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从光束角是否能精准满足应用场景需求
我们可以从设计师的角度来看看。比如需要重点展示某件衣服,需要的是重点光,那么如果光束角过大,只有基础照明,没有重点照明,很明显就会缺乏视觉吸引力,达不到聚焦的效果,当然这时候妥妥的就用射灯,但同时也要关注光束角。
举个例子,一般情况下,10°角的光像极了舞台追光,集中而强烈。相比,24°的光束角没那么聚焦,具备一定的视觉冲击力。而38°的光束角照射范围较大,更适合基础照明。所以,在相同功率、相同投射角度和距离下,如果想要重点照明,更倾向于用24°光束角。
当然具体需要采用多大的光束角,需要根据灯具的功率、投射角度、距离以及被照物的大小而定,那么你想要评估的灯具是否能精准地实现你想要的角度,这会是采购灯具时考量的因素之一。
02
从照度、眩光、副光斑的角度评估
在商业照明中,为什么某些照明方式会让顾客感到不舒服?或者无法正确地展现商品拥有的特性?这其中就与照度和眩光相关。
商业场所中,控制基础照度与重点照度比值,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效果。而这其中就需要精准的控光技术,目前最常用的控光方法是cob+透镜+反射。
led发展初期,最常用的控光方法就是利用散光板,这类方法的优点是效率高,但是糟糕的是,几乎无法控制光线的方向,并且还会产生眩光。所以这种方法,严格意义上,都不能算真正实现了精准控光。后来,业界开始使用大透镜折射方式来实现,优点是开始可以控光束角及方向,但却存在利用率低的问题,而且窄光束设计难度高,此外眩光依然存在。
后来又出现了进阶方法,利用反光杯来对cob led进行控光,这个方式的设计较为成熟,但是缺点仍然是光线利用率低,并且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副光斑。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理想的cob led控光方式诞生了:透镜加反射器。既控制了光束方向,又提高了利用率,还降低了眩光,关键是解决了副光斑问题。
所以从灯具的光学设计方法中,至少采用透镜加反射器的方式,能达到较好的出光效果。目前比较优秀的方案是通过tir+菲涅尔透镜的方式,能够做出漂亮的光型,完美的光线利用,出光效率高达90%。
03
从光学器件的材质、耐温性、透光率和耐候性观察
单从透镜角度看,目前市场主流材料是pmma(亚克力),可塑性好,透光率高(3mm厚度时93%以上),就特别适合诸如商业照明这类对光品质要求比较高的场所。
深圳重磅发文!为传感器装上鸿蒙系统,剑指这个万亿市场!
WiMi-net微网高通如何选择CPU处理器
什么是寿命试验_高加速寿命试验是什么意思
Ecovacs推出无线窗口清理机器人--WinbotX,做到了真正摆脱线缆的束缚
使用ROS与Movelt实现myCobot 280运动轨迹规划和控制
如何通过光学角度考量灯具的好坏
轧钢棒材测径仪实用价值高
迈进5G时代:机会来了
紫光展锐计划明年推出5G芯片产品
体感试衣镜ar和ai在生活中的运用
张家港将围绕新基建积极布局,为经济发展打造“新引擎”
NSAT-1200射频组件自动测试系统的应用和使用步骤
为什么电容器会带电荷?
安森美半导体越来越重视和拥抱互联网带来的数字经济创新
平安普惠正式推出全球信贷领域首个AI视频面审机器人
硕盟TYPE C转HDMI+VGA+USB3.0+PD3.0
地表水湖水在线多参数水质监测系统介绍
奔驰“数字灯光” 自动投射交通标识提高行车安全系数
基于ARM和Linux通用工控平台设计与实现
2.1声道(卫星通信/低音)扬声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