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中所使用的半导体即车规级芯片,主要有主控芯片(mcu/soc),功率芯片(igbt),传感器芯片(cis)和存储芯片(flash)四大类,车规级芯片广泛应用于汽车的动力系统、智能座舱及自动驾驶系统,是汽车电子不可或缺的核心元器件。
一、mcu芯片介绍
mcu即微控制单元(micro controller unit),又称单片机(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是将cpu、存储、外围功能都整合在单一芯片上具有控制功能的芯片级计算机,作为高度集成的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单片机具有系统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处理功能强、低电压和低功耗、环境适应能力强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工业控制、仪器仪表、家电等领域。
在汽车电子的各个系统当中,往往需要采用车用mcu(车用微控制器)作为运作控制的核心,负责各种信息的运算处理,用于汽车的动力总成、辅助驾驶、网络互联、底盘安全、信息娱乐以及车身电子等方向。
1 ► mcu的基本结构
构成mcu的几个重要组件包括:
(1)中央处理器(cpu)
cpu是单片机的大脑。它由算术逻辑单元(alu)和控制单元(cu)组成。cpu读取、解码和执行指令以执行算术、逻辑和数据传输操作。
(2)存储单元
任何计算系统都需要两种类型的存储器: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程序存储器,顾名思义,包含程序,即要由cpu执行的指令。另一方面,数据存储器需要在执行指令时存储临时数据。通常,程序存储器是只读存储器(rom),数据存储器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3)输入/输出端口
单片机与外部世界的接口由输入/输出端口(i/o端口)提供。开关、键盘等输入设备以二进制数据的形式从用户向cpu提供信息。cpu在接收到来自输入设备的数据后,执行适当的指令并通过led、显示器、打印机等输出设备做出响应。
(4)定时器/计数器
单片机的重要组件之一是定时器和计数器。它们提供时间延迟和计数外部事件的操作。此外,定时器和计数器可以提供函数生成、脉宽调制、时钟控制等。
(5)总线
单片机的另一个重要组件,但很少讲到,它就是系统总线。系统总线是一组连接线,将cpu与其他外围设备(如内存、i/o端口和其他支持组件)连接起来。
2 ► mcu的工作原理
mcu的工作原理是逐条执行预存指令的过程,不同类型的单片机有不同的指令系统。为了让一个单片功能自动完成某项具体任务,必须将所要解决的问题编成一系列的指令,并且这些指令必须是由一个单独的函数来识别和执行的,这样一系列指令的集合就变成了程序,这些程序需要预先储存在有存储能力的存储器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内存。
由于程序是按顺序执行的,因此程序中的指令也是一条条地存储,mcu在执行程序时要将这些指令逐个提取并执行,必须拥有能够跟踪指令所在存储单元的功能,这个部分就是程序计数器pc(包括cpu在内),当程序开始运行时,pc将会被分配到程序中每一条指令的存储单元,并一一执行该项指令,pc中的内容自动增加,增加量由这个指令长度决定,每一条都指向下一条指令的起始地址,保证指令顺序执行。
内核架构是影响mcu性能的一个关键要素,更优秀的运算单元需要更先进的内核架构。十几年前,各大mcu厂商均采用各自的内核,如瑞萨采用rx内核,飞思卡尔采用powerpc,微芯采用pic,atmel采用avr。随着arm推出cortex-m架构并开展了独特的开创ip授权的模式,以其软件代码的共享和高兼容性、高密度指令集等特点,现已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3 ► 车规mcu的种类
车规mcu按位数可分为8位、16位和32位。位数即mcu单次处理数据宽度,位数越高,mcu性能越强。
8位mcu成本/功耗低,便于开发,性能可满足大部分场景需要,广泛应用于基础功能如风扇、雨刷、天窗,座椅控制等领域。32位mcu运算能力更强,能满足高速处理的需求,多用于解决复杂场景问题,如汽车智能座舱、车身控制、辅助驾驶,行车安全系统等领域。32位的cpu内核以arm为主流架构,由于cpu指令集庞大,软件开发难度较高,单价一般数倍于8位mcu,因而也有较高的研发壁垒。
从不同位数mcu规模占比来看,目前全球mcu芯片产品以32位为主。受益于其体积小性能优的特性以及汽车智能化的趋势,32位mcu销售额占比已经从2010年的38.1%提升至2015年的53.7%,进而跃升至2021年65.8%。随着汽车智能化和电动化进一步发展,汽车电子功能将日趋复杂,势必推动车规mcu向更高性能,更小尺寸,更低功耗的方向发展,32位芯片占比有望进一步提高。
二、mcu产业链概况
mcu产业链上游为半导体材料及半导体设备,主要包括硅片、光刻胶、光掩模、电子特种气体、靶材、单晶炉、刻蚀机、***等。中游为mcu制造环节,主要包括芯片设计、单晶硅片制造、晶圆制造、芯片封测。下游应用领域包括汽车电子、工业控制、消费电子、计算机网络等。
三、mcu市场情况
1 ► 市场规模
ic insights的数据显示,全球mcu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159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的221亿美元,cagr为5.6%;2022年全球mcu市场规模有望达239亿美元,同比增长8.1%。
mcu是汽车从电动化向智能化深度发展的关键元器件之一,汽车也是全球mcu第一大应用市场,占比超过1/3,平均每辆汽车mcu需求量高达上百颗。随着汽车半导体行业技术演进和需求升级,智能化将逐步成为相关厂商竞争的主战场,接力电动化成为重要驱动力,mcu作为核心算力芯片深度受益。
2 ► 竞争格局
根据omdia,mcu市场主要由欧美日芯片厂商牢牢把持,前七大厂商占据全球85.4%的市场份额,但各家企业的占比相对较为平均。
国内mcu市场方面,根据csia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1年国内mcu市场约85%(2019年为94%)由外资把持,mcu国产化率低且多集中于消费级,车规级mcu自给率尚不足5%,仍有很大国产替代空间。
根据富昌电子,2022年4季度的全球车规半导体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主要车规mcu大厂如意法半导体,恩智浦和微芯科技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供货紧张态势,不论是芯片价格还是货期较之前两个季度都有明显的升高。海外大厂的产能扩张尚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国内mcu企业有望把握这个供需错配的时间窗口,凭借先前的投入,与国内下游造车新势力合作,加速车规级mcu的国产替代进程。
四、mcu技术发展趋势
1 ►更高算力
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的不断增加,车规级mcu将向多功能集成、高算力及超低功耗方向发展,且使用数量也会随之增加。同时,未来智能汽车中大量使用的车载传感器、车载摄像头,也需要高性能的mcu来做模拟数据的运算处理与驱动控制。因此,在未来更高阶自动驾驶等级的汽车中,加以多传感器融合的大趋势下,总线宽度32位乃至64位高算力车规级mcu将成为主流产品,而8/16位中低端mcu则会被更高制程的soc所集成,失去增长动力。
2 ► 更高集成度
由于集成更多功能,主控芯片的算力要求会指数上升,部分mcu会和gpu,dsp,npu和ai处理单元等不同类型芯片共同被集成到soc(系统级芯片)上。soc是mcu集成度更高的结果,其功能更复杂,资源利用效率更高,可胜任如无人驾驶和智能座舱等需要高算力的场景。
3 ► 更高开放度
由于arm内核ip授权费高昂(芯片售价的2%-15%),很多厂商已开始基于开源的risc-v内核开发mcu,如瑞萨,英特尔,兆易创新等。risc-v不仅完全免费开源,还具有低功耗,指令集精简,设计编译简单,支持模块化和可拓展等的特点,这和车规级mcu场景碎片化,功能模块化的特点十分契合。
镜面触摸开关的运用
3G技术制式比较及后3G时代展望
智能家居正在从单品智能迈向全屋智能
基于BiCMOS Totem结构的自举升压电路设计
基于石墨烯-金属硫化物纳米复合材料的气体传感器
MCU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BJ-EPM240学习板之VGA接口实验
台积电表示已经部署了全球约50%的极紫外光刻设备
STM32单片机的独立看门狗和窗口看门狗的特点及用法解析
万亿市场!搞懂物联网产业链很简单!
主要针对高输出阻抗能源的能量收集解决方案
ch340中文资料引脚图及引脚定义_电气参数
MIUI9开发版提前完成全系机型适配,近50款小米手机可升级
三一重工的新希望会在物联网上吗
虚拟币期货交易系统开发的核心功能有哪些
扩展坞的通信接口如何防静电
苹果13系统有什么功能 苹果13系统怎么样
ADC采样率与输入带宽的关系 高采样率下ADC布局中的降噪
TI全新3D霍尔效应位置传感器兼具高速度和高精度以实现更快的实时控制
AI如何助力走失者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