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的时间处理模块中处理日期与时间的全面总结

python的时间处理模块在日常的使用中用的较多,但是使用的时候基本上都是要查资料,还是有些麻烦的,梳理下,便于以后方便的使用。
时间相关概念
秒 在1967年的第13届国际度量衡会议上决定以原子时定义的秒作为时间的国际标准单位: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阶间跃迁对应辐射的9,192,631,770个周期的持续时间, 起始历元定在1958年1月1日0时。
原子钟是一种时钟,它以原子共振频率标准来计算及保持时间的准确。原子钟是世界上已知最准确的时间测量和频率标准。
gmt 格林威治标准时间(greenwich mean time),是指位于伦敦郊区的皇家格林威治天文台的标准时间,因为本初子午线(prime meridian)被定义为通过那里的经线。gmt也叫世界时ut。
utc 协调世界时间(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又称世界标准时间,基于国际原子钟,误差为每日数纳秒。协调世界时的秒长与原子时的秒长一致,在时刻上则要求尽量与世界时接近(规定二者的差值保持在 0.9秒以内)。
闰秒 不只有闰年,还有闰秒。闰秒是指为保持协调世界时接近于世界时时刻,由国际计量局统一规定在年底或年中(也可能在季末)对协调世界时增加或减少1秒的调整。由于地球自转的不均匀性和长期变慢性(主要由潮汐摩擦引起的),会使世界时(民用时)和原子时之间相差超过到±0.9秒时,就把世界时向前拨1秒(负闰秒,最后一分钟为59秒)或向后拨1秒(正闰秒,最后一分钟为61秒);闰秒一般加在公历年末或公历六月末。
时区 是地球上的区域使用同一个时间定义。有关国际会议决定将地球表面按经线从南到北,划分成24个时区,并且规定相邻区域的时间相差1小时。当人们跨过一个区域,就将自己的时钟校正1小时(向西减1小时,向东加1小时),跨过几个区域就加或减几小时。比如我大中国处于东八区,表示为gmt+8。
夏令时 (daylight saving time:dst),又称日光节约时制、日光节约时间或夏令时间。这是一种为节约能源而人为规定地方时间的制度,在夏天的时候,白天的时间会比较长,所以为了节约用电,因此在夏天的时候某些地区会将他们的时间定早一小时,也就是说,原本时区是8点好了,但是因为夏天太阳比较早出现,因此把时间向前挪,在原本8点的时候,订定为该天的9点(时间提早一小时)~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利用阳光照明,省去了花费电力的时间,因此才会称之为夏季节约时间!
unix时间戳 指的是从协调世界时(utc)1970年1月1日0时0分0秒开始到现在的总秒数,不考虑闰秒。
python time模块 在 python 文档里,time是归类在generic operating system services中,换句话说, 它提供的功能是更加接近于操作系统层面的。通读文档可知,time 模块是围绕着 unix timestamp 进行的。
该模块主要包括一个类 struct_time,另外其他几个函数及相关常量。需要注意的是在该模块中的大多数函数是调用了所在平台c library的同名函数, 所以要特别注意有些函数是平台相关的,可能会在不同的平台有不同的效果。
另外一点是,由于是基于unix timestamp,所以其所能表述的日期范围被限定在 1970 – 2038 之间,如果你写的代码需要处理在前面所述范围之外的日期,那可能需要考虑使用datetime模块更好。
  获取当前时间和转化时间格式
time() 返回时间戳格式的时间 (相对于1.1 0000以秒计算的偏移量) ctime() 返回字符串形式的时间,可以传入时间戳格式时间,用来做转化 asctime() 返回字符串形式的时间,可以传入struct_time形式时间,用来做转化 localtime() 返回当前时间的struct_time形式,可传入时间戳格式时间,用来做转化 gmtime() 返回当前时间的struct_time形式,utc时区(0时区) ,可传入时间戳格式时间,用来做转化 >>> import time>>> time.time()1473386416.954>>> time.ctime()'fri sep 09 1025 2016'>>> time.ctime(time.time())'fri sep 09 1008 2016'>>> time.asctime()'fri sep 09 1040 2016'>>> time.asctime(time.localtime())'fri sep 09 1000 2016'>>> time.localtime()time.struct_time(tm_year=2016, tm_mon=9, tm_mday=9, tm_hour=10, tm_min=1, tm_sec=19, tm_wday=4, tm_yday=253, tm_isdst=0)>>> time.localtime(time.time())time.struct_time(tm_year=2016, tm_mon=9, tm_mday=9, tm_hour=10, tm_min=19, tm_sec=11, tm_wday=4, tm_yday=253, tm_isdst=0)>>> time.gmtime()time.struct_time(tm_year=2016, tm_mon=9, tm_mday=9, tm_hour=2, tm_min=13, tm_sec=10, tm_wday=4, tm_yday=253, tm_isdst=0)>>> time.gmtime(time.time())time.struct_time(tm_year=2016, tm_mon=9, tm_mday=9, tm_hour=2, tm_min=15, tm_sec=35, tm_wday=4, tm_yday=253, tm_isdst=0) struct_time共有9个元素,其中前面6个为年月日时分秒,后面三个分别代表的含义为:
tm_wday 一周的第几天(周日是0) tm_yday 一年的第几天 tm_isdst 是否是夏令时 时间格式化 time.mktime()
将一个以struct_time格式转换为时间戳
>>> time.mktime(time.localtime())1473388585.0 time.strftime(format[,t]) 把一个struct_time时间转化为格式化的时间字符串。如果t未指定,将传入time.localtime()。如果元组中任何一个元素越界,valueerror的错误将会被抛出。
%c 本地相应的日期和时间表示 %x 本地相应日期 %x 本地相应时间 %y 去掉世纪的年份(00 – 99) %y 完整的年份 %m 月份(01 – 12) %b 本地简化月份名称 %b 本地完整月份名称 %d 一个月中的第几天(01 – 31) %j 一年中的第几天(001 – 366) %u 一年中的星期数。(00 – 53星期天是一个星期的开始。)第一个星期天之前的所有天数都放在第0周。 %w 和%u基本相同,不同的是%w以星期一为一个星期的开始。 %w 一个星期中的第几天(0 – 6,0是星期天) %a 本地(locale)简化星期名称 %a 本地完整星期名称 %h 一天中的第几个小时(24小时制,00 – 23) %i 第几个小时(12小时制,01 – 12) %p 本地am或者pm的相应符,“%p”只有与“%i”配合使用才有效果。 %m 分钟数(00 – 59) %s 秒(01 – 61),文档中强调确实是0 – 61,而不是59,闰年秒占两秒 %z 时区的名字(如果不存在为空字符) %% ‘%’字符 >>> time.strftime(%y-%m-%d %h:%m:%s, time.localtime())'2016-09-09 1021' time.strptime(string[,format])
把一个格式化时间字符串转化为struct_time。实际上它和strftime()是逆操作。
>>> time.strptime(time.ctime())time.struct_time(tm_year=2016, tm_mon=9, tm_mday=9, tm_hour=11, tm_min=0, tm_sec=4, tm_wday=4, tm_yday=253, tm_isdst=-1) 计时器功能 time.sleep(secs)
线程推迟指定的时间运行。单位为秒。
time.clock()
这个需要注意,在不同的系统上含义不同。在unix系统上,它返回的是“进程时间”,它是用秒表示的浮点数(时间戳)。而在windows中,第一次调用,返回的是进程运行的实际时间。而第二次之后的调用是自第一次调用以后到现在的运行时间。(实际上是以win32上queryperformancecounter()为基础,它比毫秒表示更为精确)
import timetime.sleep(1)print(clock1:%s % time.clock())time.sleep(1)print(clock2:%s % time.clock())time.sleep(1)print(clock3:%s % time.clock()) 运行结果为:
clock1:1.57895443216e-06clock2:1.00064381867clock3:2.00158724394 其中第一个clock()输出的是程序运行时间,第二、三个clock()输出的都是与第一个clock的时间间隔
time模块其他内置函数 altzone() 返回格林威治西部的夏令时地区的偏移秒数。如果该地区在格林威治东部会返回负值(如西欧,包括英国)。对夏令时启用地区才能使用。 tzset() 根据环境变量tz重新初始化时间相关设置。 time模块包含的属性 timezone 是当地时区(未启动夏令时)距离格林威治的偏移秒数(>0,美洲;<=0大部分欧洲,亚洲,非洲)。 tzname 包含一对根据情况的不同而不同的字符串,分别是带夏令时的本地时区名称和不带的。 import timeprint(time.timezone)print(time.tzname)print(time.tzname[0].decode(gbk))print(time.tzname[1].decode(gbk)) 运行结果
-28800('xd6xd0xb9xfaxb1xeaxd7xbcxcaxb1xbcxe4', 'xd6xd0xb9xfaxcfxc4xc1xeexcaxb1')中国标准时间中国夏令时 datetime模块 datetime 比 time 高级了不少,可以理解为 datetime 基于 time 进行了封装,提供了更多实用的函数。
  datetime模块定义了下面这几个类:
date:表示日期的类。常用的属性有year, month, day time:表示时间的类。常用的属性有hour, minute, second, microsecond datetime:表示日期时间 timedelta:表示时间间隔,即两个时间点之间的长度 tzinfo:与时区有关的相关信息 注:上面这些类型的对象都是不可变(immutable)的。
date类 date类定义了一些常用的类方法与类属性:
max、min:date对象所能表示的最大、最小日期 resolution:date对象表示日期的最小单位。这里是天 today():返回一个表示当前本地日期的date对象 fromtimestamp(timestamp):根据给定的时间戮,返回一个date对象 fromordinal(ordinal):将gregorian日历时间转换为date对象(特殊历法用不上) from datetime import dateimport timeprint('date.max:', date.max)print('date.min:', date.min)print('date.resolution:', date.resolution)print('date.today():', date.today())print('date.fromtimestamp():', date.fromtimestamp(time.time())) 执行结果:
date.max: 9999-12-31date.min: 0001-01-01date.resolution: 1 day, 0:00:00date.today(): 2016-09-12date.fromtimestamp(): 2016-09-12 date提供的实例方法和属性:
.year:返回年 .month:返回月 .day:返回日 .replace(year, month, day):生成一个新的日期对象,用参数指定的年,月,日代替原有对象中的属性。(原有对象仍保持不变) .weekday():返回weekday,如果是星期一,返回0;如果是星期2,返回1,以此类推 .isoweekday():返回weekday,如果是星期一,返回1;如果是星期2,返回2,以此类推 .isocalendar():返回格式如(year, wk num, wk day) .isoformat():返回格式如’yyyy-mm-dd’的字符串 .strftime(fmt):自定义格式化字符串。与time模块中的strftime类似。 .toordinal():返回日期对应的gregorian calendar日期 from datetime import datetoday = date.today()print('today:', today)print('.year:', today.year)print('.month:', today.month)print('.replace():', today.replace(year=2017) )print('.weekday():', today.weekday())print('.isoweekday():', today.isoweekday())print('.isocalendar():', today.isocalendar())print('.isoformat():', today.isoformat())print('.strftime():', today.strftime('%y-%m-%d') )print('.toordinal():', today.toordinal()) 执行结果:
today: 2016-09-12.year: 2016.month: 9.replace(): 2017-09-12.weekday(): 0.isoweekday(): 1.isocalendar(): (2016, 37, 1).isoformat(): 2016-09-12.strftime(): 2016-09-12.toordinal(): 736219 date还对某些操作进行了重载,它允许我们对日期进行如下一些操作:
date2 = date1 + timedelta # 日期加上一个间隔,返回一个新的日期对象 date2 = date1 – timedelta # 日期减去一个间隔,返回一个新的日期对象 timedelta = date1 – date2 # 两个日期相减,返回一个时间间隔对象 date1 >> import dateutil.parser>>> dateutil.parser.parse('2008-09-03t2035.450686z') # rfc 3339 formatdatetime.datetime(2008, 9, 3, 20, 56, 35, 450686, tzinfo=tzutc())>>> dateutil.parser.parse('2008-09-03t2035.450686') # iso 8601 extended formatdatetime.datetime(2008, 9, 3, 20, 56, 35, 450686)>>> dateutil.parser.parse('20080903t205635.450686') # iso 8601 basic formatdatetime.datetime(2008, 9, 3, 20, 56, 35, 450686)>>> dateutil.parser.parse('20080903') # iso 8601 basic format, date onlydatetime.datetime(2008, 9, 3, 0, 0) 或者使用如下方式解析:
>>> datetime.datetime.strptime(2008-09-03t2035.450686z, %y-%m-%dt%h:%m:%s.%fz) 另外还可以使用iso8601模块
原文链接:https://www.biaodianfu.com/python-datetime.html

数字化仪的超声波应用
网易云音乐获阿里巴巴、云锋基金等共计7亿美元融资
模数转换器SC3823适用于半导体激光器的应用
动联科:高性能MEMS惯性传感器小巨人
LED驱动器借助改良降压拓扑电路提升灯泡功率因数
Python的时间处理模块中处理日期与时间的全面总结
新基建投资建设,浪潮通过四大布局抓住新基建机遇
OFDM技术在Wi-Fi产品中的应用
LEDON推出OLED照明模块
哪种耳机适合跑步用、最适合跑步用的运动耳机
基于台积电5nm工艺的麒麟9000或将是华为高端芯片的绝版
将AI推入千家万户,共赢智能新时代
Twitter发布了适用于iPad的官方Twitter应用程序
如何选择微流控芯片?
旷视科技已成长为估值不菲的“独角兽”!7.5亿美元D轮融资落定
集萃智造亮相汉诺威工博会数字展,展现中国智造领域风采
Modbus RTU和Modbus TCP的通信过程分析
IBM宣布将进行史无前例的拆分
OLED产业链现状及前景概述
家电“超期服役”安全隐患让人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