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盒化解决方案将有助于国内5G小基站发挥更大的价值

距5g牌照发放已有两个月之久,5g网络建设已进入关键时期。由于5g频段相比低频段波长更短,随之穿透能力也会更弱,所以要想全面部署5g网络,就需要更多的接入点,因此,小基站便成了5g部署的重要一环。
目前,小基站已经大规模部署,预期小基站市场在5g时期将达千亿元以上规模。由此可见,随着5g到来,小基站的需求愈发凸显,而老牌设备商与众多新进入供应商之间的竞争也将愈发激烈。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有超20家企业能提供小基站产品,国内外研究小基站的厂商有华为、中兴、大唐移动、英特尔、爱立信、诺基亚、新华三、赛特斯、京信通信、佰才邦、创意信息、瑞斯康达等,虽然这些公司对于小基站的研究侧重不同,但都想在未来的小基站市场分一杯羹。
小基站“蓝海”已现,国内厂商纷纷布局 国外的小基站规模商用较早,国内同时期小基站的发展相对缓慢。业内专家表示,国内在小基站市场相对滞后的原因主要在于2g/3g/4g时期中国通信产业和国外差距较大,国内运营商/设备商为快速追赶国外的网络建设步伐,通常以覆盖较广的宏基站部署为主。而在5g时代,强大的市场号召力正在激发国内小基站企业的无限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立场的厂商在看待未来小基站市场竞争格局时的观点有所不同。从全球竞争格局来看,目前涉足小基站的有专业小基站提供商、主流电信设备厂商和odm厂商。据strategyanalytics无线通信领域高级分析师杨光分析,华为、中兴、爱立信等电信设备厂商在小基站市场投入较大且更强调“宏站+小站”的协同配合,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为运营商提供支持;传统的小基站厂商如京信通信、佰才邦将基于长期深耕形成的技术、客户和服务的巩固优势地位;部分天线、射频厂家也有望转型专注于提供小基站解决方案。
华为从2000年开始研发小基站,目前,华为的小基站产品分为两个大类,在室外,华为提供高度集成化的小蜂窝产品atomcell系列,方便站点公司和运营商开展站点众包合作,使得小蜂窝快速部署;在室内,华为提供lampsite,pico和service anchor解决方案,快速地实现室内深度覆盖,并通过能力开放平台,使应用开发商和运营商可开展应用众包合作,为业主提供丰富的企业应用,以增值小峰窝的网络价值。
中兴是中国最大的通信设备上市公司,中兴通讯小基站系列产品包括室外一体化micro站、室外pad rru、室内pico站、室内femto/nano站及室内qcell系列产品等。爱立信在小基站领域持续不断地进行研究,陆续推出室内点系统、室外街道站、室外新款微基站等。爱立信通过获得专利的创新点系统结构,用业界最小尺寸、最低功耗的室内小基站点系统来支持包括最简洁的poe供电加天花板明装在内的多种部署方式。从发展进程来看,国内小基站在技术和应用层面与欧美发达市场的差距逐步消除,未来有望在国内三大运营商推动下快速推广。
“白盒”小基站有望助力新厂商弯道超车 在这股热潮中,5g白盒化基站受到业界高度关注,运营商纷纷致力于白盒化基站探索。中国移动联合联想、英特尔等打造业界首个4g/5g o-ran双模云化白盒小站方案,希望企业也可利用开源化的白盒小基站与传统设备商搏击小基站市场。对此,杨光表示,白盒化产品的出现将刺激小基站市场,使得更多新兴的小厂商冒出来,导致市场竞争格局发生变数,同时可能会对大厂商未来的策略有所影响。
中国电信联合英特尔、新华三共同推出5g白盒小基站,希望白盒小基站可以做到bbu的白盒化与rru的白盒化。bbu白盒化是基于通用服务器的基带处理,引入软硬件解耦,使得it厂商能够加入其中,实现硬件通用化;rru的白盒化通过在设备商间共享硬件设计实现关键器件选型的近似统一,降低小基站市场门槛,提高系统灵活度。
可见,运营商的网络变革正从核心网向接入网蔓延,通过基站白盒化,运营商正在改变以往无线接入网领域软硬件一体化、紧耦合的模式,向“智能、开放、开源”的方向前进。白盒化有利于运营商降低5g网络建设成本,更重要的是,网络因此变得更加智能,快速灵活响应业务需求。
虽然国内的小基站研究起步较晚,但是开放式的无线接入网架构o-ran,以及白盒化的解决方案,将为新厂商进入小基站创造机遇。笔者相信,在国内各大厂商的支持下,国内的5g小基站将发挥更大的价值。

磁环编码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正式开始 商汤科技汤晓鸥有话要说
电容在ESD测试整改中的妙用
台湾惠特科技宣布已成为三家中国LED设备制造商的供应商
工频电机和变频电机的区别及优缺点
白盒化解决方案将有助于国内5G小基站发挥更大的价值
辐射场Plenoxels的感知数据集详解
拆个大家伙,Surface Studio 2+ 商用版官方维修指南
嵌入式硬件开发工程师需要学会哪些基础技能
嵌入式Linux开发工程师必备知识
功率放大器的有哪些类型详细说明
NVIDIA即将发布全新AI技术及产品 加速计算机图形领域最新进展
浅谈开尔文四线法测试及测试夹具设计
单片机开发过程学习C语言指针知识
印刷电路板PCB的软硬结合设计有哪些好处
基于LM3524的低电流升压转换器电路
数字货币基金管理平台BFDChain介绍
罗贤龙:混合云时代,云光协同价值凸显
如何制作一个没有永磁铁的电动机?
连接电线的替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