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后基因组时代,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的分析对检测病原微生物和研究不同生理活动的机制至关重要。传统的生物检测方法存在耗时长、需要大型仪器等缺点,不能满足现场检测分析的需要。硅纳米线-场效应晶体管(sinw-fet)生物传感器具有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易于集成等优点,然而也存在一些瓶颈:过于敏感,环境因素如光、温度和ph值容易造成干扰;并且它们的性能均匀性往往需要提前校准;此外,其检测功能设备分散。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近日,军事科学院/国家生物防护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谢新武高工和徐新喜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李铁研究员及天津大学王灿教授合作开发了用于生物传感和分子相互作用分析的便携式集成微流控纳米检测系统。该成果以“a self-contained and integrated microfluidic nano-detection system for the biosensing and analysis of molecular interactions”为题,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期刊lab on a chip上,并入选为期刊封面文章。
该工作构建了一个基于sinw-fet生物传感器的完全独立集成的便携式微流控纳米自动检测系统,用于生物检测和分析。所有的分析过程包括液体样品输送、光学调制、恒温控制、信号放大和数据采集以及结果显示都是自动进行的,极大避免检测时的人为误差。在自动进样模式下分析各种类型的样品进行性能测试,该系统显示出良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信号精度也用一个商业的高精度电流表进行了验证(r²=0.9988)。使用典型气载致病微生物结核分枝杆菌样品验证了该系统用于生物检测的可行性,其检测限可达1.0fg/ml。此外利用该系统分析了抗体-蛋白质对的结合-解离过程,证明了该系统用于分子相互作用分析的潜力。
(a)纳米检测系统的实物图;(b)操作区的功能布局图;(c)液体系统样品输送模块;(d)检测系统的内部结构设计;(e)系统的传感信号放大、过滤和采集电路。
该系统集成度高、体积小、便于携带,未来有希望发展成为野外现场生物检测和分子相互作用分析的便携式设备,以实现环境检测、医学研究、食品和农业安全及军事医学等领域的前沿应用。
南京清湛研究院端出了人工智能发展“路线图”
化合物半导体开辟更多样化应用,可实现半导体突围
研华助客户快速建置能源管理系统
中国开始实施对美产进口车关税再加25%至60%
华为应用市场正式发布2020年度榜单
基于SiNW-FET生物传感器的完全独立集成的便携式微流控纳米自动检测系统
电视机的故障判断,维修要点和技巧
5·20世界计量日——“数字时代的计量”
日立车用锂离子电池亮相第11届北京车展
小米6最新消息:无法改变的现实?小米6首卖依旧限量!
健身房中再现黑科技产品,智能镜子带来非凡体验
独立modbus转profinet网关,加速数据同步
亚马逊正在就收购中国自动驾驶卡车初创企业途胜进行谈判
以太网网口自协商功能现象
安科瑞体育场馆用AAFD-DU型故障电弧探测器
关于RS422通信的干扰问题
如何给无线路由器加密
关于电力监控系统在综合加工厂房项目中的应用
iPhoneX中OLED屏幕容易烧屏,苹果表示不保修
Linux系统死机的软硬件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