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led屏幕
作者:led-文子
大屏幕一直是led领域火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型娱乐、体育赛事、广场装点主题显示重要组成部分,从蓝光led诞生以来,一直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在装饰显示市场led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市场扩张明显。我国是全球led显示屏生产大国,从led芯片、驱动ic、控制器、屏幕制造等完全占据主导地位。
led屏幕现状
16 位移位恒流ic的由来:双色屏主要是以显示文字为主,单片机扫描比较方便,由于led数量的增加,为了节省o/i资源,采用74hc595移位扫描。为了更适合led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整合了恒流电流设定功能,增加了电流驱动能力,更符合需求及成本需要又封装出16位器件,被目前全彩屏广泛采用。
电流驱动能力不断降低,早前tlc5940高达120ma单路驱动电流能力,后来tb62726、st2221、mbi5026电流驱动能力都降低到 80-90ma。目前基本上是采用45ma电流驱动能力,比如mbi5024和cyt62726。电流驱动能力降低,主要原因是led器件发光强度越来越高,为了提升图像质量,静态屏幕设计越来越多采用,对驱动电流能力需求降低。从ic成本角度可以缩减芯片尺寸,从而降低成本,为此设计出25ma静态屏幕驱动芯片 cyt62727。
目前全球有80%的led大屏幕生产在中国大陆,普遍采用16通道恒流器件设计,短期内还会继续延续,至少未来5年内不会消失,最主要的原因是配套控制技术成熟,产品已经系列化,除非系统控制技术和芯片设计有巨大的飞跃,成本进一步的降低,否则现状不会改变。近年来,不少的公司不断的推出新架构,都未来得到市场认可。led屏幕最大的问题是通过控制技术改变led的颜色一致性,新的技术没有大的突破之前,对应用者吸引不大,购买意愿不强。
近几年,大陆芯片设计公司一定会替代性的占领led显示屏市场,像士兰明芯稳居主流显示屏led芯片供应商,分析原因有出色的品质保证外,良好的直销模式是赢得市场法宝。未来驱动ic也需要直销模式出现,当然质量也很重要。显示屏企业大多是大陆本土企业,和台系ic在分销账期和交货期上面信任度还需要进一步的改善。
在驱动应用技术上,色彩的矫正技术亟待解决的瓶颈,显示屏衰减一致性问题突出,波长矫正和亮度矫正是下一个重点突破目标,首先是解决亮度一致性问题,再而是波长的一致性矫正。这是世界性难题,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控制技术的发展国内已经走在前列,存在的问题是在新的控制理念上停滞不前,原因是控制器厂家和ic设计厂家配合不畅,各自为政,驱动技术和控制技术不能很好的衔接,采用16通道兼容性设计发展成熟度高,新的控制技术推出很少,更谈不上技术的革新。举例:mbi5026设计led屏幕长达十几年之久,到目前的 mbi5024也只不过是减低电流,应对竞争激烈的价格而已,并没有技术上的突破。***聚积公司先后也推出了多款升级ic,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是控制技术的缺失造成的。在电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可以替代简化控制器的规模,但是技术的移植也需要ic设计厂家的支持,市场缺失控制技术和芯片驱动整合性的方案提供商。
2009年led显示行业国内市场规模超过300多亿,年产值过亿的企业有30多家,过千万 100多家,大小有上千家企业从事显示制造行业。led显示屏继续保持15%增长速度,技术日渐成熟。我国大型赛事工程不断,带动led增长强劲。比如:奥运、世博、亚运会、上海迪斯尼、地铁、高铁等工程赛事。
基本设计原理
文字显示屏,只要内容显示清楚,有足够的的亮度,基本上都会满足客户需要了。但是对于图像显示屏的显示质量进行评价,问题就复杂得多。一般是主观方式来评价显示屏图像显示质量。所谓主观方式评价,就是人为的方式评判,通过观察图像显示质量做出评判。这样。评价结果不仅与图像本身显示质量有关,而且与观察者的主观因素也有关系,很难说是公正和确切性的标准。尽管如此目前还是没有很好的办法,在没有客观的测量方式出现之前,主观方式仍然是最有效、实用的方法。
最大显示色彩数
显示器的每个像素的颜色都是由rgb(红、绿、蓝)三种基色组成。低端的液晶显示板,各个基色只能表现6位色,即26=64种颜色。通过简单的计算,我们可以知道每个独立像素可以表现的最大颜色数是64×64×64=262144种颜色;高端液晶显示板利用frc技术则使得每个基色则可以表现 8位色,即28 = 256种颜色,则像素能表现的最大颜色数为256×256×256=16777216种颜色。这种显示板显示的画面色彩更丰富,层次感也好。目前市面上的液晶显示器此两种显示板都有采用,大家可以留心一下。
实际使用中,光强计算常常采用比较容易测绘的数据单位或变向使用。对于led显示屏这种主动发光体一般采用cd/平方米作为发光强度单位,并配合观察角度为辅助参数,其等效于屏体表面的照度单位勒克司;将此数值与屏体有效显示面积相乘,得到整个屏体的在最佳视角上的发光强度,假设屏体中每个像素的发光强度在相应空间内恒定,则此数值可被认为也是整个屏体的光通量。一般室外led显示屏须达到4000cd/平方米以上的亮度才可在日光下有比较理想的显示效果。普通室内led,最大亮度在700~2000 cd/平方米左右。
单个led的发光强度以cd为单位,同时配有视角参数,发光强度与led的色彩没有关系。单管的发光强度从几个mcd到五千mcd不等。led生产厂商所给出的发光强度指led在20ma电流下点亮,最佳视角上及中心位置上发光强度最大的点。封装led时顶部透镜的形状和led芯片距顶部透镜的位置决定了 led视角和光强分布。一般来说相同的led视角越大,最大发光强度越小,但在整个立体半球面上累计的光通量不变。
当多个led较紧密规则排放,其发光球面相互叠加,导致整个发光平面发光强度分布比较均匀。在计算显示屏发光强度时,需根据led视角和led的排放密度,将厂商提供的最大点发光强度值乘以30%~90%不等,作为单管平均发光强度。
一般led的发光寿命很长,生产厂家一般都标明为100,000小时以上,这是在设定的最佳的条件下,实际还应注意led的亮度衰减周期,亮度衰减周期与led生产的材料工艺及生产厂商有很大关系,一般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选用亮度衰减较缓慢的品牌。
屏幕多采用直插型椭圆形led,国内的封装技术大多可以满足屏幕设计需要。口碑比较好的led有cree或用士兰明芯、厦门三安等国内led发光芯片封装。
时序
cyt62726内部是16位移位寄存器,多颗cyt62726串行数据移位,每个时钟周期clk移送1位数据sdi,串行数据输入驱动器开/关控制。施密特缓冲输入。当其中数据“1”被写入到sdi的开关控制移位寄存器/时clk的上升沿。
clk串行数据移位时钟。施密特缓冲输入。所有的数据/关控制的转变移位是由1位的最高位同步的clk的上升沿,单路数据移位到sd在同一时间。 clk的上升沿输入获准后,持续100ns的上升沿。
le边沿触发锁存器。施密特缓冲输入。当前对应移位寄存器中数据,在此上升沿数据被锁存。
oe 所有输出空白。施密特缓冲输入。当oe是低电平时,所有恒流输出(out0〜15)被执行。当oe= 1,所有恒流输出控制的开关在数据控制数据/锁存状态。oe决定执行数据长度时间。
2011-5-20 14:13:10 上传
下载附件 (28.36 kb)
驱动恒流芯片方框图
2011-5-20 14:13:10 上传
下载附件 (18.46 kb)
周边器件选择
在屏幕设计大约在3-6片cyt62726分布的pcb范围内,设置1000uf左右容量电容器,在选择滤波电容时,应用采用低esr(等效串联电阻)电容器,以最大限度的减小输出波纹,这是与其它电介质相比,这些材料能在较宽的电压和温度范围内维持其容量不变。
在电源和地之间连接着去耦电容,它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作为本集成电路的蓄能电容;二是滤除该器件产生的高频噪声,切断其通过供电回路进行传播的通路;三是防止电源携带的噪声对电路构成干扰。
对于设计led点彩产品,灯点内部增设滤波电容非常重要,主要在于越是色彩的变化丰富供电波动更会增加,滤波电容在这里显得比设计在任何产品中都要重要。对于大多数高的电流设计,推荐采用一个470至1000uf容值。这里设计不能没有这颗电容。
2011-5-20 14:13:11 上传
下载附件 (2.56 kb)
见下图,通常我们设计线路时,会在ic输入设计去耦电容:一方面是本集成电路的蓄能电容,另一方面旁路掉该器件的高频噪声。数字电路中典型的去耦电容值是 0.1uf。这个电容的分布电感的典型值是5uh,0.1uf的去耦电容有5uh的分布电感,它的并行共振频率大约在7mhz左右,对于10mhz以下的噪声有较好的去耦效果。去耦电容的选用并不严格,可按c=1/f,即10mhz取0.1uf。
对于大多数高的电路设计,在输入采用一个0.01至0.1uf电容就足够了。这里设计不能没有这颗电容。
2011-5-20 14:13:11 上传
下载附件 (3.7 kb)
在 vcc电源供电中建议串接一只10ω电阻,led屏幕工作时内容波动比较大,会超过10v以上。建议vcc还是需要电阻减少冲击,主要是减小电压波动带来的波峰,特别是led显示,vp-p会高出数倍。ic电源输入端也是最易受到冲击地方,电阻的存在同时也会提高电容滤波效果,这里也可以考虑增加一颗 4.7uf的电容提高电压的稳定性。16位恒流器件vcc耐压并不高,和输出恒流端口耐压是不一样的,在这里增加一颗电阻非常重要,后面还会介绍结合 pcb设计,分开供电的方式避免波峰值冲击。
在设计产品时需要确定输出电流值,cyt62726第23管脚是为方便设置电流而设计,外设电阻选择按前章节公式计算,也可以按下表选取,参考设计910ω大概在20ma电流值。 pcb板级设计电阻要紧贴近ic管脚23与1之间,减小这两个管脚pcb板级电阻会提高参考恒流精度。
2011-5-20 14:13:11 上传
下载附件 (6.47 kb)
实测设置电阻与电流对照表
电阻/ω
220
510
680
750
774
910
1k
1.2k
1.8k
2.4k
3k
电流/ma
37
35.8
27
24
25
20
17.8
14.8
10
7.56
新能源汽车方兴未艾 外资电池企业为何失守中国?
如何通过获取预先说明的合成数据加速模型开发和AI培训
HV2405E的基本应用电路
人工智能在2019年里的发展情况总结分析
Vishay推出新型FRED Pt第五代 600V Hyperfast 恢复整流器
LED屏幕设计及发展趋势(1)
如何快速区分HFSS和Q3D
OPPO Find X2系列首发的ColorOS 7.1操作系统具有哪些特点
印度Vikram Solar建立3GW太阳能生产设施,生产晶圆、电池等
iPhone8欲引入全新Touch ID元件!彻底淘汰Home键
30V耐压LDO稳压IC,输出带放过冲 ,TY75XX系列稳压IC
华为P10Plus国行继续领跑顶配版本,三星S8即将出世
影响光谱分析仪主要因素
到2022年机器人将取代7500万职位,一线工人该何去何从?
扫地机器人专利战打响 中国厂商如何应对
萨科微slkor宋仕强:推动IGBT市场高成长的重要因素
TPE 改善光学产品的舒适度
科大讯飞长期致力于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行业赋能
关于五大无线传输技术的简单分析
顺义规划1200亩无人驾驶封闭测试场,打造北京创新产业集群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