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游经碧研究员带领的团队在p-i-n反型结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p型空穴传输层设计和可控生长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被认为是未来最具潜力的光伏技术之一。过去十多年,高光电转换效率的钙钛矿电池大多采用n-i-p正型器件结构,但处于电池顶层的常用p型有机小分子spiro-ometad存在易吸水以及热稳定性较差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的发展。反型结构(p-i-n)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采用稳定的n型金属氧化物如sno2和低载流子复合损失的p型自组装分子(sam)分别作为电子和空穴传输层,可兼得器件的效率和稳定性,最近几年受到极大关注。然而厚度仅为几纳米的sam层存在大面积均匀生长困难的重大挑战,影响了钙钛矿电池的重复性和高效大面积化发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游经碧研究员带领的团队在p-i-n反型结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p型空穴传输层设计和可控生长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创新性地在透明导电衬底fto和sam层之间引入溶液法制备的p型氧化镍(niox)纳米颗粒,显著增强了sam的自组装能力。同时通过同质化niox纳米颗粒,成功实现了在均匀致密niox薄膜表面上sam的大面积均匀可控制备(图1),有效解决了此前分子直接在透明导电衬底上组装不完美导致的缺陷复合和电荷输运损失的问题。
图1、 (a-c) niox纳米颗粒同质化前后的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以及尺寸分布情况比较,(d-f) 自组装分子层(sam: me-4pacz)在透明导电衬底fto、fto/niox以及fto/同质化niox上的表面电势分布情况。
基于高质量niox/sam复合空穴传输层,游经碧团队研制出认证效率为25.2%(0.074平方厘米)和模组效率为21%(14.6平方厘米)的反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电池在无封装条件下,经过最大功率输出点持续运行1000小时以及85摄氏度加速老化500小时,均保持初始效率85%以上(图2)。该工作为高效稳定钙钛矿电池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普适的策略,将为钙钛矿电池高良品率大面积制备及产业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图2、(a-b)采用不同空穴传输层构建的反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电流-电压曲线以及相关电池正向/反向扫描的电流-电压曲线,(c) 面积为14.65平方厘米的钙钛矿电池模组的电流-电压曲线,插图为模组电池实物照片,(d) 未封装的小面积电池在最大功率输出点的稳定性追踪测试,样品表面温度为50摄氏度。
此项研究成果以“homogenized niox nanoparticles for improved hole transport in inverted perovskite solar cells”为题,以“first release”形式在线发表于《科学》(science)期刊, doi: 10.1126/science.adj8858,半导体所博士生余诗琪和博士后熊壮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博士后周海涛和博士生张谦分别为论文的第三、四作者,游经碧研究员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该项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以及中国科学院稳定支持基础研究领域青年团队计划等项目的资助。
HTC U11/三星S8/LG G6拍照哪个好?谁才是“机皇”一目了然
区块链多人联网沙盒游戏NeoWorld介绍
蓝牙低功耗BLE的3大优势及应用市场
缓存的好处和类型
tlc549中文资料汇总_tlc549引脚图及功能_工作原理_特性参数及典型应用电路程序
反型结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取得新突破
aigo移动电源S20000P:三色水晶材质 时尚闪耀
2月份新机推荐:红米Note4X初音限量版、魅蓝5s、华为荣耀V9
物联网时代,处理器厂商将加快脚步
高通表示正在研发骁龙XR2,专为AR/VR量身打造
DS2786电池电量计在2节锂离子电池包中的使用
日本第五代移动通信为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力
机器人在智能快递柜行业中的应用介绍
工业大神进阶之:掌握这种技术,16小时轻松修复双轴桨叶干燥机轴头磨损
什么是离散时间晶体 光力系统中构造离散时间晶体
自动驾驶是百年汽车工业史上又一次伟大的范式转移
【瞭望者】无人机违规飞行带来的安全挑战与分险
当我们拿到一台气密性检测仪时,我们该如何设置“进气上下限”和“泄漏上下限”呢?
人与人的碰撞——《对撞实验室》
激光雷达能稳定感知算法未见过的异形障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