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电源的历史

说起电脑pc电源的发展,应该要从计算机业界最初的硬件巨头蓝色巨人ibm说起,上世纪90年代前的at或ps-ii电源就是由他们开创的。直到1995年intel制定的atx标准电源才正式登场,diy行业也是从那个时代开始兴起的。atx电源规范经历了atx 1.1、atx 2.0、atx 2.01、atx 2.02、atx 2.03和atx 12v等阶段。
at/ps-ⅱ电源(1995年以前) at时期的电源标准是由ibm开创的。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at或ps-ⅱ电源就已经诞生,技术也很成熟。但那个时代的at电源功率比较小,功能也比较单一,一般在130~220w之间,而输出电压也只有4组,+12v,-12v,+5v,-5v。同时电源也没有软开机功能,需要额外的开关来进行开关机的操作,相当于现在的直接拔掉电源的原理是一样的。
atx电源(1995年-1999年) atx时期的电源标准是由intel开创的,该电源功率有所提升,不过一般都在150w-280w之间,输出电压增加到了6组,+12v,-12v,+5v,-5v,+3.3v,+5vsb,ps-on,pg。它最大的改进在于增加了3.3v和+5vsb两路输出电压和一个ps-on信号。利用+5vsb和ps-on信号,就可以实现软件关机、键盘开机、网络远程唤醒等功能。
atx12v电源(2000年-至今) 由版本名字不难看出,atx12v电源是在atx基础上的延伸,加强12v电压的需求。同时通过下表我们了解到,随着cpu的升级,主板以及显卡的更新、电源也不断进行优化,从atx 12v v2.2开始,已经是我们近年来经常看见的一种规范,双路12v,一路cpu供电,一路外围设备供电。v2.3 以及v2.31的发布,我们也不难理解,目前电源在走一条高转换效率以及绿色环保的道路。因此也就不难理解现如今电源都在主推主动pfc设计、80plus认证等卖点。
最后来说说80plus认证吧。早在2002年,基于节能方面的考虑,pfc设计强制列为电源认证的必备标准。pfc分为主动式pfc设计和被动式pfc设计两种。相对于被动式pfc来说,主动式pfc拥有更高的转换效率,但是在电源的转换中依然有百分之三十左右是被白白浪费掉了。而80plus认证的方案最早于2003年开始实施,2007年被正式纳入到能源之星4.0标准规范中。到今天为止,80plus已成为公认的最严格的电源节能规范之一。

PCB板在smt钢网的排版方式
贸泽开售面向Sub-GHz IoT 应用的Silicon Labs EFR32FG23 Flex Gecko无线SoC
印度手机战白热化 本土厂商集体哑火 乐视手机败走印度
Gartner:09年ECB磁盘存储系统市场收入降8.6%
7种实例教你如何看懂电气照明平面图
电脑电源的历史
技术更新!尿液点亮LED
“网红”科大讯飞再一次强调人机耦合
射频控制家用电器的方法
超高频RFID电子标签的优点以及应用领域
应对新时代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维护化学镀铜溶液应注意哪些方面?
USB 4接口普及化拉开大幕,USB 4为何值得期待?
缩短与客户的距离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最牛爱普生AR眼镜,让你无论在哪都可随时看大片
IC芯片分类,芯片都有什么区别
【行家观点】智慧城市采用无线传输之新趋势,Wi-SUN为何备受期待
为什么OLED市场增长过缓?
既然ODR能控制管脚高低电平,为什么还需要BSRR寄存器呢?
光纤通信系统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