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华为p20系列的升级机型p30系列将在巴黎掀开盖头,目前价格、具体卖点配置还未揭晓,但可以肯定的是,p30系列将搭载麒麟980芯片。
按照华为手机芯片的发布节奏,p系列之后,将更新芯片,并在主打商务的mate系列首发,时间跨度上领先骁龙8系列大概半年时间。
靠着这半年的领先优势,华为手机打造出差异化优势,并成功站稳5000元高端手机市场。可以说,华为今天能有向三星手机挑战的实力,背后离不开麒麟芯片的铺垫。
更为重要的是,目前国产手机中只有华为能够自行设计芯片。在把沙子变成芯片的过程中,离不开科技的魔法。
那么,问题来了,麒麟芯片里有多少华为自研的科技魔法?
1、内核授权就是买芯片图纸?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麒麟芯片的内部架构。
以麒麟980为例,芯片集成的主要部件有cpu、gpu(俗称显卡)、isp(处理拍照数据)、npu(人工智能引擎)和基带(负责通信)。
根据官方资料,isp是华为自研,npu是华为和寒武纪公司合作的成果,但根据寒武纪的官方资料,npu是寒武纪的成果,华为有人参与,可能是明确需求,并对集成到麒麟芯片内做调整,比如晶体管数量、功耗和芯片内总线连接等。总之,npu可算作双方合作研发。
至于cpu(cortex-a76)和gpu(mali-g76)则是华为向arm公司购买的授权,包括指令集授权和内核授权。
讲到这里,需要展开说一下内核授权(ip核)。
内核授权有个形象的说法:买芯片图纸。
一般芯片设计公司能从arm公司买到三种“芯片图纸”:软核、固核和硬核。
为了便于解释说明,我们和再普通不过的盖房子做个粗浅的类比,软核相当于楼房的设计图纸,包括大楼的设计理念,有几个单元,每单元有几户、几部电梯、每户房间大小等,至于具体用什么建筑材料、多少钢筋,这里是不包括的。
感觉靠这还建不起大楼(芯片),想要详细点的?arm还准备了固核。
2、高通骁龙810为何被称为火龙?
固核相当于大楼的效果渲染图,可以看出房子建成后的样子,户型如何,墙壁是什么颜色,已经能看出房子建成后的大概样子了。但是,从arm公司买到这样的图纸,依然不能保证你建出合格的楼房(cpu或gpu),因为即使告诉了你户型信息、墙壁是什么颜色,但墙壁要多厚,承重墙怎么用钢筋等,还得靠你自己想办法。
而且芯片设计比建楼房风险大的地方在于,芯片设计出一点问题,几十亿就打了水漂,楼房掉个墙皮,甚至户型缩水,用户最多拉拉横幅,不影响开发商赚钱。房地产开发商是国内最有前途的职业真不是浪得虚名的。
团队实力有限,买到固核也设计不出芯片?体贴的arm还准备了“硬核”。
硬核是真的硬,它像大楼施工图,详细到房间管线怎么走,楼梯、柱子、墙壁用什么材料,具体的尺寸等,全部画的清清楚楚,只要建筑施工队(台积电)按图纸施工,就一定能造出合格的房子(芯片),是否住着舒服则另说,高通骁龙810因为采用arm big.little架构的公版样式,发热太厉害,被称为火龙。
3、arm三种ip核授权的差别在哪儿?
可以看出,软核、固核和硬核,设计的完成度是由低到高,对芯片设计公司的要求也是从高到低,而发挥的空间也是从高到低:软核发挥的空间最大,硬核发挥的空间最小(毕竟台积电拿着图纸就可以施工,又懒又没实力,可以不用修改)。
买arm硬核的芯片设计公司,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使用arm公版架构。这种情况下,芯片设计公司对外宣传必须带上arm公司的品牌:cpu的品牌是cortex-axx(xx代表两位阿拉伯数字,第一个数字表示架构是第几代,第二个表示架构微调),gpu则是mali-gxx(xx含义同上)。
说完三种ip核授权的差别,接下来判定苹果、高通、华为、三星和联发科的芯片设计处于那个层次。
4、猜一猜,苹果、高通、华为、三星和联发科,谁的设计实力比较强大?
苹果a系列芯片的gpu,苹果以往买的是第三方公司imagination的核,现在自研(据说已经完成),cpu则是在乔布斯时代就向arm公司购买指令集授权,还可能购买了软核,然后自行堆料。
高通骁龙芯片的gpu属于自研,设计团队收购自amd的移动显卡部门(看着智能手机像洪流一样汹涌发展,估计amd现在肠子都悔青了),cpu有自己的品牌名 “kryo”,在宣传中高通强调深度定制,并透露采用的是arm的核:“骁龙855的cpu的大核是基于cortex-a76。”这句话就大有深意,“深度定制”+“基于”表明高通是向arm买的“固核”(大楼效果图),arm按照高通的要求对固核做了适当修改(深度定制),但固核的主要部分仍是cortex-a,这和苹果在arm的软核上放飞自我、疯狂堆料差别还是很大的。
华为的麒麟980的cpu也是购买arm的固核,注意官宣用词是“based cpu”,说明对“效果图”(固核)也做了调整,这个调整的幅度应该有限,否则也会像高通宣传自有cpu品牌。
因此,综合来说,芯片设计水平从高到低依次是苹果、高通和华为,三星、联发科大概是购买的arm的硬核(可直接生产),我猜测改动最少。
有没有既自己设计架构(ip核),又自己生产的芯片公司呢?答案是有的,英特尔、amd(芯片生产现在已外包给台积电),这些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牌玩家,苹果、高通、三星等是上世纪90年代的芯片设计公司,如果还是英特尔那套设计、生产一手包办,恐怕活不过十年。说到底,这是专业分工的结果,不展开了。
5、再猜一猜,arm的“芯片图纸”起步价是多少?
从这里可以看出,芯片是一个生态产业,后来者只能在老前辈建立的生态圈里打拼谋生,现在没有谁能完完全全从0开始建立自己的生态,所以苹果有钱,也得向arm买ip核,高通专利再多,同样也要向arm定制cpu。因此,华为购买arm的cpu和gpu的ip授权也算常规操作。
arm的授权ip核分为三种,相应地授权费也有好几档,最贵的是硬核。想想也可以理解,硬核的设计已经完备到可交付工厂,设计公司要做的是将其和基带、isp等集成到一起,因此arm收费高也能理解。
法国芯片创业公司greenwave 使用arm架构缴纳的授权费是1500万美元,考虑到初创公司还达不到买软核自行改设计、堆料的水平,因此这1500万美元基本就是固核或硬核的起步价,芯片出厂后,arm再按一定比例抽取版税。
6、都是购买arm授权,为何高通、华为、三星、联发科设计出的芯片却像4个妈生的?
说完arm的ip授权,再来说说麒麟芯片的基带,这就关系到浓眉大眼的高通。
麒麟的基带是全网通,兼容2g、3g、4g网络,未来会兼容5g。高通的cdma通信技术是3g标准,在4g标准上占有优势,5g标准是占主导地位。因此麒麟基带上的通信技术不可避免要与高通发生交集,这部分的专利授权费也不便宜。
根据高通公布的最新消息,华为和高通谈好,每季度向高通支付1.5亿美元专利授权费,相当于1年缴纳6亿美元“高通税”。
总之,在麒麟芯片中,华为的自研技术在cpu、gpu上比例最低,npu有一部分,基带有一部分,isp大概是全部自研。另外,对一家无晶圆芯片设计公司来说,如何将cpu、gpu、基带等芯片集成到一起,并写入代码使之协调高效工作,也是需要做大量工作的,这些工作也是芯片设计公司的核心技术,毕竟arm公司卖了内核给你,但并没有打保票说集成到soc中一定能跑起来。这也是为什么高通、华为、三星、联发科都向arm买ip授权,设计出的soc芯片却像4个妈生的,好像和arm没什么血脉联系。
设计实力和经验不足,导致买了内核却流片失败的例子,在芯片业不算新鲜。
小米澎湃s2据说就是因为团队设计经验和实力不足,三次流片失败,流片费高达1500万美元,结果澎湃s2至今出不了片。
模块电源的散热应对措施
工业物联网的边缘节点安全性
振动筛有哪些种类
双层PCB连接器提供了什么
落实以网格为驱动的协同支撑体系
ARM三种IP核授权的差别在哪儿?
绿色工业环保减排,智慧垃圾焚烧发电站
安装在地下车库的一氧化碳报警器 泄露检测精准
如何有效管理云计算成本?
音箱分频器怎么接线_音箱分频器接线图解
Home键生命力顽强!传新iPad将取消但依然能用?
智能机器人视觉传感器的技术原理
功率因数表的使用及相序测量
配电室智能辅助一体化监控系统
阜时科技将逐步建立3D人脸识别技术的新生态与新格局
大功率LED心情灯的设计制作
华为终端云服务究竟好在哪里?
不戴眼镜医生看“3D”做手术
MLPerf世界纪录技术分享:优化卷积合并算法提升Resnet50推理性能
2018年自动驾驶与5G进度如何 中国无人车何时能够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