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搭载中国移动无线通信基站完成首次应急通信测试

当地震、洪水、泥石流、冰雪等自然灾害发生时,灾区往往面临着大面积通信、电力和道路中断的情况,普通应急通信手段往往无法快速恢复,给救灾行动带来诸多不便。“如何在‘三断’情况下加快恢复通信,成为各地政府及业界亟待解决的共性问题。
近日,我国首款全复合材料多用途无人机——“翼龙”i通用平台在“无人机应急通信保障演练”中圆满完成了搭载无线通信基站设备的首次系列测试。“通过大型固定翼无人机应急通信测试演练已证实,其搭载‘空中基站’后已具备了应急通信保障的实战要求。”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网联无人机技术总监刘长杰表示。
为加快恢复在突发状况下的应急通信保障能力,近两年来,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一直在技术研究和应用实践中探索。6月17日,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联合航空工业成都所、中航(成都)无人机公司等,在西北开展了跨省跨区域空天地大型固定翼无人机应急通信测试演练。
“此次演练由大型固定翼无人机搭载中国移动无线通信基站,通过中国移动应急通信覆盖模型算法,采用4g/5g通信创新技术,通过卫星传输,可提供全天候的应急通信保障方案。”刘长杰介绍,此次测试演练的固定翼无人机可完全摆脱地面供电、通信回传的束缚,快速打通指挥中心与指定区域之间的通信,减少灾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据了解,大型固定翼无人机具有续航时间长,飞行距离远,飞行成本低等优势,可大幅度提升抢险救灾的应急响应效率和覆盖范围,为抢险救灾通信指挥提供强有力的应急通讯支撑。未来将在突发灾区中加快恢复通信保障发挥重要作用。
对于空天地一体化应急通信保障方案的推广应用,以及如何发挥其最大功能,刘长杰介绍,目前灾难应急救援有很多种方式,比如地面通信车、汽车便携式卫星站等。空天地一体化应急通信保障方案与现有应急管理体系方案进行融合,从而形成合力,协同运作,是解决应急通信保障非常重要的手段。
“任何一个单一的手段都不能完美解决所有的问题,必须把所有的应急管理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协同合作,才能在应急救援中充分发挥最大作用。”刘长杰说。


中国广电获得5G牌照将迎来发展的一次崭新机遇
AI助力实现个性化的学习 人类老师地位无法取代
第三代锐龙桌面处理器采用7nm的Zen 2内核,CPU核心数量将提升至8个
电焊机IGBT怎么选择?
PON产业逐步克服FTTx规模部署和应用的难题
无人机搭载中国移动无线通信基站完成首次应急通信测试
有人收藏CD,有人收藏邮票,那你见过有人收藏PC的没有?
GS87-D双模机械键盘评测 自己改灯效果更绚
南方电网与华为共同研发出业界首款配网差动保护5G通信终端
小米存储卡新专利曝光,拥有SIM卡功能
放电间隙安装_放电间隙结构和特性
用于具有力自解耦功能的超分辨率触觉传感的软磁性皮肤
是德科技5G通用用户识别模块USAT已获得GCF批准
PET采集系统的优化与测试分析
哪些外在因素会影响到薄膜电容器的性能
智能手机兴起,EMS/ODM伤不起
云存储管理的基础需要依靠精准预测来实现
荣耀V9吊打华为P10,结局不意外!
难道还有企业不知道专网吗?1分钟教你识别设备能否建设专网
VR能否依靠5G而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