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病患为中心的医疗服务 远程医疗可望于台湾落地

据内政部统计,***已于2018年4月时老年人口突破14%,正式走入了高龄社会;老年人口的增加,随之而来的便是慢性病比例也将提升,这一类的病症需要固定时间回诊,但是对于老人家而言,每次都要到医院看病相当不方便,若是能透过科技的力量将两端结合起来,势必有其需求性。
随著相关法规的修改,以及科技技术的到位,大多数人认为利用远距医疗作为医疗团队与病患间沟通桥梁的时机已来临;举凡计算机断层摄影(ct)、核磁共振成像(mri),或是x光片等影像信息,都受惠于传输技术的突破,都可轻易地传递给医生查看。
法规修改 远距医疗应用场域扩大
过去,为了改善山地、离岛、偏远地区的医疗资源不足问题,政府仅开放这些地区的患者,得以使用通话的方式获得远距医疗服务。但随著国内慢性病患的增加,远距医疗的需求渐渐地受到大众的重视。
因此卫生福利部已于5月11日时,发布了「通讯诊察治疗办法」,放宽远距医疗的照护对象,以及其服务模式。卫福部认为,远距医疗应用场域广,不仅可克服地理障碍,亦成为未来提升照护效率与照护持续性的重要工具。
「就医疗的立场而言,导入远距医疗服务本来就是必须的。」彰化基督教医院医疗长谢明家认为,透过科技的介入,即可让未来的慢性病照顾系统得以做到连续、完整性。
过去的慢性病患照护,都是要求患者每3个月回诊一次,但是每次的回诊真正看到医生的时间仅有5分钟,而与卫教师会谈时间也只有5分钟;换句话说,一位慢性病患等了3个月的时间,只被医疗团队照顾了10分钟,而剩下将近有99.5%的时间病患必须要自我照顾。
「等待有时可能是一种残害。」谢明家解释,就过去的医疗情境而言,若是没有透过科技的介入,有一些病患即便身体不舒适,也要忍耐到三个月的回诊时间才愿意就诊,一开始的小病痛一拖就成了大问题;而透过远距医疗,未来病患在家中若是有任何的疑问或是不舒适之处,都可以透过远距医疗平台直接与医护团队沟通。
除了慢性病患的照护得以连续外,远距医疗对于出院病患的追踪也将是一大重点;事实上,病患出院后14日是一大观察指标;卫福部即指出,病患若完成治疗后(出院)14日内再次住院,表示医院对住院病人照护可能需再加强,或病人出院后未能遵循医嘱,做好自我健康照护,或是其它原因导致病情不稳定就医。医疗团队若是能透过远距医疗来掌控病患出院后的追踪,或许可大幅降低患者的再入院率。
再者,撇除急重症病患不说,一般民众在进行每年例行的健康检查后,即便出现了几个红字也不曾在乎过;谢明家表示,这是因为在健康检查过后,并没有医疗团队提供这一类亚健康民众进行后续追踪与支持;若是站在预防医学的角度上而言,远距医疗也可进一步地促进亚健康民众的身体健康。

人工智能时代,分销商如何帮助改变世界?
tda2822m中文资料汇总(tda2822m引脚图及参数_内部结构及应用电路)
智能魔镜,将是智能家居市场下一个角逐点!
确认温湿度试验条件的注意事项
苹果最新技术曝光,或将采用潜望镜摄像头
以病患为中心的医疗服务 远程医疗可望于台湾落地
汽车电动化发展不可逆转 中国纯电动车市场竞争的战火被点燃
360N5S、OPPOR11最新消息:360N5S首发骁龙660将在5月举行发布会,OPPOR11发布会延后至6月!能否扭转乾坤?
软件工程师怎样为自己的未来定位
CAN总线协议是什么?CAN总线协议有哪些?CAN总线协议知识分析
关于自力式压力调节阀配件的详细介绍
100米滚动码遥控发射机原理
新型纳米材料,可使老鼠看到近红外光,未来或将被应用于人类夜视
龙芯3A6000能否比肩英特尔10代处理器?
USB Type-C接口的三个优点和引脚定义
隐私计算已成为保护数据安全的关键工具
人工智能是不分国界的 美国不可能将中国拒之门外
Parker派克防爆电机应用及优势
电压跟随器的作用?如何进行准确的AD采样呢?
Synaptics全新汽车触摸控制器具备近距离感测和压力感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