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迎来爆发期
近期oled美股业绩与股价双双暴增。主营oled显示材料的美国科技明星公司universal display公布了靓丽的一季度业绩情况,公司一季度实现营收5560万美元,净利润为1040万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87%和447%。
公开资料显示,最大客户是全球oled面板龙头samsungdisplay,并且其拥有和申请中的oled相关专利高达4200多项。超预期的季报点燃了资本市场对oled产业的热情,公司股价在业绩公布次日大涨24%,突破100美元大关,最近一年股价已翻倍,总市值突破50亿美金。
兴全基金研究员曾铭伟表示,这家掌握着oled尖端材料技术公司的股价表现基本就是oled行业的晴雨表,揭示着一个行业的崛起。有券商认为,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全球oled产业面临重大拐点,iphone8的发布、面板产能的集体扩张将驱动oled产业链的快速爆发。
据了解,oled是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缩写,是一种有别于液晶屏幕的全新显示技术,其最突出的特色在于超薄、柔性曲面,同时还有色彩丰富、对比度高、响应速度快、耗电少等诸多优势,因而一经问世便备受瞩目。产业界把oled视为很可能替代目前主流液晶面板的下一代显示技术。
“率先取得突破的是三星开发的小尺寸oled显示技术,其生产成本在2016年甚至下降到高端液晶面板以下,随后的快速替代显得顺理成章、势不可挡。除了三星手机率先在大部分机型配置了oled屏,其他如华为mate9、红米pro、oppor9、vivoxplay5等国产机型都开始使用oled屏,苹果很可能在iphone8开始采用oled屏幕。”曾铭伟称。根据咨询公司ihs的数据,2016年手机oled屏幕出货量达到3.85亿片,渗透率在短短两年内从14%快速上升到26%,而oled技术的先行者三星随之占据了90%以上的小尺寸oled屏市场。
曾铭伟指出,目前oled面板在电视等大尺寸领域的应用要落后一些,由于技术上原因,大小尺寸oled屏实际上用的是不同的技术路线。良率低成本高的问题也长期困扰着大屏产商。目前韩国的lg是大尺寸oled屏的龙头,最近的情况也已经显示出乐观的前景,lg表示其大尺寸oled面板良率已经达到80%以上,核心技术难点正在逐步攻克。最直观的感受则是55寸oled电视的价格已经接近1万元水平,国内多家主流电视机厂商都已开始押注oled电视作为未来重点,预计oled电视的占比也将步手机后尘出现快速的增长。
华泰证券认为,以苹果为代表的全球主要智能手机品牌已将oled屏作为共识,oled屏幕需求将放量增长。三星、lg等韩国面板厂商已大幅度缩减中小尺寸液晶面板产能,转移重心至oled领域,oled供给缺口将持续。国内面板厂商oled产线将于2017年底至2018年释放产能,弥补供给缺口,进口替代潜力大。
国内企业面临双重机遇
“如同液晶屏代替厚重crt显示技术一样,oled的兴起一样将带来冲击,只不过这一次也许会温和一些。”曾铭伟指出,首当其冲的是液晶面板的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占中小尺寸lcd面板成本的20%-30%,在大尺寸lcd面板中可以占到50%。全球市场规模约为180亿美元。由于传统液晶面板必须使用外部背光源,而oled是自发光型技术,不需要背光模组,oled大量替代液晶的话将对背光模组包括背光模组中大量使用的反射膜、增亮膜、扩散膜等光学薄膜形成强烈冲击。
其次,受冲击的是液晶材料,传统液晶面板利用液晶分子作为控制光线是否通过的开关,由于发光原理的改变,oled面板不再需要液晶材料。此外,oled对另两个重要产品也构成利空。一个是偏光片,传统液晶面板需要两层偏光片来过滤光线,而oled面板使用的偏光片略有不同,且用量上仅需要一层。另一个是玻璃基板,首先,符合oled要求的玻璃基板技术难度大增,其次oled中柔性基板的应用前景广阔,玻璃将不再是唯一的面板载体。因此从数量上而言,偏光片和玻璃基板的使用量都会减少。
最后,在核心的面板制造环节,oled的普及也将对转型不顺的传统液晶面板厂商产生冲击。目前韩国三星、lg在oled面板领域已大幅领先,占据90%以上市场份额。国内面板企业正在纷纷追赶,例如京东方成都g6产线刚于近日点亮,同样规模的绵阳g6产线已经开工,华星光电、深天马、国显光电、和辉光电等面板厂商也在积极布局相应的oled产线。
海通证券认为,根据近期oled产业链海外公司披露的业绩数据来看,oled产业化进程加速,产业链龙头公司已经开始兑现业绩,出货量大幅增长。此外,根据统计数据,目前规划及在建的oled产线已达15条,其中8条在中国内地,总投资额接近三千亿元,oled产能明显向中国内地集中。相比lcd产业国内花费十几年的时间去追赶,在oled的三国四地竞争中,中国内地一开始就处在更为有利的位置,国内厂商有望赢得主动权和话语权。
申万宏源表示,udc业绩好于预期,从侧面印证oled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国内oled相关公司受益将滞后于海外公司,目前处于战略布局阶段。根据产业链调研反馈,万润股份、濮阳惠成等国内oled材料供应商一季度出货情况明显好转。同时其认为国内oled材料公司逐渐将产业链延伸到价值量更大、利润率更高的单体环节,未来将面临行业需求增长与国产化率提升双重机遇。
相关报告显示,到2020年底,amoled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7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45%;预计2017年amoled面板在手机市场渗透率将达27%,2020年将达50%。
宁德时代重要“孙公司”工厂尾气罐发生爆炸
如何在Kubernetes中快速启用Cgroup V2支持
众多企业正在加速8K技术的布局
选择一款高防服务器成为了企业首要的任务
GLPOLY 导热凝胶XK-G30遇上了2018年高交会
OLED迎来爆发期,国内企业面临双重机遇
一文读懂IGBT封装失效的机理
Biolinq独创的生物传感器皮肤纳米贴片技术,总融资额达1500万美元
征战智能硬件领域,英特尔有高招
压力变送器的原理及校验方法
兆芯与中孚正式达成产品兼容互认证明
电压波形驱动喇叭发音的原理
SpaceX的2020年第一次发射,携带60星链卫星
云服务、OEM 借助 NVIDIA AI让AI训练更上层楼
边缘AI所面临的挑战 边缘计算的显著优势分析
奥拓电子表示已在全世界范围内申请30项Mini LED相关技术专利
2018年Android面试最新真题分享
基于ZigBee无线传感网络的语音会议系统设计
华为回应:暂无计划在海外推出鸿蒙手机
京东方全新推出5376超高分区Mini LED背光智慧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