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需搭配新的设备采购思维

在讲求智能制造的时代,生产设备间有著更密切的连结,因此在工厂采购设备时,机器的规格不再是唯一的重点,生产设备是否能为企业达成期望的业务绩效,才是左右采购决策的关键。
据指出,许多时候,厂商在智能生产系统上的投资,无法如期反映在收益上,很大一部份的原因在于厂商的技术采购思维并没有跟著调整。过去厂商在采购设备时,往往只会考虑到机器规格是否符合需求,但这套方法已无法应付工业4.0日益复杂的智能生产环境。
以往供应商只要如期将符合规格的设备交付客户,便算达成了任务。然而在智能制造时代,营运团队从供应商手中接手智能制造系统后,现实世界的变因这时也接踵而至,真正的难题才正要开始。
材料特性、操作员的技术能力、软件更新都会影响设备的实际表现,因此新系统在完成安装后,还需经历一连串除错、重组过程。除错期间,新系统将无法达成业者设定的投资报酬目标,边际收益也将遭受损失。为了改善这个情形,业者势必得采取新的采购策略。
采购流程中的每个部门都有各自想要达成的目标。例如,工程人员希望找到最佳的技术解决方案;采购人希望以最低的成本,最佳的时程,买到最适合的系统;供应商希望透过产品获利。然而最初的采购需求,往往就在各个环节交接过程中被忽略了。
在智能制造时代,采购流程也应变得更有智能。首先,设备的采购应聚焦在业务绩效,而非机器规格。即使新设备能减少作业人力成本,但如果需因此付出更高的维修人力成本,便未实现缩减人力成本的初衷。
另一方面,新设备的规格,需能清楚呈现机器的关键质量特性(ctq),例如关键元件的可靠度、差异容忍度、或是较短的设置时间等。从需求确认、机器打造到启用,营运团队需充分掌握采购流程每个环节的信息。必要时,所有相关的业务团队都应参与设计及启用流程。
供应商在设计阶段,需尽量降低设备对变因的敏感度,并应执行公差分析(tolerance analysis)、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以及针对制程能力设计实验流程。
设备在出货之前,多半需经过验收测试,运抵现场后,也会再进行一次现场验收。然而验收测试只能展示机器能力,无法呈现业务绩效。一份完善的采购合约,除了机器设计、工厂验收、现场验收外,也应将启用后的绩效包含在内。

我国带宽成本高出国外5倍 成CDN最大开支
龙芯教育解决方案推动国产化设备进校园
利用WIFI也能为小配件充电?
Epicor ERP Mobility移动解决方案简介
超声波传感器在汽车倒车雷达中的工作原理
智能制造需搭配新的设备采购思维
艾迈斯半导体(ams)专注传感器2017收入同比增长93%
安全性将如何在物联网发展中发挥作用
华为推出支持隔空无线充电概念机 归属荣耀价格比Mate9还便宜
多媒体硬盘播放器的频率响应/动态范围
微差压传感器
瀚薪科技完成B轮融资,已出货碳化硅二极管、MOSFET超3000万颗
安森美宣布已向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海拉交付第10亿颗感应传感器IC
什么是塑料薄膜电容器,有哪些特点?
中小企业如何利用云耀云服务器弯道超车?
薄膜共模滤波器新产品TCE1210(TDK子公司)
如何将FreeMODBUS协议栈移植到AT32 MCU
!销售/回收HP4285A信号源HP4285A小兵/李S
Vectoraic项目评测:区块链落地自动驾驶的革命性技术
车载以太网的发展趋势及测试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