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 想干吗?新折叠屏专利不仅加入隐藏辅屏,还可360度旋转

1.终于确定了!高通将分六十期缴纳***地区8亿美元罚单;
昨日欧盟委员会刚宣布对高通公司罚款 9.97 亿欧元(约合 12.29 亿美元),今日高通在中国***遭遇的 7.78 亿美元(约 50 亿人民币)处罚也有了新进展。据台媒报道,高通在最后时刻提出了分期缴纳申请,将分六十期,用五年时间按月缴纳罚款。据悉,该申请已得到***公平会的同意。
2017 年 10 月初,高通接到了中国***地区公平交易委员会开出的高达 7.78 亿美元(约 50 亿人民币)的罚单。***公平会宣布历时近三年调查后,认定高通具有显著市场影响力,却滥用独占地位,涉案情节重大,违法时间长达七年,并牵涉***超过 20 家企业。
据悉,高通收到罚单后,于去年 11 月初向公平会申请罚款延时缴纳,公平会考量外资大额汇款须先向中央银行专案申请,且高通内部有一定的流程,准许高通罚款缴纳延至 2018 年 1 月 21 日。
现在,高通终于在最后时刻提出了分期缴纳申请,将分六十期,用五年时间按月缴纳这笔巨额罚款。
除了需要分期缴纳中国***开出的巨额罚款,高通昨日还收到了欧盟委员会对其开出的高达 12.29 亿美元的巨额罚单。欧盟称,高通滥用其市场主导地位,制定的排外性条款使得苹果于 2011 年到 2016 年间生产的手机和平板设备中只能使用高通提供的基带芯片。
欧盟此举旨在惩罚高通的同时预防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欧盟委员会称,这 12.29 亿美元的罚款相当于高通 2017 年营收的 4.9%。
实际上,欧盟委员会对高通的反垄断调查始于 2015 年 7 月。该调查分为两项内容:一项调查内容是核实高通是否向客户提供了财务激励,以确保客户使用高通的独家基带芯片;另一项调查是评估高通是否参与了“掠夺性定价”,以低于成本价销售产品,以迫使竞争对手退出市场。
据悉,欧盟委员会此前已向高通发出了两份“异议声明”,分别对高通在上述两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如果高通被裁定违反了欧盟反垄断法,可能面临最高相当于其全球年收入 10% 的罚款,并被要求调整商业行为。
此外,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在去年年初也曾指控高通拒绝向一些竞争对手授权标准要素专利,而与苹果达成了独家协议。(校对/范蓉)
2.高通分期缴纳罚款不意味认同***处罚;
***地区公平交易委员会24日同意高通分5年、60期缴纳新台币234亿元的天价罚款。 2013年3月公平会重罚9家民营电厂63.2亿元时,也曾给予业者分期缴纳罚款,不过最终经过行政诉讼,北高行政法院审理后,判决9家民营电厂胜诉免罚,并撤销禁止联合行为处分。
因1月21日适逢假日,高通罚锾缴纳最后期限顺延至22日下午5时,不过,22日当天高通送达罚锾分期缴纳申请书,公平会之后火速审查,24日宣布以三大理由同意高通分分60期、也就是5年的时间按月缴纳罚锾。
三大理由为公平会对高通的234亿元罚锾为公平会成立以来最高,且高通基于业务营运而有分期缴纳的需求,并提出本票担保。
***地区公平会副主委彭绍瑾表示,根据规定,受处罚厂商收到执行命令后就要缴交罚锾,当公平会认定厂商无缴交罚锾意愿时,则可送法务部行政执行署所属分署强制执行,但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罚锾缴交的最后期限。
同时,被处罚厂商对公平会的处分可行使行政救济措施,包含向高等行政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或向智能财产法院声请停止执行,因此,高通一方面除向公平会申请分期缴纳罚锾外,去年底高通也向智能财产法院声请停止执行,并提出行政诉讼。
彭绍瑾指出,公平会尚未收到高通案行政诉讼的起诉书,若未来败诉后,公平会处分的罚款会依法连同利息返还给高通;另外,智能财产法院目前尚未裁定高通罚锾案,即高通依规定仍要按期缴交罚款。
3.苹果为什么不反对博通收购高通?业内:可节约授权费;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月25日上午消息,大企业之间的并购往往会带来对产品定价更大的话语权。因此,当博通提出以105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高通,建立一家移动芯片巨头时,手机制造商有理由感到担心。而苹果是其中最主要的一家公司。
高通目前也在寻求完成收购恩智浦半导体的交易。如果博通成功收购高通,那么iphone x中使用的1/4芯片将来自同一家供应商。苹果ceo蒂姆·库克(tim cook)很可能不会想看到这样的局面。
canaccord genuity分析师迈克·沃克利(mike walkley)表示:“他是否希望,供应链中的单一公司取得如此大的影响力?”
然而,苹果并没有公开对此表示反对。博通ceo陈福阳也表示,苹果对此并没有不满。他去年底曾说过:“如果我们不认为双方共同的关键客户会支持这笔交易,我们就不会这样做。”苹果的态度与许多android手机厂商不同,这些厂商公开反对这笔交易。苹果拒绝对此置评。
业内人士认为,苹果的这种态度有一种可能原因,就是博通收购高通会给苹果节约数亿美元的授权费用,同时给苹果在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对手造成风险。
消息人士透露,如果完成收购,博通计划在一段时间后关闭高通的专利授权业务,因为该业务导致高通与客户之间发生了太多的摩擦。过去多年,高通一直是iphone和ipad基带芯片的唯一供应商,而目前苹果正更多地自主设计元件,导致这些芯片公司看起来更像是竞争对手,而非供应链合作伙伴。
高通还向苹果和其他手机厂商收取专利授权费,这些专利涉及当代所有手机的基础技术。分析人士表示,高通按照设备售价的一定百分比收取这笔费用。这是高通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也给苹果造成了每年约20亿美元的成本。
苹果去年停止支付这笔费用,并指控高通滥用在手机芯片领域的主导地位,收取高额专利授权费。如果高通被博通收购,那么苹果可以省掉这笔钱。
sanford bernstein分析师斯泰西·拉斯贡(stacy rasgon)表示:“他们认为,如果这笔交易完成,那么就可以摆脱专利授权费。如果你从他们那购买芯片,就不必再额外支付专利授权费。如果我是苹果,那么我支付的费用很可能会变少。”
另一方面,creative strategies分析师卡罗丽娜·米拉内西(carolina milanesi)表示,博通收购高通后也可能对苹果在手机市场的竞争对手不利。来自专利授权的利润为高通的研发活动提供了资金,而高通的技术进步给整个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行业带来的帮助。这样的帮助有利于所有行业参与者,而不仅仅是苹果。
苹果的手机可以定价1000美元,因为用户可能认为iphone是全球性能最好的智能手机。然而在中国,苹果地位正受到oppo和vivo等本土对手的挑战,这些公司极大地依赖高通芯片。这些对手的发展弱化了苹果在元件设计方面的价值,导致苹果和高通的关系更紧张。
米拉内西表示,高通降低了android厂商所需要的创新,帮助它们更容易地与苹果展开竞争。如果收购完成,那么博通管理层计划将研发支出从营收的约19%削减至15%。独立的高通每年的研发投资约为55亿美元,而博通的计划只会有约32亿美元。(李丽)
4.中国国际专利申请,华为中兴居然占据这么多;
近日,华为公司在美国和中国对三星公司提起知识产权诉讼,要求三星公司就其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对华为进行赔偿,成为最近热议焦点。
此次华为诉三星事件表明,中国的一些专利也开始在其他市场遭到侵犯,这意味着,中国正逐渐成为知识产权大国,但在为这个转折点到来感到高兴时,一些专家认为,中国在专利质量和结构分布上,还存在一些瑕疵和争议。
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吕国强举例说,从知识产权的数量来讲,中国现在已成为一个大国。不管是专利也好,商标也好,商标方面我们已经是全球连续14年全球第一。但在专利的一些核心技术方面,跟发达国家还是有很大差距。2015年中国的pct(专利合作协定)国际专利申请是2.9万件,而美国是5.4万件,日本也有4.3万件。在这2.9万件国际专利中,将近6000件是由华为、中兴创造。
吕国强是在5月28日“上海论坛2016”的高端圆桌会议“多维角度:知识产权与创新”做出上述表述的。
在这个论坛上,来自美国和中国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企业对中国目前的知识产权发展及其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会议由第一财经首席顾问、前ft中文网总编辑、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力奋全程主持。
华为诉三星是聪明之举
知识产权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引领发展的趋势更加明显,知识产权制度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作用更加突出,国家围绕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
“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去年底,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识产权强国。
地方上,2012年7月,上海发布《上海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11-2020年)》,提出以建设亚洲太平洋(5.980, -0.05, -0.83%)地区知识产权中心为目标。吕国强表示,现在上海的科创中心建设在知识产权工作方面,就主要围绕着这一目标在努力。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知识产权飞速发展。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提供的数据,2014年和2015年中国知识产权在注册和登记、申请上的总量达到了全球第一,超过了美国和日本。以上海市“十二五”期间知识产权主要指标为例,截至2015年底,上海市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194547件,比五年前增长了108.6%;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到4855件,增长了114.9%。
在知识产权纠纷上,以前一般都是外国人告中国的公司比较多。这次华为起诉三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反映了中国知识产权的增长速度。
吕国强表示,从最近几年情况来看,这种情况确实已经发生变化,这跟中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有关。华为是中国企业在创新方面的一个杰出代表,华为的pct申请量这几年连续在全球都是第一。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随着中国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这种国际间的中国企业和外国企业的诉讼也将会越来越多。
在上述论坛上,美国前商务部副部长、cravath, swaine & moore合伙人david j.kappos表示,这确实是一个转折点,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华为是少数几家中国企业中能够在创新上面投入巨资的一家企业,他们希望获得投资回报。华为采取的这一诉讼行动,是在捍卫自己的知识产权利益,这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举措,而且这对于“创新”的保护是极其重要的。同时david j.kappos提出,中国应该避免进入这样一种陷井,什么都跟着美国走,也就是说,中国不要追随美国所有在标准制定方面的流程。
专利重数量而轻质量
虽然中国专利申请量已达世界第一,但中国目前的专利申请质量还是不能令人满意。吕国强表示,中国企业在专利的一些核心技术方面跟发达国家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像华为、中兴这种愿意在研发上面投入巨资的企业,在中国还是凤毛麟角。
吕国强表示,在专利的质量方面,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在国家政策上,包括地方政府在政策制定时,要更加注重鼓励中国企业更多地在知识产权原创方面有更大的投入。
david j.kappos谈到,中国在过去几年当中的商标侵权行为呈爆发式增长,尤其是商标抢注的行为此起彼伏,非常频繁。许多希望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外国公司发现他们的商标已经被很多本地企业所抢注,尤其是恶意的抢注。所以建立起一个更为以市场为导向的商标体系,鼓励创新,十分重要,它能够让中国更多的本土商标获得独特的保护地位,也能够让更多的外国企业获得信心,并且能够吸引更多来自于外国的投资。中国应该对“商标抢注”持“零容忍”的态度。
david j.kappos认为,现在关于专利申请“数量”的问题,中国应该没有问题了,目前对中国来说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时机,将关注的重点从数量转向质量。
参与人士认为,政府部门在知识产权方面有一些不恰当的鼓励,可能是造成中国现在专利质量不能很快提高的一个原因。比如:很多地方政府现在把专利注册申请的数字和创新直接挂钩,专利的申请量几乎等同于该地区创新指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甚至企业在专利申请上也得到了很多地方政府的激励,包括在资本上的激励。因而,很多公司本来只想申请一件专利的,但是既然政府有补贴,这些企业就把一件专利拆分成四五件。
吕国强表示,各个地方在鼓励创新、鼓励知识产权的创造方面,政策会有所差异。一些比较不发达的地区,知识产权的数量相对还是比较低,政府可能会采取一些政策来鼓励当地的企业去申请专利和商标。
在这方面,上海政府没有把专利申请数量作为考核指标,在政策导向上,一是鼓励企业更多地申请发明专利,因为发明专利毕竟含金量高;二是鼓励发明专利的转化运用,政府可以在一些方面给予支持。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平也表示,中国对知识产权制度的认识历史很短,中国企业买专利大部分是抱着凑数的心态,想着从政府那儿拿到优惠,拿到进入园区的免税。中国有一个专利市场,但是一个很虚的市场,这个完全偏离了专利经营的本质。
专利转化能力不高
波士顿咨询合伙人antonio varas表示,其实中国是一个研发的资源大国,在研发上,中国已经有3500亿的投入,但是在研发的时候,要关注这些技术是不是真的能够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影响。在专利申请方面,不能只把眼光限于中国,还需要在海外市场上保持非常活跃的态势,华为就是非常好的例子。如果能够参与到国际标准制定,那么你的定位就会更好一些。
张平表示,中国的科研水平并不是那么差,我们在某些领域甚至是引领国际的,但是我们在把技术的先进性变成技术的垄断性这一能力还不够。中国的一些科学家即使研发出很好的成果,但往往觉得浪费时间而不去申请专利,最终这些专利被别的国家企业给申请了。凡是有垄断欲望的人才想申请专利,而大学老师没有垄断的欲望,除非他和企业合作,美国的大学在跟企业的合作上就很紧密。
小米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法务官孙豳表示,在一些美国的高校,会建立ngo(非政府组织)来替高校管理和推动技术转化业务,这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也有与会者谈到,目前建立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并不能完全保证能保护你的知识产权。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院长郑立荣表示,一家企业辛辛苦苦研发的技术,一旦别的企业把这个企业的核心技术人员挖走,你的专利也就被拿走了。
对此,零度智控(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零度智控”)研发总监周炯表示,这就需要公司在各个层面保证人才的稳定性和工作的积极性。通常现在特别流行的一种做法,包括小米公司在内,就是合伙人制的方式,很大程度上,他们是给公司大部分核心员工一个“分享公司利益”的机会。
零度智控定位于无人机应用领域的系统集成商,周炯在会议现场为大家演示了他们公司新发布的重量只有200克“口袋无人机”dobby,该无人机申请了20多项专利。
5.lg 想干吗?新折叠屏专利不仅加入隐藏辅屏,还可360度旋转
2017 年 7 月 lg 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递交了一份关于柔性可折叠屏设备的专利申请,该专利已于 2018 年 1 月成功通过。日前,此专利曝光,该专利表明了 lg 公司正在打造一款可折叠手机或是一款可折叠使用的平板电脑,并名为“具有可折叠柔性显示器的手机”。
回想当年第一个曲屏风潮,和三星的 galaxy round 同级别的,是另一个屏幕大厂 lg 的 g flex 系列。但 g flex 只出到 g flex 2 ( 当年还首发骁龙 810 ) ,后来 lg 自己的 p-oled 先后出现在小米 note 2 和 google pixel 2 xl 上。
虽然折叠屏概念和专利已经有不少了,但 lg 新曝光的折叠屏专利中还加入了隐藏辅屏。正常的折叠屏是 0-180 度的折叠,但 lg 这个这个折叠屏可以 0-360 度旋转。180 度打开就是常见的双屏合并成一整块大屏幕,继续翻折的话,其中一边的屏幕就会移动,露出下方的辅屏。同时,下方的辅屏可以用于显示时间等简单信息。

折衍射混合成像光学系统设计
微风吊扇温度控制电路图
新一代EliteSiC功率模块助力电动汽车高效充电
程序员的15个编程障碍
LED封装设备如何封装元件?
LG 想干吗?新折叠屏专利不仅加入隐藏辅屏,还可360度旋转
单/多输出40-W电源ECP40系列
输出电压微调 微逆变器修整
华为与手机网络之间没有任何接口与中国政府也没有关联
小米无人机2来了,售价低至大疆的三分之一
长电科技完成收购ADI新加坡测试工厂,全球化布局加速前进
NASA计划推出城市无人机安全系统
汉能再推汉瓦新品,志在“改变世界的屋顶”
51单片机的四种工作模式怎么去设置
钛极OS(TiJOS)物联网操作系统之小试牛刀(3)——红外遥控
OLED电视为何近几年难以普及
我国通信市场的三大运营商距离三分天下还有多远
运用最优模糊保代价控制对永磁同步电动机混沌系统进行深度实现
临时用电的要求事项
最有趣的物联网使用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