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
将于2023年9月6日-9月8日
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新馆)隆重召开
/虹科诚邀您前来6号馆6b21展位观展/
cioe中国光博会作为极具规模及影响力的光电产业综合性展会,以“汇聚全球光电科技推动国际商贸繁荣”为主题,覆盖信息通信、精密光学、摄像头技术及应用、激光、红外、紫外、智能传感、新型显示等版块,并着力光电行业和下游九大应用领域之间打造集商贸洽谈、国际交流及品牌展示为一体的专业交流平台。
虹科光电事业部诚邀您前来参会!届时我们将为您带来虹科最新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包括高功率uvled紫外光源、低成本oct成像方案、太赫兹notus无损检测系统、迷你短波红外相机、虹科可调宽带白光光源hk tml等,我们期待您的莅临!
展会时间:2023年9月6日-9月8日
展会地点: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新馆)
虹科展位:6号馆 6b21展位
product
虹科展品概览
01
虹科ale/3高功率uvled紫外光源
虹科ale/3是代替以往的放电灯的高输出、高稳定的led光源装置,先进的uvled光引擎最多可内置5种led,可输出或定制多个波长(365nm,385nm,405nm,435nm),最高可达到15w输出,易于集成到新的和现有设置中,是适应未来需求且具备显著所有权成本优势的无汞光源。
虹科ale/3 uvled光源可适用于半导体制造(曝光机、先进封装投影***、晶圆边缘曝光、光掩模检查等)、质量保证和检查(ndt)
02
oct成像系统
虹科提供的lumedica谱域oct成像系统高度集成、专利设计、低成本的架构,使教学科研人员,创新研发人员,工厂测试人员和医疗工作者都能够利用oct的强大的扫描成像能力。
这一oct成像系统可以以微米级分辨率进行毫米级穿透扫描成像,已应用于陶瓷,手机屏,透明塑料等物体的工业质量检测,还可以集成到激光焊接系统中实时监测熔深,此外,也可应用于牙齿、视网膜等生物组织医学成像分析。
03
太赫兹notus无损检测系统
虹科提供的 notus 无损检测系统,是市场上唯一能够有效检测风电涡轮机的叶片涂层内部缺陷的无损检测工具。
notus 系统的原理为太赫兹时域技术,反射式、无接触、非电离辐射的检测方式不会对叶片涂层造成任何可能的损伤,开发的专业软件可以实现厚度与粘附性检测,具体包括涂层厚度检测、吸附控制、磨砂缺陷检测、孔隙检测、空洞缺陷检测与气泡检测,从而对涂层的内部损伤实现快速的评估与检测。
notus 系统可以对任何涂层结构和任何风车叶片的涂层进行深入表征,适用于任何基材:复合材料(碳或玻璃)和金属(钢、铝、钛、镁等)。它是市场上第一款能够量化涂层间粘附性的无损检测工具,能够预测可能的缺陷,从而防止已安装的涡轮风车的停机和叶片更换,还可以应用于船舶与航空航天领域的零部件生产检测与部件维护等。
04
beyonsense迷你短波红外相机
beyonsense 是世界上第一台能兼容智能手机的锗基短波红外相机,具有同样400-1700nm宽光谱响应的同时比传统的的铟镓砷短波红外相机轻巧5倍,省电10倍,便宜10倍!
beyonsense短波红外相机可以通过手机热点连接控制成像拍摄,可以应用于近红外到短波红外成像的各种工业领域,如半导体检测,太阳能光伏板检测,红外激光观测,物质鉴别与分拣等。
05
虹科可调宽带白光光源hk tml
虹科tml可调宽带白光光源是一种新型的创新可调光源,可提供400-700nm范围的输出光调谐,包含led光源和灵活的波长选择器,具有紧凑的尺寸、全自动软件控制、宽中心波长范围、高光谱分辨率和高带外消光等性能优势。
hk tml的光谱范围可通过快速简便的软件控制进行调整,具有 7500 k 的色温,可提供高达 2w 的可见输出功率,由自定制的控制板闭环操作,提高低功率波动和高稳定性。
美多湖南站签约365单,X6M左烤右蒸款语音集成灶持续火爆
华为手环3Pro评测 虽主打运动和健康但在其他方面也毫不吝啬
将同步信号添加到标清视频信号的通道设计方案
仿生眼技术:失明患者的福音
中国广电已成功打通 5G VoNR 高清通话
虹科诚邀您参加9月6日-8日深圳第24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
土壤重金属测定仪的简单介绍
串行口转PS 2鼠标转接器
对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应该是怎样理解的
华为重磅机型P10曝光,超高颜值,徕卡双摄
TQ-11全系统热试车成功,国内唯一的多喷管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
移远通信联合产业中坚力量共同发起倡议,推动5G RedCap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
福禄克2680A/2686A数据采集器的功能特点分析
LTE前台测试及无线参数解析
Genesis(倍捷连接器):在连接器分销领域,我们不一样
LOTO示波器实测晶振
大数据时代来临 李彦宏称未来的百度将是人工智能公司
概述EMC、EMI、ESD评审的要点
锰酸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的区别
企业如何接受AI赋能,在AI新时代可以快人一步地获取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