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京报
记者:梁辰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有望成为半导体行业最具话语权的人。
英伟达计划从软银手中收购arm,出价400亿美元打破了半导体产业的交易纪录。这将使得英伟达成为横跨服务器、pc、消费电子和智能手机等多个重要领域的关键角色。
过去几年,英伟达在外界的形象日渐丰富。从面向游戏玩家提供gpu芯片扩展,到增强人工智能算力,再到驱动自动驾驶汽车等。凭借在一系列热门领域的投入,英伟达的市值已飙升至3210亿美元,超过了英特尔的2127亿美元。尽管英伟达最近一个财年的营收只有109.2亿美元,而英特尔多达719.7亿美元。但后者在先进制程上的迷失,给了英伟达反超的机会。
黄仁勋的自信还来自于上一笔69亿美元巨款收购mellanox。2019年对这家以色列公司的收购,不仅一举击败了同样参与竞购的英特尔,还帮助英伟达奠定了在云计算市场的新机会,拉高了经过数月重创的英伟达股价。
黄仁勋曾在当时一场采访中表示,其很少做交易,而是通过建立新的业务的方式拓展。但对眼下这笔交易却格外重视,并对媒体表示“真的是一辈子只有一次的机会”。他认为英伟达现有的ip(知识产权)在全球只能触达有限的客户,而有了arm,则能“触及多得多的市场和客户”。不仅如此,英伟达相信当下仅仅制造一个芯片已经不够了,而是需要一个生态系统。
不过,黄仁勋仍需要扫清监管障碍,同时面对竞争对手的潜在反对,甚至还有arm联合创始人的反对。
被收购方联合创始人:救救arm
就在英伟达披露收购arm的计划时,arm联合创始人hermann hasuer抢先发声反对。他在一封名为“救救arm”的公开信中呼吁,希望英国首相可以阻止英伟达的交易。他担心因英伟达的收购而破坏arm的中立,因为其超过500多名客户中有诸多英伟达的竞争对手。hermann hasuer还表示,这笔收购也使得其将受制于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
激进的hermann hasuer为此专门搭建了一个网站“savearm.co.uk”,并以此来希望业内联署其对英国首相的请求。为了强调这一重要性。hermann hasuer甚至使用了“主权”的概念,表示国家经济主权同样重要,这笔交易相当于“把英国最强大的贸易武器交给美国,将使英国成为美国的附庸国”。
除了上述两个理由,hermann hasuer还提出担心英伟达会削减arm在英国的员工,并将决策和大量工作机会转移到美国。他曾在acorn computers工作,参与了arm的分拆独立。不过,1997年起,他扮演的角色更多是风险投资者,并未在arm任职。arm官网的高管名单中也并没有hermann hasuer。
hermann hasuer虽然也给出了英伟达收购需要满足的条件,包括保证工作岗位、不会在获得ip(知识产权)时享有优待、英国从ofac获得豁免不受限制等。但他更倾向于让arm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令英国政府成为重要股东。
收购仍面临多国监管审批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6年,软银以320亿美元收购arm时,hermann hasuer就提出反对。只不过由于软银并非一家芯片公司,也没有改变arm中立的定位。这笔交易很快就获得了各国政府的批准,3个月内就完成了。但是眼下,根据英伟达的披露,这笔收购仍需要英国、中国、欧盟和美国监管的批准,预计将在18个月内完成。这一预估是参考了当时对mellanox的收购,其在2019年3月宣布消息,但直到2020年4月中国政府才有条件批准了这笔交易。
最近两天,英伟达的高管被询问最多的就是关于这笔交易的进展。北京时间9月15日晚,英伟达还为此专门召开了线上会议。在这次会议上,这家公司提出了知识产权和所有权两个概念。英伟达认为arm的知识产权在英国剑桥创立并发展,其将会继续在英国投资,保持arm的总部设在英国,而对于所有权其认为arm将属于一家美国公司,而不是一家日本公司。
在说服政府审批上,英伟达仍有障碍。9月11日,英国工党明确表态这笔收购案不符合公共利益,并以此批评执政的保守党。英国政府发言人回应称,政府正密切关注收购案,如果收购可能对英国构成威胁,将启动进一步调查。媒体报道称,如果以国家安全为由启动调查,那么这个审查可能长达数月。
目前,虽然英国政府并未直接对英伟达作出要求,黄仁勋已在公开信中作出一定的承诺,而且计划在剑桥打造一个世界级的人工智能研究中心。
但从外界来看,由于国际宏观环境,英伟达在中国面临的挑战将更大。中国厂商设计的系统级芯片95%都是基于arm的指令集,这包括华为海思等主流芯片厂商。对arm而言,中国也是不可或缺的市场,其已累计超过150家客户,出货量超过10亿片,贡献了总销售额的20%。
因没有批准而导致交易失败已有先例。2018年,高通曾希望以440亿美元的历史纪录价格收购荷兰半导体公司恩智浦,但因为中国监管机构未对此表态,在最后一刻停止了交易,并支付了20亿美元的“分手费”。不过,黄仁勋仍乐观表示对得到中国监管机构批准有信心。
对手担忧英伟达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目前来看,最大的反对者可能来自半导体行业,依据是arm长期商业地位的存在。arm并不生产芯片,但通过ip授权的模式获得收益。高通、苹果、三星和华为等拥有自身芯片能力的厂商都是基于arm指令集为基础进行设计,而arm的技术不只是应用于手机,也应用在物联网、边缘计算和自动驾驶等领域。
为了消除arm客户的疑惑,黄仁勋表示会继续保持开源和中立性。不过,他也表示将基于英伟达的gpu和人工智能技术扩展arm的ip授权组合。这也是多数受访分析师所推测的,英伟达想要掌握行业标准的话语权。
2019年,英伟达宣布开源深度学习推理引擎tensorrt,后者为在英伟达 gpu 上运行的语音、视频等 app 提供更低的延迟、更高的吞吐量。但是这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gartner分析师盛陵海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收购arm后,有望帮助英伟达将其自身的人工智能技术做成标准,应用有望更加广泛。
这一模式并不新鲜。英伟达曾游说高等学校开设相关课程,赞助研究所和创业公司,希望它们可以一路支持gpu的发展。英伟达甚至提供测试版本的gpu给大型公司的科学家使用。这种积极的态度打动了硅谷工程师们,后者更加积极地使用英伟达的产品。2012年,人工智能研究者们发现cpu难以满足深度神经网络多层级特点的计算要求后,开始选择英伟达gpu方案进行人工智能的模型训练。
这个技术转向推动了2014年前后一批人工智能公司开始寻找gpu领域的专家,帮助其将已有的研发从cpu迁移至gpu。英伟达则借此机会实现业务的高速增长。2017财年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56%,人工智能相关业务是背后的助推器,gpu的收入同比增长59%,而数据中心各业务增长了2.5倍以上。
也是从这时候开始,英伟达的业务重心开始不只在终端,而是伸向云端,而这与arm的扩展路径吻合。目前,谷歌、亚马逊、高通和华为等厂商也都开始推出基于arm的服务器。
英伟达与arm在这一领域的合作早就开始。2019年8月,英伟达宣布其加速计算平台cuda将支持arm架构。因此,对于这笔收购,英伟达迫切渴望弥补其在cpu的欠缺。虽然大多数服务器使用gpu进行计算的加速,但英特尔x86架构的cpu仍是更广泛服务器的选择。英伟达的高层们早就意识到了完整的平台解决方案的价值,也是能进一步提升其在云计算数据中心领域竞争的关键。
但这也是其他arm阵营芯片厂商所担忧的,英伟达的角色将在“运动员”之外,增加“裁判员”的角色。多位受访业内人士表示,risc-v将成为另一个选择。与arm一样,risc-v也是一种精简指令集架构,但不同的是其由一个非盈利基金会支持。
在中美贸易不稳定的大背景下,risc-v成为多个中国芯片厂商的选择之一。2018年9月,中芯控股、上海赛昉科技、北京君正、兆易创新、紫光展锐、晶晨半导体等多家机构发起的risc-v产业联盟成立。2019年5月,由risc-v与linux两大基金会合作在中国多地举办了研讨会对risc-v进行路演,推动产业化进程。小米旗下的长江产业基金曾投资了一家基于risc-v的芯片公司,阿里巴巴也推出了这一架构的半导体产品。
尽管如此,一位科技初创孵化机构相关负责人仍然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相对于arm而言,risc-v目前的短板是参与的玩家并不多,生态不健全。ip基本需要公司自己开发或者相互授权,所以对参与者的技术要求较高。值得注意的是,英伟达也是risc-v的支持者之一,黄仁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会继续开发risc-v,并将利用后者开发的cpu和控制器部署在大型芯片上。
电动执行器的结构原理和常见故障分析
Leader打造专业级运动空调:运动时空调放心吹
这款造型奇特,与众不同的哈弗M6将于本月正式上市
golang orm库xorm的使用和项目结构
食品药品检测仪器的检测项目有哪些
英伟达官黄仁勋有望成为半导体行业最具话语权的人
科学家研制出在人体内运送药物的微型机器人
在太阳穴上测量体温的红外传感智能温度计
内置SolarMagic电源优化器芯片组的太阳能光伏组件
论SRAM型FPGA软核Microblaze抗单粒子加固的方法
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迎来新一波高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快速融合势在必行
深度:智能汽车-嵌入式系统的软件架构设计!
关于透雾技术的分析的介绍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将在2020年对数字资产进行检查
VSS/虚拟演播室系统,如何构建iSCSI磁盘阵列
常见的激光雷达SLAM算法有哪些?
ADI推出战术级10自由度MEMS IMU-ADIS16488
3D打印机OEM厂商WAS推出全新生产型FDM系统
学会Linux添加自定义系统调用
物联网思维怎样去看待灾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