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分频电路在频率合成、光纤通信、无线通信等系统中有着广泛应用。在高速通讯系统中, 当数据传输速率达到或超过10gb/s时,传统的实现方法是采用双极性硅、gaas、inp等工艺 实现,但由于其较高的电压和电流,其功耗也相对较大。随着cmos工艺向深亚微米发展, 其低功耗、高集成度、低价位、高性能的优势使cmos工艺日益成为业界主流工艺,提高cmos 工艺分频器的工作速度,成为设计的一个热点[3]。高速分频电路一般有三种电路结构:基于 tff(toggle flip-flip) 的分频器,注入锁定分频器和再生分频器。注入锁定分频器输出时 钟稳定,用于对输出时钟要求较高的场合,利用注入锁定分频系统可以实线非常高速的分频 设计[4],但这种分频器一般锁定范围很窄,且结构复杂,功耗偏大;再生分频器在高频时具 有更高的锁定范围,但需要使用很多无源器件,占用芯片面积很大,且不利于电路匹配。
基于tff的cmos分频电路主要有以下几种:源极耦合逻辑(scfl)电路,通常,超高速 分频器采用scfl逻辑实现的居多[5],这种结构逻辑可以工作在输入信号摆幅比较低的情况 下,因此电路速度较快,但这种结构层次较多,不适合低电源电压下的超高速分频器设计; 针对scfl在低电源电压下存在的问题,文献[5]提出了伪差分逻辑电路,这样低电源电压下 电压分配的问题得到了缓解,但是需要完全互补的时钟信号来确保锁存器的正常工作,在高 速通信中,电路的测试条件很难满足;文献[6]根据负载电阻是锁存器速度的一个关键因素 提出了差动动态负载逻辑电路结构,电源电压1.8v时,采用标准0.25μm cmos工艺,最高工 作频率超过16ghz,功耗约为3mw,由此看出,动态负载确实可以提高电路速度,输出信号幅 度也足够大,但是差分时钟信号的相同直流偏置不易选择,有文献提出采用不同的直流偏置,但都会引入其它的问题;提出了单时钟信号控制的动态锁存逻辑结构,有效解决了 直流偏置问题,本文采取此结构实现了超高速分频,并且给出了具体分析设计过程。
1. 分频电路原理与设计
基于tff的分频器一般使用电流模式逻辑(cml),可获得很大的工作频率范围,且通常由 两个相同的互相耦合的锁存器构成,图1给出了分频器的结构,由两个cml d锁存器组成。锁 存器2的输出反馈至锁存器1的输入,当时钟为低电平时,锁存器1工作在采样模式,锁存器2 工作在锁存模式;时钟为高时,锁存器1工作在锁存模式,锁存器2工作在采样模式。因此, d触发器输出数据变化发生在时钟变化边沿,且每两个时钟周期,数据只发生一次跳变,从 而实现了二分频。
图2为动态cml d锁存器电路结构,采样部分由mn0、mn1、mn2组成,mn3、mn4组成 的正反馈锁存逻辑电平。电路具有以下特点:
采用pmos 作为动态负载,可实现不同负载的有效控制,在dff 的采样状态,pmos 负载 晶体管工作在线性区,其打开电阻非常小,较小的rc 时间常数使得nmos 对(mn1,mn2)能够 以较快的速度感应d / d 输入数据的变化,正反馈连接的nmos 对(mn3,mn4)进一步加速状态 的转换;维持状态,pmos 负载晶体管关断,产生较大的rc 延时,正反馈连接的nmos 对 (mn3,mn4)保持dff 的输出数据。
电路由单时钟控制,时钟分别加在pmos 管的栅极和nmos 管的源极,通过使用共栅极组 态,输入时钟信号ck 的直流偏置可以同时对pmos 负载和nmos 开关进行优化。这个技术能 使锁存器工作在更高的频率上。同时共栅连接的nmos(mn0)允许其稳定的工作在较低的电源 电压下[6],适当调节,可达到零阈值电压。
开关管mn0 的导通和关断是锁存器工作在采样和保持模式的条件,因此要使锁存器正常 工作,mn0 不能始终导通。这样,比之于一直导通的电流源,该锁存器的功耗明显降低。
2.设计过程
2.1 d 锁存器延时分析
2.2 d 锁存器具体设计步骤
首先,根据所要求的参数,如速度、摆幅、电压、电流、负载等等确定电路具体结构, 本文中根据速度和功耗的要求,以及前面对各结构的分析,采用动态负载结构。
其次,根据所采用的工艺,提取所需要的晶体管基本参数,根据(2)、(3)式,当输 入信号速度达到10gb/s,结合需要达到的参数要求,选择合适的便置电流is。
第三,进行静态工作点分析,ck 输入为低电平时,mn0 导通,同时mp1、mp2 工作 在线性区;而ck 为高时,mn0 关断,mp1 和mp2 工作在截止区;可得到:
由式(6)、(7)可确定ck 的直流工作范围,而式(4)、(5)可确定偏置电压的大小范围。 第四,根据以上计算的静态电流和电压偏置等数值,结合提取的工艺参数,估算各晶 体管的宽长比。
第五,在静态工作点正确的情况下,将锁存器接成分频器结构,并进行瞬态分析,使 分频器自由振荡,测算分频器自由振荡时的输出频率,如果要求分频器正常工作时输入的时 钟频率为f,则认为分频器自由振荡的输出频率为f/2 最佳。
静态工作点需要根据系统的实际情况,通过仿真进行调整,而重复以上第二到第五步 骤的过程。此外,锁存器中决定其工作速度的因素有:q 、q 两节点的电容,输出电压摆幅 和充、放电电流。为提高电路速度,电路设过程中要尽量减小q 、q 两节点的电容,增大充、 放电电流,而对输出电压摆幅的要求要从两方面考虑,输出电压摆幅过大,充、放电过程持续时间会增加,输出电压摆幅过小,则无法驱动后续电路。因此,要合理设计输出电压摆幅。
3 仿真结果
本文采用smic 0.18um 1p6m cmos 工艺,使用cadence 公司的spectre 仿真器,对电 路进行了各种情况仿真。本文对分频电路在室温下对不同的工艺角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显 示,在typical nmos 和typical pmos 下,分频器最高可以工作在13.5ghz,在快nmos 和快pmos 下,分频器可以达到14ghz 以上频率。10ghz 时钟下的输入输出信号波形如图 4 所示,其中,vin1为输入时钟信号,out 为输出信号。调试参数为:vclk-=0v,vclk+=1.5v, t=100ps, vbias=1.2v. wmp1、wmp2=5.5u,wmn1、wmn2=4.4u,wmn3、wmn4=2.2u,wmn0=16u, l=0.18u。
图4 波形中可以看出,信号在两级锁存器间传递时,由于信号的突变,而引起毛刺,在 信号输出端加上缓冲电路,可以淹没这种影响,其波形输出如图5 所示,由图可知分频器很 好实现了两路正交输出信号,正确实现了二分频,输出摆幅也满足设计要求。
表1 给出本文中电路功耗所用电路功耗。可以看出,本文电路设计功耗相对 较低。
4 结论
本文采用smic 0.18um 1p6m cmos 工艺,单时钟信号控制的动态锁存逻辑结构,在 电源电压为1.8 v 的情况下,仿真实现了一个10 ghz(可工作频率范围为1~13.5 ghz)、功 耗仅为3.1 mw 的分频器。该电路结构简单、功耗低,可用于光纤通讯、雷达、测量等系统 中,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采用VL020真空焊接设备解决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的焊接质量问题
pcb板设计中最关键的几个地方
物联网C3SD技术架构的结构与关键技术的研究介绍
采用高度集成的SupraTV 160系列处理器设计电视机顶盒
PNNL新电解液配方 使电池使用寿命翻7倍
基于TFF的CMOS技术实现超高速分频的设计
深度学习主流部署框架及路线图
车联网技术用到了哪些关键的技术
骁龙710才是性价比较高的选择
2012上半年中国半导体产业同比仅增长7.5%
爱芯元智发布第三代智能视觉芯片AX650N,为智慧生活赋能
视频会议系统设计方案(一)
视觉的机制
为什么绿光LED照明灯特别适用于瑕疵检测
精位科技成功入选“普华永道中国X成都新经济企业创新加速营”
半导体射频电源市场现状分析
5G联接和AI打造智慧网络,Zain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
window10怎么恢复出厂设置在哪
聊天机器人发展或将面临的三大障碍:获取用户信任和理解最难
视觉传感器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