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MCU的市场战术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在不同地域、不同战争阶段和不同战斗规模的情况下,战术的运用也各不相同。根据时机、实力等不同情况,灵活运用和变换战术,对夺取战斗胜利具有重要意义。而对在市场已经驰骋多年的mcu来说,当时间进入2019年,应该做出哪些新的战术选择呢?毕竟mcu增势强劲,不仅销售额在2022年将达到近239亿美元,出货量更将以11.1%的复合年增长率增至约438亿片。
全面竞争
对于mcu厂商来说,除了在芯片本身的集成度、成本、功耗、安全层面不断进化,打造一个广阔的产品系列平台外,还需要从多重维度来推进,应对层出不穷的应用需求。
意法半导体(st)中国区微控制器事业部市场及应用总监曹锦东指出,随着应用的深入,mcu需更多的合作伙伴在硬件、软件层面助力落地,因而需构建广泛的生态系统。此外,还需要关注垂直应用。如今的应用比过去更为复杂,从以往“可能只注重控制”,到现在不仅要注重控制,还需从接入、数据、安全等层面全面考量。
或许mcu进化到现在,已跳脱出芯片性价比的赛道。“mcu的三分之一是芯片,要做出来;三分之一是生态,要把生态做好,才能用起来;三分之一是例程与方案,才能卖出去。” 灵动微电子董事长兼ceo吴忠洁从系统的角度解读说。
要用起来就涉及开发生态,而mcu的开发模式也在生变。“mcu是为碎片化的万物而生的,这决定了传统的mcu主流应用开发采用mcu厂商生产mcu、应用开发者根据其应用对象同时开发mcu硬件和软件的作坊模式。” 业内专家唐晓泉认为,“但随着aiot通过互联使碎片万物兼有智能,mcu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载体,将演变成为基于中间件的应用开发模式。”
唐晓泉解释说,在aiot应用中,一方面iot和ai的理论、算法非常专业,需要专业团队来实现;另一方面它是aiot时代的共有技术。这为aiot中间件提供了存在的条件,而aiot中间件又能降低mcu 的aiot应用的开发门槛,成为促进aiot发展的原动力。同时aiot中间件势必对mcu提出更高的需求,这又促进了mcu的发展。
此外,吴忠洁判断,未来mcu是在云平台上直接开发,开发生态都转到云上,因而厂商要配合重要的云平台公司,以应用为终极目标开发,最终是形成方案。
aiot时代的变局
mcu虽然在嵌入式系统大行其道,但随着边缘计算大行其道,端侧智能化对mcu的性能、速度、安全、多接口、兼容各种协议以及软件平台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这就需要“软硬兼顾”。“一是处理器硬件层面,要求更高的处理能力、更多的安全组件、多种连接能力以及更低功耗;二是在软件层面,操作系统从任务调度发展为iot os平台,软件复杂度大幅增加,需要平台级软件及工具;三是在生态系统层面,各种云服务公司进入嵌入式系统生态圈,并且与算法公司、纯软件公司合作增多。” 恩智浦半导体微控制器事业部系统工程总监王朋朋认为。
既然要算力与算法都要兼顾,那么“硬”层面要考量使用更先进的模型结构、优化底层代码、利用异构计算单元等,“软”层面要在代码移植性、软件兼容性上做好开发工具的配合等,找到适合的应用,再找到适合的算法,或开发集成ai ip的mcu不失为方向。
而回顾mcu的发展史,基本上就是将分立协处理器不断集成的历史。因而,唐晓泉也判断,ai肯定也要走同样的路数,当技术、市场成熟时,ai ip就有可能整合到mcu中,最终实现量变到质变。
国产mcu的变化
在mcu的江湖中,国内mcu还未占据c位。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嵌入式系统分会副理事长何小庆曾分析说,国内厂商占据的主流市场还停留在8位mcu,占比50%左右。16/32位mcu占比分别为20%左右,即多集中在低端,中高端仍是瑞萨、nxp、ti、st、英飞凌等的“地盘”。在mcu基础核心技术方面,仍应在超低功耗、无线、高精度模拟和存储技术发力。
而国内mcu厂商的最大短板或还在于生态。对于获得arm内核授权的国产mcu企业来说,arm多年打造的生态环境是一个很好的跳板,但是,如何打造出差异化?如何让功能日趋复杂的mcu更易于开发?据悉多数国产mcu企业还停留在开发板、烧写器和基础固件库上,而在ide、rtos和中间件方面,还大多依靠第三方应用的支撑。
但变化也正在发生。在此领域耕耘多年的灵动微电子相关负责人就指出,灵动mcu的生态系统包括了应用文档、库函数与样例、烧录工具、ide、开发评估板等。但在广度与深度层面,仍需要不断进阶。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动向是risv-v的兴起。基于这一架构,国内厂商一方面可实现mcu核的国产自主,另一方面可开发更具性价比更具差异化的芯片,在这一世纪机遇面前,集中优势攻克一隅或有可为。
据悉前不久飞利信以risv-v为核心的自主可控mcu芯片研发取得重大进展,基础测试工作完成。业界熟悉的兆易创新近期的另一个动作是加入了国内的risc-v产业联盟,成为该组织的初始成员之一。国内厂商能否借risv-v“东风”重新冲锋攻克新高地呢?
当下国内mcu厂商的小目标还是向1亿美元进发,而何时能上看10亿美元,进入国际前十阵营呢?

科创板杭可科技副总经理严蕾介绍、履历信息
苹果和高通反目成仇的导火索居然是一款软件使用的争吵
有源前端整流器的调制选项以及功率半导体损耗比较介绍
基于DE2开发板和NiosII处理器实现H.264编码器的设计
任务间通信和同步的三种范式
2019年MCU的市场战术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企业级SSD未来靠ZNS技术,SMR技术恐被削弱
总投资168.6亿!邳州开工24个大项目,涵盖半导体材料等领域
怎样区分相线和零线
苹果13价格详细
频谱分析仪的网络连接有故障怎么办
晶振封装、工作环境及检测
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将带来何种颠覆?
格力顺应科技发展的趋势 跟上5G手机和柔性屏的大势
选择排序算法C语言的实现
AMD锐龙7 5700G处理器满足发烧级的性能 享受疾速流畅游戏体验
realme真我X50 5G真机曝光将与杨紫合作
BMS性能如何将对锂电池安全产生直接影响
市场提前迎来更新潮,逆变器企业或迎洗牌
全国“携号转网”用户正式突破10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