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对于个性化健康监测、远程疾病管理以及实时生理数据收集的需求日益增加,促进了可穿戴以及植入式相关的生物电子的快速发展。通过采用先进的加工制造方案,可以实现新型材料与复杂结构的可控制备。其中,三维打印,也称增材制造,作为一种新兴的制造技术,为下一代生物电子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为了更为全面的展示现阶段三维打印生物电子的最新发展,加州理工学院高伟教授课题组针对直写式三维打印方案,聚焦于该领域中快速发展迭代的方法、材料以及应用,展示了通过三维打印制造的各种生物电子器件,包括可穿戴生物传感器(聚焦于物理信号、化学信号以及电生理信号的采集、可穿戴能量器件(能量采集设备和能量存储设备、多模态集成化微系统)、可植入电子设备(生理信号监测和可控电刺激、以及软体机器人等),并进一步讨论了直写式三维打印生物电子在个性化医疗健康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及应用前景。
该综述以“direct-ink-writing 3d-printed bioelectronics”题为,发表在materials today期刊上,并受到杂志亮点报道。该综述第一作者为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后roland tay与宋宇,通讯作者为加州理工学院医学工程系助理教授高伟。
图1 直写式三维打印概述
图2 用于直写式三维打印生物电子的功能化材料
图3 基于三维打印的可穿戴多模态生物电子系统
图4 基于三维打印的可植入生物电子器件
该领域下一阶段的发展趋势将是构建系统级全兼容的三维打印集成系统,通过进一步简化加工工艺以整合更多设备,实现大规模批量化生产和商业化运营的最终目标。因此,一方面需要加强定制化多功能油墨材料的研究以开发可扩展的设计结构,并完善打印前后过程中材料的兼容性,另一方面要确保三维打印生物电子的可重复性,已满足临床应用转化的要求,这也取决于定制化油墨制备存储过程中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显然,三维打印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展现出了令人兴奋的机遇,通过新型油墨的拓宽来增强器件的功能,并通过可控的高精度、多喷嘴打印方式,构建更为复杂的多模态集成系统。最终,具有高灵敏度理化传感功能的面向皮肤界面的可穿戴生物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各类生物标志物,以实现持续非侵入的健康监测,配合可穿戴能量采集和存储模块实现长时间稳定可靠工作,最终将采集得到的信息与机器学习算法和数据分析相结合,实现健康状况的个性化预测,并提供更为高效准确的远程医疗干预。
今日看点丨消息称苹果放弃自主研发 5G 调制解调器芯片;郭明錤:玻塑混合镜头将成为新趋势 华为P70 Art将采
广和通入选中国移动5G物联网开放实验室首批优选产品名录
借助全新 Alveo X3 系列加速您的电子交易策略
iPod Shuffle的内部构造
2021年雷士照明发力教育照明
直写式三维打印生物电子研究进展综述
中国的宽带建设应该从何入手?重点解决哪些关键问题?
“东数西算”:IDC区域格局将如何重构?
【中国之声】2023中国量子计算产业联盟大会在安徽合肥开幕
英飞凌新推出的160V MOTIX™三相栅极驱动器IC集成了电源管理单元、电流感应放大器和过流保护功能
关于锂电池安全问题的详细分析
霸气侧漏的丰田霸道改装芬朗汽车音响
基于DSP芯片TMS320LF2407A和EPM570T100C5N实现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易云系统可在设备参数列表高级版功能模块中通过表格形式汇总、展示
单相电子式电能表ADL200 可编程 液晶显示 复费率电能统计
传统企业转型路上,供应链开启全新模式加速创新
PK传统诊断法,ADI峰值和起始点检测算法更加可靠!
从通信历史看区块链是怎样的
SPI总线协议的通信原理解析
清华大学重磅消息:全球首颗!我国芯片领域取得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