各家64L的对比分析详解
关于存储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
场效应晶体管栅极电流是多大
Microchip基于ATTINY1616的触摸感应设计方案
开关背面L、L1、L2各代表什么意思
深圳市荣盛源参展2023年深圳国际薄膜与胶带展
天翼智联与九州云签署边缘战略合作协议
变压器间隙保护,变压器中性点间隙接地保护装置详情
囊括EE Awards亚洲金选奖四大獎,公司、IoT芯片和软件专业备受肯定!
高压型和高能型压敏电阻优缺点
如何设计增透膜?
区块链身份认证最新应用:ID Chain
关于FPGA芯片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开发流程知识详解
国内手机市场竞争异常惨烈 联想Z5之后再无爆款
海康小间距LED冷屏系列带来更舒适的观看体验
超声波焊接机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