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ofweek)
提到可穿戴设备,多数人第一印象就是各种智能手环。早在2014年,主打“健身”系列的可穿戴设备骤然兴起,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泛滥街头。戴上这样智能化的设备,仿佛自己就是新时代的弄潮儿,健康、时尚、前卫全在手腕上展现,整个人活力倍增。然而,这股热潮没多久就消停了,绝大多数智能穿戴设备都被束之高阁。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不好用。
原先的可穿戴设备不好用,大抵有这么几种情况:不够智能、功能鸡肋、价格高昂、穿戴不适、监测失准、续航不足等等。可笔者认为,导致用户黏性差的最根本原因,是当年可穿戴设备定位“跑偏了”,不是人们的刚需。而现在,人口老龄化加剧,对智能、便携、精准的医疗设备需求越来越强烈,可穿戴设备才算是迎来新春天。从健身过度到医疗,从兴趣过渡到刚需,从伪智能过渡到硬核科技,医用可穿戴设备的崛起是可以预见的。
近两年,医用可穿戴设备市场发展迅猛,2015年市场体量刚过12亿,到2018年已经增长至71亿,增幅达6倍之多。据专家预测,在2020年,国内医用可穿戴设备将突破122亿元。5年间10倍增长,找对了路的可穿戴设备前景一片大好。
为什么入局医疗,可穿戴设备就是“找对路”呢?毫无疑问,许多慢病管理、孕期监测是离不开医用可穿戴设备的。慢病患者需要长时间观察病情,视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如果安排专人看护,这需要耗费医务人员很多精力,且无法最大化医疗资源配置。因此,用可穿戴设备实时监测,可以帮助医务人员节省时间和精力,患者行动自由度也更高。而孕妇多行动不便,做一趟检查相对麻烦,且伴随一定风险,所以使用可穿戴设备监测各项身体指数,安全又放心。另外,在一些重大疾病生命水平的实时监测上,医用可穿戴设备也是刚需。
不仅如此,互联网、物联网的高速发展,数据的互通互联,利用率大增,也是医用可穿戴设备乘势而起的契机。新型穿戴式医疗设备成为政府的一大发展战略,许多有利政策的颁布,都为医用可穿戴设备铺平了道路。
现在医用可穿戴设备市场上大抵呈现两种商业模式,一种是2b模式,一种是2c模式。走2b模式的公司,需要具备医疗器械证,可以携手大型三甲医院合作研发可穿戴设备,建立数据连接。患者过往的检查报告会收录在云端,医院可以直接调用查看,无需再次检查,节省了时间的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在一些增值服务中,公司可以与院方和其他医疗领域企业合作,在预约、保险、配药、体检等方面为患者提供服务。
在这种模式下,需要考虑的是智能硬件的技术优势、医疗渠道的优势,以及大量付费用户进入医保的问题。而走2c模式的,则胜在互联网优势,适合非医疗专业背景的创业者。一般是在互联网平台上直接2c销售给用户,提供健康咨询服务,可以与春雨医生、平安好医生等移动医疗平台合作,或者使用ai人工智能进行用户问题解答。该模式灵活度高,不仅可以和保险、药物、体检等医疗领域相关企业合作,还可以开发电商平台,连接美容机构、健身房、餐饮等品牌,进行多领域整合销售。
如果说“健身系”可穿戴设备买的是对健康生活的向往,那么“医疗系”可穿戴设备买的就是实实在在的健康保障。照此趋势发展,未来医用可穿戴设备还会有更多可能,实现更多帮助人们提升健康水平、保障生命安全的功能。
AURIX™ TC3xx NVM是非易失性存储器学习笔记
最佳开源模型刷新多项SOTA,首次超越Mixtral Instruct!「开源版GPT-4」家族迎来大爆发
测力传感器的工作流程
防水透气膜和隔汽膜的比较,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中立格林发布新款传感器模块_应用于空气质量监测仪
智能手环在医用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应用
机器人如何扩展物联网的应用范围
一种安全智能无人机库房高效全面实现
超强防干扰USB电缆设计过程
新智能型土壤检测仪的技术参数
tvs二极管选型与二极管电路分析
A-10战机GAU-8机炮有多强?酒瓶差不多的子弹将坦克打成筛子
Infineon IRS2982多种开关电源(SMPS)解决方案
瑞萨电子推出能处理多个摄像头图像数据的全新RZ/V2MA器件
薄壁件切削加工中几个方面的正确选择
iPhone8加入脸部识别和虹膜识别 苹果占高端机市场第一
基于GR47模块的车辆定位监控系统移动终端设计
DC电源模块的电阻或电位器对输出电压的调节
理想二极管的应用实例及主要规格
R&S TS7810测试系统主要面向汽车胎压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