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自举式驱动电路原理

最近在公司碰到mos驱动芯片损坏的问题,啃了一些资料后还算搞明白了点东西,来分享一些其中的基本原理吧。
应用于电机控制的mos电路基本上都是桥式逆变拓扑,而目前有很多专门应用于这种场景的驱动芯片,基本上把最关键的的驱动控制结构集成在了内部,我们只要根据它推荐的外围电路来搭建就可以很完善的应用。
电路原理:
如上图 q1,q2作为上下管工作时只能有一个管子导通,同时导通会造成电源直接到地短路直接炸管。vs连接负载,电压是浮动的,当下管导通时,vs被拉到gnd,也可以为负压vn;当上管导通时,vs被拉到直流源主电压。
驱动mos管完全导通的电压在15v左右,即mos管的gs之间要保持15v左右的稳定压差。既然vs端是浮动的,那么q1的栅极电压也应该叠加在vs上随着vs的变化而变化,让vgs的压差始终稳定,这样才能正常驱动上mos管。如何保持这个压差呢,那就需要靠自举电容cboot和自举二极管dboot。
电路分析:
当下管q2导通,自举电容通过自举二极管,被供电电压vdd瞬间充电。
当驱动上管q1导通时,驱动芯片内部的结构如下图,是也是一组上下mos管控制输出驱动,通过导通内部上mos,自举电容通过其给外部上管驱动gs供电,关断时内部下mos导通,使得驱动外部的mos管gs寄生电容有放电的路径,从而达到快速关断的目的。(电阻rboot作用是充电周期内限流,二极管dboot作用是在上管完全导通的时候,防止电容通过供电回路放电)。
整个电路的基本原理就是这样,但也会有两个问题:
1.自举电容进行初始化启动和充电受限的问题
启动时,在某些条件下,自举二极管可能处于反偏,上管q1的导通时间不足,自举电容不能保持所需要的电荷,从而使驱动能力不足。如图所示,在vdc到自举电阻之间串联一个启动电阻rstart,在上电时对自举电阻充电,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2. vs端产生的负压问题
上管断开的时候,我们的负载电机线圈会产生感应电动势,线圈中的电流会阻止电流的降低,于是瞬间切换到下管的体二极管上续流。由于寄生电感ls1,ls2的的存在,vs会感应出负压,这个值vs=-ls*di/dt,幅值的大小取决于寄生电感ls。
如果vs幅值过大,又会产生三个问题
①自举电容过压;cboot的压降等于vdd-vs,vs为负压,相当于负压越大,电容两端承受的压差越大。
②当这个负压超过驱动芯片的极限电压,芯片也会损坏。
③上管q1的vgs=vg-vs,因为此时上管关断,所以vg=0,也就代表着vgs的幅值等于vs的绝对值,当这个值超过mos管的门限阈值电压,上管就会导通,这时上下管同时导通,管子就会炸裂。
解决方案
①在自举二极管前面的限流电阻,取值不能太大,一般取5-10ω,用来限制自举电容的充电电流,防止充电时电流过大损坏,同时可缓解vs端负压造成的影响。自举电容也可以并联一个稳压二极管,防止mos管产生的浪涌电流造成损坏,同时让电容两端电压更稳定。
②在下管q2的ds之间可以并联一个低压降的肖特基二极管。当上管关断时,vs产生的负压就会被钳位,一般管压降为0.7v。vs负压也就被限制在-0.7v。
总结:
1.由于上管的开启需要自举电容对其放电,为了保证上端的正常开关,需要调节pwm,给自举电容预留一段充电时间。
2.自举电容取值一般以无感或低感的电容为好,另外pcb布局上充放电回路要尽量短,减少走线的寄生电管,避免产生lc振荡。
3.自举二极管dboot一般考虑导通电流和反向耐压值。自举二极管用于自举电容的充电,当上管开启时,它承受着mos管漏极相等的电压,所以二极管反向承受电压要大于供电电压。如果vs为负压,反向耐压则>vp+负压 的电压之和。一般选用反向耐压和反向恢复时间性能都较好的快恢复二极管。


传音控股初战告捷 担任需发展智能机市场
解析无线传感网和物联网中的通信网络技术
openEuler资源利用率提升之道:虚拟机混部介绍与功耗管理技术
苹果新iPad/iPad Pro/iPad Air2大对比:你要买哪款?
如何为一线员工匹配更合适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MOS自举式驱动电路原理
MTK8788 安卓智能模块 安卓核心板方案定制
IP地址是什么,IP地址的分类有哪些
雷军看好!曾经的旗舰小米note雄风犹存,吊打8848足矣!
大疆无人机PK小米无人机 看最终产品定胜负
如何解决物联网设备遇到勒索软件攻击?
美国海军陆战队选择 Safran Optics 1公司的光电监视传感器
使用NVIDIA Riva构建语音支持的人工智能虚拟助手
智能化战争打响 我国安防行业已开始转型升级
驾驭狼的速度,泰克与忱芯强强联手解决宽禁带半导体测试难题
VPN风险持续增长
中国消费者的乐观程度高 电动汽车在中国仍有市场
LoRa是怎么来的呢?
压力传感器的防腐技巧
扔纸飞机前哈一口气的作用和飞机原理有关系吗歼15总设计师权威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