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距离概念要改变
在4g时通常使用cost231模型来计算路径损耗。这个模型准确性较差,与itu推荐的3d模型有近40db的差值。同时还要注意到itu模型中的距离d为3d空间距离,不是ue到基站之间的2d平面距离。也就是说,5g的链路预算不但要采用新模型,还得采用3d概念的新距离。
对于los场景itu uma-los路损偏小5db,对于nlos场景itu uma-nlos路损则偏大14db。所以路损与实际地物相关性很大,在应用中应当进行本地化校正。
二、站间距到底要多小?
如参照lte(上下行时隙配置ul1:dl3)早期的规划标准,即边缘速率ul=250kbps,dl=1mbps,小区平均速率ul=2mbps,dl=10mbps。设定5g的边缘速率是4g的10倍,5g的上行边缘速率是下行的10%。2.6ghz覆盖距离>500米,3.5ghz覆盖距离>400米。在现有d频段站点上进行共址建设基本可以满足设计目标。
三、室分是不是必须的?
穿透损耗与频段和阻挡物材质有关,一般的,频段越高穿透损耗越大,材质密度越大穿透损耗也越大。itu给出的穿透损耗与频段的关系如下图。
根据qualcomm的材料,与4g共址建设,下行边缘速率30mbps的要求下,站间距小于200米室外覆盖率可达99%,站间距小于250米室外覆盖率可达98%。但由于穿透损耗更大,室内覆盖率明显下降,对于重要楼宇不可避免需要增加室内覆盖系统。
四、2.6ghz比3.5ghz优势有多大?
根据itu-3d nlos路损模型,3.5ghz室外路损比2.6ghz平均要大2.58db,穿透损耗要高2.49db。这意味着什么?(1)如果站间距不变,仅室外覆盖一项就意味着,在相同覆盖能力下,基站和手机的发射功率要翻一倍。对于终端来说,26dbm已经被叫做高功率用户设备(hpue),显然已经难以再增加功率。对于基站来说,发射功率增加一倍就意味着设备总能耗要增加50-60%,这是一个相当不小的数字。(2)如果功率不变,站间距要减小15%,基站数要增加38%。
五、上行覆盖短板有多严重?
由于上行时隙数、流数和调制阶数低于下行,使得上行的容量约为下行的十分之一。即使设置上行的边缘速率为下行的10%,受限于终端的发射功率(最大不超过26dbm),上行覆盖大概是下行的60%左右。随着站间距的增大,上行覆盖短板问题越发突出(弱覆盖面积增加)。
在小站间距的情况下,往往存在los覆盖,上行覆盖短板相对不那么突出。在大站间距的情况下,密集城区多为nlos覆盖,上行短板问题则需要考虑解决。一般的,对于密集城区2.6ghz频段为300米,3.5ghz频段为250米。
六、站高到底多大合适?
3gpp根据不同场景给了相应的建议,其中25米和35米站高主要沿有现有的塔站和楼面站。而10米高的杆站则不受共享率的限制,将来可能成为各大运营商网络覆盖能力竞争的焦点。
七、sinr要不要很高?
现阶段的5g相比4g,单用户速率的提升主要来自载波带宽的增加(20m->100mhz),流数的增加(2流->4流)和调制阶数的提高(6阶->8阶),由此带来了10-15倍的速率提升。但4流的获得需要较高的sinr和相关性较低的多径环境。从下图可见,tm3的4流要求sinr>20db。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单用户的速率提升仅为10倍量级,采用massivemimo技术可以将小区级的容量提升进100倍量级。这得益于mu-mimo的充分利用,但随着用户数的增多(一般不超过天线阵子数的一半,即96个激活用户),上行干扰将急剧增加,上行短板问题将越发严重。或者说,5g一定程度上是通过牺牲上行单用户性能来获得小区级性能的提升。这也部分解释了为何上行短板被反复提及,并在业内持续探讨通过上下行解耦来解决上行覆盖(与边缘速率有关)不足的问题。
光学薄膜在线污点检测设备的主要检测范围说明
Molex 为紧凑设备研发 Wi-Fi 柔性天线系列
百度AI开发者大会:国产元宇宙是否已触手可及?
常用变压器的类型及用途
欧胜世界领先的电源管理解决方案被ZiiLABS选用
5G距离概念问题的探讨
UWB基站部署冶金厂方案
【新品发布】2路CAN FD转PCIe接口卡,TP1013全新上市
WAIC 2023 | 以数智化创新互联行业伙伴,跨界升维携手迈向净零未来
赛普拉斯蓝牙模块获Hexoskin智能衬衫内嵌采用
昔日王者回归之作,诺基亚 6到底值不值得买?
贯流风机无刷电机降低噪音方案
8脚语音芯片有什么特点?
配置子接口实现VLAN间通信的示例
射频识别技术毫秒内完成定位,误差小于1厘米
美的IOT智能家居_GX600洗碗机给你最好的选择
守护6%的熠熠闪光:拥抱数字技能,照亮更广阔的前方
BBC预测:哪些职业更可能被机器取代?
自动导引车(AGV)应用的相关安全使用规范
自动驾驶汽车时代:天线测量与模拟比任何时候都来得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