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pad neo14锐龙r7-6800h款与Intel i5 12500H款谁更能打?

thinkpad在轻薄高性能笔记本领域迈出了一大步。在过去thinkpad一直是保守派的形象,为了长续航低温低噪的商务办公体验,thinkpad的轻薄笔记本都采用了低压处理器。随着时代的进步,消费者对高性能轻薄本的需求日益剧增。特别是thinkpad粉丝都渴望有一台高性能且价格合理的轻薄笔记本出现。thinkpad neo14的出现就弥补了这一片空缺,实现了跨越式的进步。和大部分thinkpad机型一样,neo 14也有amd锐龙平台和intel酷睿平台,所以消费者也面临选择问题。本文就将从各方面探究两者的差异,为大家在选择产品时提供参考。
对 比 机 型:thinkpad neo 14集显版
对比基础规则:同价对比
对 比 款 型:锐龙r7-6800h款 vs intel i5 12500h款
先说价格和采购问题,这对消费者很重要:
thinkpad neo 14定位是高配置/价格比的“高性能商用本”,在拼多多上价格较实在,京东自营因为涉及增值税专票等因素,要贵不少。建议非单位采购选择拼多多的百亿补贴店面,有品质保险,提供增值税普票,可放心购买。单位采购,需要增值税专票,建议选择京东自营平台,或是联系联想商用经销商议价采购(可在淘宝搜索机型找到这些商用经销商)。
配置解读:
1)价格:r7-6800h款的拼多多价格小幅高于i5 12500h款型,但总体算是同价对比。
2)颜色:就目前了解到的情况,amd平台似乎只有黑色可选;而intel平台有深灰和黑色可选(所以英特尔款我们特意买了深灰色)。
3)功能:对比的两台机型中,amd款多一个人脸识别登录功能。不过intel平台可选vpro essentials(vpro基础版)款型,可进行远程控制和管理,对于企业应用和管理,以及特定环境的使用更有利。而我们的对比款型,intel平台的就是vpro essentials款,另外,两个平台的机型全都支持指纹识别。
4)接口:不同于某些机型amd款在配置上“减料”,thinkpad neo 14的a/i平台几乎所有周边配置都是相同的,比如摄像头都是fhd规格,都带有40gbps带宽的全能接口(amd款为usb4.0,intel款为thunderbolt4)。
5)无线网卡。intel款为已被证实稳定靠谱的intel ax211,而amd款则是rz616,即联发科的mt7922(据悉是amd和联发科的合作产品)。希望其稳定可靠性比之前的联发科无线网卡好。
综合来看,两个对比款型在周边配置的档次和功能上并未拉开差距,所以选择就主要在性能表现等因素上了。下面我们就重点比较一下性能层面等因素:
处理器功率释放对比:intel款上限高但波动范围大
锐龙r7-6800h款neo 14的处理器考机时爆发功率64w,但很快走低,第28秒就走低到52w,然后一直在52w~54w微幅波动,频率为稳定的全核4.05ghz,处理器内部温度在95℃左右保持稳定。
酷睿i5 12500h款neo 14的处理器功率释放情况则相对复杂:它的爆发功率高达80w,且在2分钟内保持较慢的速度缓降,在到达2分钟时,也能保持60w+;而后,继续缓降至50w,最终在50w~64w这个较大的范围内缓慢、往复波动(从左侧考机温度图的锯齿状可看到这一规律),而处理器频率较高值为p核3.8ghz、e核2.7ghz;处理器内部温度在88℃~100℃波动,大部分时候在93℃~96℃波动。
性能分析预测
了解了两款neo 14的处理器功率释放情况后,就能做简要的性能分析和预测了。
在笔记本端,12代酷睿平台的凶猛性能与核心数量更多和更高的功率释放紧密相关。但若把功率限定在一个较低的固定值上,制程更领先的锐龙6000平台往往就会更有优势。按照这个来分析,假设同样是50w的受限功率释放,r7-6800h应该是强过同样线程数量的i5 12500h的。
但这里又有变数:i5 12500h款的neo 14爆发功率更高,且持续时间较长。即便在稳定功率阶段,其功率上限也比r7-6800h高。这就让情况分析变得复杂了。
分析的具体细节就不赘述了,这里我们给出六点预判(注意只是预判):
●在短耗时应用上,包含基准测试,intel酷睿i5 12500h款或有相对明确优势;
●在中等耗时应用上,两个平台或各有胜负;
●在长耗时应用上,amd锐龙r7-6800h款或能在渲染类应用上占据优势;
●在如今流行的视频编辑类应用(me转码、pr剪辑、pr特效)上,i5 12500h款应该依然有一定优势;
●游戏虽不是这类商用本的主要应用诉求,但现在大家也会在休闲时玩玩游戏,搭载radeon 680m集显的r7-6800h款neo 14性能表现会更好;
●续航方面,r7-6800h款会更有优势。
性能实测:非游戏应用出乎意料:酷睿i5 12500h款近乎全胜;续航表现:差距比想象的小。
part1:cpu基准
先上两个大家熟悉的cpu基准测试,cpu-z和cinebench。
cpu-z基准性能,单核为626分和722分,i5 12500h领先多达15%!多核为6042分和6263分,i5 12500h领先幅度为4%!
基于三维建模渲染软件cinema 4d的基准测试软件cinebench,考验的是cpu的多核渲染能力。坦率说功率受限的情况下应该是r7-6800h优势更大,但i5 12500h款的爆发功率持续时间更长,所以r15、r20和r23这三个基准测试中,后两项反而获胜,最大领先幅度5%;考验几十秒短时爆发的r15虽然落后r7-6800h,但幅度仅为1%。
part2:cpu应用性能
既然前面做了三维渲染的基准测试,那么两款neo 14在实际的三维渲染应用中表现如何呢?直接请出cinebench的“真身”cinema 4d,它广泛应用在广告宣传、产品设计、动画设计和游戏场景的设计中。由于两台neo 14的处理器功率输出都比较高,所以也能胜任简单的建模和渲染应用。我们用它渲染2秒的汽车旋转动画(共计51帧画面),纯吃cpu部分的多核性能。
这是渲染过程截图。点击放大,大家可在右侧看到每帧画面的渲染耗时。
三维渲染和cpu频率关系密切,所以前面预测这类长耗时渲染应用是r7-6800h更具优势(线程数量相同,而频率更高)。结果让人意外:总耗时23分39秒对23分50秒,i5 12500h竟然以更低的频率在长耗时三维渲染应用中微幅胜出!当然,三维渲染也不是只有cinema 4d这一款应用。下面我们更换了测试软件,采用blender,它也是非常流行的建模和渲染软件,还可调用多种渲染引擎。这里依然采用cpu引擎,渲染官方提供的样张:
bmw汽车样张,渲染耗时相对较短,i5 12500h耗时4分1秒,r7-6800h耗时4分7秒,酷睿平台微幅胜出。
巴塞罗那馆样张,渲染耗时相对较长,i5 12500h耗时10分3秒;r7-6800h为9分43秒,终于微幅胜出。当然我们也要明确,thinkpad neo 14作为商用机,“第一要务”还是办公和日常应用。那么在这两个应用层面,cpu的表现谁好呢?这里,就必须要请出跨平台、跨系统的日常应用测试软件crossmark了:作为一款综合了轻量级的生产力应用(文档、表格等)、简单的创造性应用(设计和多媒体等)和反应能力的综合测试软件,crossmark有个特点是它只考验cpu性能,基本不涉及gpu性能。
crossmark的得分差异较大,由于酷睿款neo 14的爆发功率更高,加之intel对日常应用软件有多年的持续优化,所以领先幅度高达18%,优势明显。
小结:在cpu应用上,无论是日常应用,还是专业的渲染类应用(只要耗时不是太长),英特尔近乎全胜,且在日常应用层面优势幅度非常大。part3:结合gpu(集成显卡)的日常应用看到这里相信懂行的读者会说:现在无论是网页浏览、办公应用,还是多媒体播放,亦或是轻量级的图片处理等,都会用到显卡加速。纯粹看cpu性能,对锐龙r7-6800h平台不公平。所以,考虑到这个问题,接下来还测试结合gpu(集显)的日常应用,看看谁的表现好。根据既往经验:pcmark应用上,集显3d性能更强(这一点毫无疑问)的锐龙6000h平台会更有优势。
而作为“商用本测试”,这次更有针对性地引入了“pcmark10应用程序”测试。相对于pcmark10基准测试使用的并不常见的办公软件和浏览器,pcmark10应用程序测试直接以office三件套(word、excel、powerpoint)和最新的微软edge浏览器为测试对象,完完全全可以反映办公和日常应用性能——注意,这个测试是引入了gpu加速的,尤其是基于网页的多媒体应用,基本都是靠gpu加速。
这是pcmark10应用程序测试的过程截图,当前正在进行powerpoint测试。
测试结果:综合得分上,i5 12500h以2.2%的优势领先了r7-6800h,且即便是大量综合gpu应用的edge浏览器子项测试(里面涉及到在线视频播放和在线动画等),i5 12500h都胜过了r7-6800h!而结合gpu的日常应用还有一类,那就是ps照片/图片的特效处理,以及lr的照片批处理。我们采用了ul procyon的照片编辑来进行测试——它的测试对象就是ps和lr,且会使用了gpu加速。
测试结果再度出乎意料:尽管r7-6800h的radeon 680m集显相对于i5 12500h的iris xe集显更强,但在procyon的照片处理测试中,后者再度胜出,领先幅度为3%。而在part3的最后,再引入一类“时髦应用”的测试——ai图像。
这两三年,ai应用已快速进入各种应用领域,尤其是图像编辑领域,应用很广泛,如ps就有各种ai功能,智能选择和填充、一键换天、智能色彩等。我们的测试为ai图像放大与细节重塑——这在商业应用中已逐渐普及:大家往往会为图像精度达不到要求而苦恼,而通过gigapixel ai,就能利用ai算法进行最高6倍放大并重塑图像细节,满足高精度需求。对ai应用有所研究的朋友应该知道,intel很早就在推进ai应用的普及,gigapixel ai也是intel iris xe显卡平台的优势项目。当然,这两年amd也在奋起直追,与intel的差距已经不像两年前那样“天壤之别”了。
ai测试来自应用实例。将拍摄的产品评测fhd视频中的画面用到平面报纸上,但报纸的印刷精度高达300dpi,fhd@72dpi的视频画面在报纸上会显得很模糊,所以测试时用gigapixel ai 5.6.1将视频画面放大一倍,以满足大幅面印刷需求。这个环节,会同时调用处理器的cpu和gpu资源。虽然radeon 680m的3d性能更强,但在ai运算上和iris xe比依然有差距,总体耗时上,i5 12500h依然比r7-6800h快近一倍,享有绝对的优势。现在,可以给出准确地定论了:包括office办公、网页浏览、在线视频播放、ps图像特效处理、lr照片批处理在内的多种日常应用,以及新兴的ai图像应用,酷睿平台的确是更优选。
此外,测试还针对ai语音录入、视频会议中的语音降噪进行了应用测试,不过发现负载很轻,难以体现差异,难以量化,所以就不多呈现。
这是ai语音录入的对比,两个平台完全一样,连错误都一样,且资源占用率很低,看来这一应用和硬件平台的选择关联不大——至少如今的硬件性能下早已不是问题,更多是看ai引擎本身。
part4:视频编辑类应用
如今的视频时代,不光是年轻人喜欢做视频玩视频,各个行业,各种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也都有视频制作和编辑需求(内宣、外宣、市场宣传等都要),所以,视频编辑,也已是如今商用电脑的日常应用之一。而adobe主导的视频编辑类软件是全系支持gpu加速的(部分应用甚至是gpu主导计算)。
me(media encoder)视频转码,将4k@30fps的《烤鸭》转码为fhd@24fps。由于两款机型的处理器功率释放都不错,所以直接采用“仅mercury playback engine软件”方案,也就是cpu方案,效率最高(提示:尽管是cpu方案,但gpu和cpu都会较高负载的参与运算)。而i5 12500h比r7-6800h少耗时高达34%!
tips:如果选择opencl方案,gpu主导计算,a/i两款机型的耗时分别是2分24秒和2分21秒——intel款依然微幅胜出。
pr常见应用:视频剪辑(导出环节)。在功率释放充足的集显平台上,gpu主导的opencl方案是耗时更短的选择(无论锐龙还是酷睿都如此),且实际上,运算过程中,cpu部分也会参与。而在最终耗时方面,i5 12500h依然效率更高,比r7-6800h少耗时高达29%!
pr还有一类负载更高的应用:生成视频。这在宣传类视频中常见,比如,用一堆超清的美食图片(5k分辨率),用pr组合成一个带转场特效的美食宣传视频。这个应用的负载比单纯的视频镜头剪辑高不少,依然是选择opencl方案,由显卡主导计算更为高效。而在总体耗时上,得益于iris xe集显对视频编辑软件的良好支持,i5 12500h依然少耗费10%的时间。
小结:尽管这两三年amd锐龙平台在视频编辑类应用上效率提升明显,但intel平台依然保有明确的优势。
part5:续航测试
笔记本的续航和整机的配置及应用功耗紧密相关,而功耗,又与制程呈现“强关联”。因此,采用6nm制程的锐龙r7-6800h,功耗的确是比采用10nm制程的酷睿i5 12500h低。按照12代酷睿h平台8w~10w的常见闲置功耗(来自既往大量产品的测试数据,状态为:平衡电源模式、断网、较低屏幕亮度),本来预测搭载r7-6800h的thinkpad neo 14,相对i5 12500h款续航会长不少。不过,i5 12500h款neo 14的实际表现好于预期:在同样的50%屏幕亮度、60%音量下,用win11自带的《电影和电视》app播放720p mkv格式《lucy》,正片续航725分钟(12小时5分钟),而r7款为906分钟(15小时6分钟)。锐龙r7款的续航长3小时,幅度为25%,两者并未产生质的差异。而日常办公和网页应用,两者都可以很好地支持一天8小时+的轻量级使用。
分析了一下原因,联想显然对12代酷睿平台的闲置功耗进行了深度优化,i5 12500h款neo 14在50%屏幕亮度下,平台闲置功耗只有5.5w。
延伸阅读:游戏应用差异
在work at home/work from home,需要一机多能的大环境下,不少用户的办公电脑也可能就是娱乐电脑,而“娱乐”中,就有可能包含“游戏娱乐”。而功率释放较高,性能强劲的thinkpad neo 14集显款,也的确具备一定的游戏性能,所以这里就简要介绍一下两机玩游戏的情况。以往我们更多用3dmark timespy的分数来告诉大家不同显卡游戏3d性能差异。比如r7-6800h搭载的12核心radeon 680m集显得分在2350分以上,而i5 12500h的80eu iris xe得分在1550分左右。如果大家觉得这不好记,有个更简单的比较:
unigine valley是展现集显的游戏3d性能差异的不错测试工具,一般来说,80eu的iris xe可跑45fps左右,i5 12500h款neo 14的47.8fps已是同配置机型中的佼佼者。但与r7-6800h的12核心radeon 680m相比,依然有较大差异。而具体到游戏上,两者都能在2.2k分辨率@最高画质上畅玩《英雄联盟》。但r7-6800h款neo 14,还可通过降低分辨率和画质水平的方式,玩《cs:go》《坦克世界》甚至是《pubg》(俗称“吃鸡”)。只是由于是商用本,并未采用高刷屏,总体游戏体验也不会多出彩。这里就不赘述了。
采购建议:
总结上述测试能发现:在应用层面,除了游戏,i5 12500h款neo 14几乎全胜,包含日常办公、网页浏览和在线视频,图像、视频的编辑加工,以及ai应用等。续航方面锐龙r7-6800h款则更胜一筹。
thinkpad neo 14的i5和r7(集显款)于零售市场来说,算是“中等价位产品”;但对商用采购而言,虽然其价格较实在,但也算较高端的机型了,所以,选择时应该会考虑得更细致和周全,比如除了性能表现、续航,还会考虑其可靠性、稳定性等。如果单位采购thinkpad neo 14这种高性能高端机型,那么必然是在应用层面对性能有所求,而这时,intel的酷睿i5 12500h款显然是性能、应用表现更好的选择。而且,它的兼容性、可靠性、稳定性无疑会更好。
更进一步,如果是企业的“大宗采购”,且存在大量的异地、远程管理维护需求,那么vpro essentials功能款的酷睿平台neo 14显然是必然选择。如果单位采购时非常看重续航,则优选锐龙r7-6800h款——但这里有个矛盾点:通常特别看重续航的用户,对性能的需求是偏弱的。既然如此,似乎就没必要选neo 14这样的中高端机型了,便宜的入门商用本也有很多选择。
总体来说,thinkpad neo14是一款优秀的小屏幕高性能商务笔记本。不仅能满足商务办公,娱乐需求,而且在图形软件的运行方面也有相当好的表现。单办公使用,相较于搭载锐龙r7-6800h款电脑,搭载了intel的酷睿i5 12500h款的电脑在生产力方面表现颇为有益,是相当理想的生产工具!
声明:本文所有项目测试数据来源于电脑报


HMC1023LP5E 72 MHz双可编程低通滤波器
湿式煤气柜局部泄漏原因及处理方法
世俱杯收官 C罗获Alibaba YunOS Auto金球奖
小米6评价:在颜色上越走越远,在创新上越走越偏
三星电子晋升 214 名重要高管,半导体研究实验室负责人升任执行副总裁
thinkpad neo14锐龙r7-6800h款与Intel i5 12500H款谁更能打?
换厨房怎么选?越来越多用户选卡萨帝:9月年累增幅127%
电路设计的常见问题
智芯数据助力卡西欧街头文化电子表智能化 打开户外运动市场
电气维修方法论第一篇(摘自《电气维修方法论》序言)
物联网产业是如何分类的
什么是电平转换
esp8266如何破解wifi密码及详细步骤
工业轨式环网型1路Profibus-DP光端机的功能特点及应用分析
模电笔记-多级放大电路基础
变频器在片材挤出机的应用
医疗产业模式从治疗转向保健,便携医疗设备将大行其道
坚果Pro 2S:外观设计变化不大,搭载的是高通骁龙710处理器
双通道锁相环结构设计
超声波焊接机能焊接哪些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