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贸易战加速推动韩国电池产业脱日计划

在韩国、中国、日本争夺电池市场的背景下,各国企业纷纷独立生产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分离膜等核心原料,韩国电池材料业已开始刮起脱日风潮。
据《朝鲜日报》报道,业界相关人士表示,若继续依赖日本原料,发生出口限制等状况时,整个业界就可能陷入困境,和过去相比,韩国的电池原料质量、生产能力,都已经改善许多。
lg化学上个月公布第2季度财报时表示,电池两极材料中,内部自产20%,另外80%则向日本、中国以及其他韩国国内合作伙伴订购,计划在3~4年后将国产比例提升至5成。
lg化学于上个月决定,在2024年前投资5000亿韩元,在庆尚北道的龟尾市设立生产工厂,该工厂预计每年能生产6万吨两极材料,相当于50万台电动车用电池的份量。
而另一家韩国电池大厂浦项化学,上个月起全罗南道栗村产业园区的第1期生产设备竣工,约能生产6000吨的两极材料。该工厂面积为16万5203平方米,相当于20个足球场。
明年3月,第2期生产设备也竣工后,该工厂约可年产3万吨的两极材料。未来浦项化学将随着市场状况调整产量,该工厂一年的产量最多能扩大至8万吨。与此同时,浦项化学也启动龟尾市的两极材料工厂,年产量可达9000吨。浦项化学预期,两极材料市场规模,将从去年91亿美元成长至2025年的296亿美元。
另一方面,sk innovation子公司sk ie technology也在忠清北道曾坪郡建设锂离子分离膜工厂,在12、13号机组设备竣工后,10月将开始投入生产。值得注意的是,sk ie technology是继日本旭化成后,湿式分离膜称产力位居全球第2名,年产量达5.3亿平方米,之后计划在中国常州、波兰西里西亚省投资设厂。
韩国东和集团(dongwha)则以收购的方式增加产量,本月14日以1179亿韩元收购电解液制造公司panax etec股份90%。panax etec的工厂遍布韩国、马来西亚、中国,年产量达2万3000吨。
东和化学事业总管李时俊(音译)表示,在电解液制造领域中,panax etec拥有韩国最高的研发技术,和日本没有技术合作关系更是一大优点。
市调机构sne research分析,锂电池源自日本,电池产业对日本的依赖性依然不容忽略,目前lg化学正在减少日亚化学两极材料的比重,而浦项化学原本就拥有负极材料事业,对日本依赖度不高。

量子计算新进展:国产操作系统本源司南诞生
有了线路板的支持,传感器先进到什么程度?
基于区块链技术开发的养猫游戏Cryptokitties加密猫介绍
Q1中国平板市场同比增长达38%,苹果华为荣耀三足鼎立
MOS管和IGBT管的定义及辨别
日韩贸易战加速推动韩国电池产业脱日计划
科技推动社会 智能改善生活 2019亚洲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8月广州举行
聚氨酯密封件材料的发展与应用
关于微电网应用方案的全方位解读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四大定位技术介绍
Pickering Interfaces最近扩展了他们的PXI故障注入开关产品系列
光伏离网系统为什么要配备储能磷酸铁锂电池
你知道linux的工作队列?
Facebook今天证实它正在开发一颗名为“Athena”的新互联网卫星
霍尼韦尔新技术用于生产塑料关键原料_ADI启动Catalyst项目并投资
什么是ipv6 ipv4与ipv6的区别
ST45W USB PD评估版的性能及参数
“双碳”背景下,医院如何节能降耗建设绿色医院
IEC 61980不同EV充电模式介绍
怎么扩展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IO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