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要聊的话题,和智能家居有关。
说到智能家居,大家应该都不会陌生。早在本世纪初,物联网概念刚刚诞生的时候,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就是智能家居。
这些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智能硬件被发明出来。这些硬件给家庭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也增加了生活的乐趣。
但是,我们在使用智能家居设备的时候,肯定遇到过这样的问题——
假如,你使用的是a厂商的手机,装的是a厂商旗下的智能家居平台app。这时,b厂商发布了一款智能家居产品,你很喜欢。但是,a厂商的app,没有办法管理它。如果想要买它和使用它,你必须再装一个b厂商的app。
当然如果你又看上了c厂商的产品,这意味着还要装c厂商的app……
久而久之,你手机上就会有很多的app。
没错,这就是长期困扰智能家居行业的 生态壁垒问题 。
事实上,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有碎片化的特点。不同的应用场景,匹配不同特性的物联网技术。有的需要大带宽、有的需要低功耗、有的注重稳定性,也有的非常关注成本。
这就催生了2/3/4/5g、nb-iot、emtc、lora、sigfox、wi-fi、蓝牙、zigbee、thread等多种底层通信技术的混用。
而智能家居又是典型的局域网场景,以wi-fi、蓝牙、zigbee、thread等短距通信技术为主,类别繁多且交叉使用。
而且,因为智能家居都是面向非专业用户,所以,厂商们为了确保用户体验,往往会构建自己的平台和ui界面,采用专有的应用层协议。于是,就形成了现在的“生态圈大战”。
生态之间的壁垒,不仅给用户带来了无尽的烦恼,也给厂商以及开发者们造成了很大的麻烦——推出同一款产品,就需要针对不同的生态进行开发,大幅增加了工作量和成本。
正因为生态壁垒问题严重制约了智能家居的长远发展,所以,行业开始致力于寻找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
****█ matter协议的诞生
2019年12月,谷歌和苹果加入了zigbee联盟,联合亚马逊和全球超过200家公司和数千名专家,共同推广新的应用层协议,也就是 project chip (connected home over ip)协议。
从名字就可以看出,chip就是基于ip协议的家居互联。这个协议的发起目的,是为了增加设备兼容性、简化产品开发、改善用户体验、推动行业发展。
chip工作组诞生之后,原计划2020年发布标准,2021年推出产品。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这个计划未能实现。
2021年5月,zigbee联盟更名为 csa (connectivity standards alliance,连接标准联盟)。同时,chip项目也更名为 matter (中文意思是“情况、事件、物质”)。
联盟之所以更名,是因为很多成员不愿意加入zigbee。而chip改成matter,大概率也是因为chip这个词知名度太大(原意是“芯片”),非常容易撞车。
2022年10月,csa终于正式发布了matter标准协议1.0版本。前不久,2023年5月18日,matter 1.1版本也发布了。
csa联盟成员分为发起者、参与者、采纳者三种级别。发起者的级别最高,是最早参与协议起草的单位,属于联盟董事会成员,一定程度上参与联盟的领导和决定。
部分发起者单位
谷歌和苹果作为发起者的代表,对matter的早期规范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谷歌贡献了自家smart home现有的网络层和应用协议weave(一套标准认证机制和设备操作命令),而苹果则贡献了hap security(用于端对端通讯及本地局域网操控,保证了强大的隐私和安全性)。
根据官网的最新数据,csa联盟的发起者一共是29家企业,参与者282家,采用者238家。
在巨头的带领下,行业企业们正在积极为matter输出知识产权,致力于构建一个大一统的无缝互联生态。
****█ matter的协议架构
说了半天,我们到底该如何理解matter协议?它和wi-fi、蓝牙、thread和zigbee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别急,我们先看一张图:
这是一张协议架构图。wi-fi、thread、蓝牙(ble)、以太网(ethernet)这些,属于底层协议(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底层往上是网络层,包括ip协议;再往上是传输层,包括tcp和udp协议;而matter协议,前面我们已经提到,属于应用层协议。
蓝牙和zigbee除了底层协议之外,也有专用的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所以,matter与zigbee、蓝牙是互斥的协议。目前,matter支持的底层协议,只有wi-fi、thread和以太网(ethernet)。
除了协议架构之外,我们还需要知道,matter协议的设计理念是开放式的。
它是一个 开源协议 ,可以被任何人查看、使用和修改,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这将可以带来透明和可靠的技术优势。
matter协议的安全性也是一大卖点。它使用了最新的加密技术,支持端到端加密,确保用户的通讯内容不被窃取或篡改。
****█ matter的组网模式
接下来,我们看看matter的实际组网。还是通过一张图来说明:
如图所示,matter是基于tcp/ip的协议,所以,tcp/ip是什么组网,matter就是什么组网。
支持matter协议的wi-fi、ethernet设备,直接连接无线路由器即可。支持matter协议的thread设备,通过边界路由器(border routers),也可以与wi-fi等基于ip的网络互联。
对于不支持matter协议的设备,例如zigbee或者蓝牙设备等,可以连接到网桥类设备(matter bridge/gateway),进行协议转换,然后连接无线路由器。
****█ matter的产业进展
matter代表了智能家居技术的发展趋势。因此,自成立之日起,就受到了广泛关注和热烈支持。
行业对matter的发展前景非常乐观。根据市场研究公司abi research的最新报告,从 2022年到2030年,将有超过200亿台无线互联智能家居设备在全球出售,其中很大一部分设备类型将满足matter规范。
图片来自:abi research
matter目前采用的是认证机制。厂商开发的硬件,需要通过csa联盟的认证流程,才能获得matter的认证证书,且允许使用matter标志。
按csa的说法,matter规范将适用于控制板、门锁、灯、插座、开关、传感器、恒温器、风扇、气候控制器、百叶窗和媒体设备等多种类型的设备,涵盖了智能家居的几乎所有场景。
matter支持的终端设备类型(来自csa官网)
从产业上来看,行业已经有不少厂商的产品通过了matter认证,并逐渐进入市场。芯片和模组厂商方面,对matter的支持力度也比较大。
国内模组领军企业——移远通信,作为csa 参与者级别会员,对matter的应用层做出了相关的贡献,且还推出了多款支持matter协议的wi-fi模组,包括fc41d、fcm100d、flm040d和flm140d等多系列产品。
他们基于模组、app、平台、认证、生产的一站式matter解决方案,可以迅速降低客户matter设备的研发准入门槛,缩短产品上线周期。
考虑到matter还处于起步阶段,整个协议具有一定技术与合作的复杂性,因此,移远通信在推出的matter模组产品上,更强调“操作的简单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以照明和电工应用为例,移远通信基于matter模组开发的应用层固件,可以实现众多非常实用的功能。
移远方案可支持符合matter标准的app对设备进行配网、控制、分享,且支持客户通过oem app建立属于自己的app体系。他们所提供的“终端+连接+平台+应用”一站式端到端解决方案,可以帮助客户便捷、高效、快速连接,实现更多物联网场景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移远通信还可以提供一整套的产线改造方案,帮助客户实现二维码镭雕、功能自动化测试、设备老化测试等一系列工作。
****█ 结语
matter作为一个上层协议,最大的作用在于打破了不同设备和生态之间的壁垒。不同的人,看待matter的视角也不同,有人将其视为救世主,也有人将其视为清流。
目前,matter协议仍处于走入市场的前期阶段,或多或少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成本较高、存量设备更新周期较长等。
不管怎么说,它给沉闷多年的智能家居技术体系带来了冲击。如果老的体系制约了技术的发展,限制了用户的体验,那么,我们就需要像matter这样的技术站出来,勇担大任。
matter是否会获得成功,我们还没有办法做出结论。但是,将数字技术赋能家庭生活,持续改善用户的数字生活体验,是整个智能家居行业的愿景,也是每个行业企业以及从业者的职责。
希望智能家居能早日打破所有的技术桎梏,真正走入每一个家庭。
弱电施工的光纤芯数确定
买AirPods最大的原因是什么
电力物联网利好终端商 金冠子公司南京能瑞助增长
AMD已向台积电预订明后两年5nm及3nm产能
二维码零部伯直接标记系统在飞机发动机上的作用研究
Matter协议的诞生
Vishay发布采用不同封装的45V TMBS TrenchMOS势垒肖特基整流器
TI 手持式吸尘器应用参考设计及注意事项
Zigbee联盟的最新IP互联家庭开放式标准或将解决家居无缝互联设置
可编程操控器有什么应用
电子爆竹电路图
京东方智能颈椎按摩仪:高效便捷,一键智能开机运行按摩程序
HP-RSCAT-T200 CAT1 DTU CAT1网络数据支持MQTT协议联网模块RS485/RS232远程数据采集
华夏航空正式引进了一架空客A320飞机目前机队规模已达到了49架
华为云打造个性化健康数字服务实现数字健康管理
AI在制造“假新闻”方面不会超越人类
EG网关串口连接威纶通触摸屏应用案例
动力电池模组激光焊接的过程实时监测研究
区块链将会如何赋能财富传承
分析一下PCBA电路板批量生产顺利实施的4个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