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促使CDN市场驶入高速发展轨道,“亏损换市场”仍是主流

从1999年到2020年,随着全球互联网行业一波又一波的发展浪潮与变迁,cdn经历了几个关键的技术发展阶段。在1999年发展初期,cdn行业经历了互联网泡沫破裂,服务商数量锐减,cdn发展近乎停滞,cdn服务商从2000年的50家锐减到2001年的10家;2005年开始掀起了第二波互联网浪潮,电商平台和门户网站等迅猛发展,推动了cdn市场重现生机;2008年出现的ott、iptv等视频应用极大激发了对流量和带宽的需求,cdn行业进入爆发式增长;2016年至今,cdn市场呈现出规模扩张、技术深化的新格局。
经过20年的行业变革与技术演进,当下cdn市场处于谷底还是上升期?是逆向增长还是泡沫破裂的前期?近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产业规划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胡海波在第八届亚太内容分发大会分享了cdn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他表示,我国cdn业务市场发展步伐与国际基本一致,cdn市场规模持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预计到2022年,中国cdn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298亿元左右。
新格局、新机遇,5g促使cdn行业百花齐放
从2008年开始,互联网视频的爆发式增长极大地带动了cdn服务的成长,cdn市场驶入高速发展轨道,此后一直保持着较高、稳定的增长,2018年全球cdn市场规模达到了90亿美元。据marketsandmarkets数据显示,预计未来几年cdn市场规模仍将持续增长,到2022年,全球cdn市场规模将达到308.9亿美元。
网民规模及流量需求的不断增长是cdn高速增长的动力和源泉,在全球5g规模商用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催化下,线上办公、教学、娱乐、游戏将成为常态,对内容分发的需求大幅增加、流量激增,进而推动了cdn市场的快速增长,进入新发展阶段。据信通院统计,2017年,全球cdn流量已经达到了54eb/月,预计到2022年将达到252eb/月,年均复合增长率将高达36%,全球72%的流量承载在cdn网络中。胡海波表示,cdn的流量伴随互联网业务的快速增长,使得全球cdn市场呈现出规模扩张、技术深化的新格局。
“随着移动互联网兴起、日益明显的万物互联趋势、直播短视频等高数据需求业态的爆发,互联网数据总量出现指数级的增长。暴增的数据量催生了海量的cdn市场需求,其中云服务和视频企业cdn服务商迅速崛起。截止到10月12日,国内有1278家企业获得cdn牌照,其中446家获得全国经营范围的许可。”胡海波进一步分析,“客观来看,1278家企业里面能够实际开展业务、且实实在在有流量的企业大概占比三分之一,也就是说当前市场上能经营、处于活跃状态,向用户提供有竞争力价格等服务的企业仍只是小部分。”
cdn价格触底,“亏损换市场”仍是主流
并发式的流量给cdn带来了大量的机遇,也带来了价格上的挑战。众多云计算服务商以及创新型cdn厂商在推动cdn技术创新的同时,在市场上掀起了价格战,对cdn市场竞争格局产生巨大影响。
2015-2017年,cdn价格戓加剧,云厂商及创新型cdn厂商纷纷相继大幅降价;2018年以来,中小企业公开市场价格调整幅度逐渐收窄;过去4年,通过融资输血、拿“亏损换市场”的模式因为其短期效应而被互联网cdn厂商奉为圭臬。4年间,阿里云、腾讯云确实击败了蓝汛、帝联等专业cdn厂商,跻身cdn市场前三甲,龙头网宿科技的业绩也是连续下滑。
胡海波表示,短期内,拿“亏损换市场”的模式仍然是cdn市场的主流模式。这种以市场低价的策略竞争,短期之内击败传统的cdn厂商,但是对于市场的发展来说,大规模降价的趋势下,目前头部厂商的cdn更多是作为底层业务的一种支持,而不是实际运营的一种业务形态向社会提供服务,对于整个cdn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让更多有创新能力,希望给用户提供服务的厂商带来一定的约束和限制。
但值得注意的是,主流云厂商cdn价格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线,这也说明cdn价格基本探底,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在cdn市场有盈利的厂商吗?“如果有的话,它只能是在细分市场,从市场盈利的角度来说,现有的排名前5的云厂商在cdn市场都不盈利,并且这个市场的价格底线已经保持在同一水平线。”胡海波如是说。
技术创新,融合cdn脱颖而出
在5g、iot技术以及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之下,cdn将从内容分发将演变为价值传递,成为企业提升效率、优化经营、智能应用的强大驱劢力。这就需要cdn服务提供商的精耕细作,不断发挥自身优势,构建深入细分领域和场景的企业级综合技术解决方案。
其中,阿里云新一代cdn技术突破和应用实践产品技术专场聚焦当前全球企业数字化趋势,具备低延时、可编程、高安全、数据化等技术特性;基于对全球云上业务场景的深耕,阿里云cdn建设多地数据中心与媒体中心,搭建了覆盖全球的加速网络和调度系统,支持海外各区域的直播、点播等数据进行本地化处理,并完成了不同区域数据合规的支持,协助企业一站式解决全球内容加速问题。
腾讯云安全加速是腾讯云推出的集分布式ddos防护、cc防护、waf防护、bot行为分析为一体的安全加速解决方案。该产品在腾讯于内容分发网络cdn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加速网络的安全防护能力,在保证加速服务的基础上,对各类网络、业务层攻击进行防御,将稳定加速和全面防护合为一体,真正实现智能防御。
“我们可以看到在cdn市场上,像这种融合的创新模式也不断地出现,使得市场上面更多的企业都有自己的自建节点,并且通过共享融合的方式来推动cdn市场业务形态的发展。”胡海波介绍,cdn产业已经衍生出不少的种类,云cdn、共享cdn、安全cdn等,大多数cdn企业在cdn上附加了一种功能。但是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只有在cdn产品上加上更多的增值服务,从安全、区块链、边缘云等方面同时出发,共同打造多功能cdn产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融合cdn或有机会脱颖而出。
在5g的竞争过程中,三大运营商都在深入布局mec,mec使得业务线条能够进一步延伸到用户侧,为县市村乡镇等用户提供服务能力,在运营商发展mec的过程中,cdn将为运营商提供在底层设施和资源提供服务的能力,这也说明cdn具备了国内全面覆盖的特性。与此同时,“互联网+”为cdn市场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互联网企业接入二三级电信运营商的需求快速增长,是支撑交换中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胡海波表示,随着新型交换中心的发展,cdn流量或将更加聚集。互联网交换中心是国际主流的流量交换模式,具有“一点接入、多方互通”的特点,从国际上看,交换中心已经成为重要的网间互联基础设施,也是中小isp、icp、cdn流量交换主要场所。据了解,2020年6月30日,国家(杭州)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正式启用,接入企业涵盖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基础电信企业,阿里、腾讯、网易等大型互联网企业,网宿、蓝汛等cdn企业,以及世纪互联、浙江华数等idc企业。
cdn市场监管逐步完善
随着中国通信市场不断开放,市场参与主体不断增加,市场、技术不断推陈出新,信息网络不断融合升级,数字经济时代,在5g、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边缘计算和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推动下,通信技术与传统行业相结合衍生的新型网络及应用层出不穷,给业务界定、资质管理、资源管理和安全管理等方面带来巨大挑戓。
在cdn产业发展方面,胡海波表示,cdn产业仍然处于发展的谷底,与其他技术的融合发展将成为趋势,尤其是技术发展趋势。首先,以云服务为数字底座经济的趋势比较明显,各种的新业务可能会以云+x的方式出现,包括云+cdn,加其他上层的应用,包括视频、教育,这种服务方式将成为今后新的业务发展方向;其次,以数据为核心的数字经济对算力网络提出更高的要求;最后,cdn+mec、cdn+边缘计算目前仍处于期望膨胀期。
“‘新基建’时代数据中心将呈现‘云数据中心+边缘数据中心’两极布局趋势,cdn将发挥重要作用。”胡海波说:“对于边缘数据中心以及边缘最终用户侧的需求,一定会使得cdn市场在边缘侧和边缘数据中心、边缘计算服务能力的叠加,产生新的流量分发的增长点。同时,用户侧流量的快速增长是今年下半年以来各地边缘数据中心,以及二三线城市新基建的快速部署过程中出现新的发展趋势,将给国内的cdn市场带来新的发展机会。”
在cdn网络安全管理方面,cdn服务商在开通业务之前必须通过中国域名备案管理系统、接入资源管理系统、信息安全管理系统三项评测。同时,业务节点所在机房应通过机房评测。另外,cdn服务商应当将网络控制、业务、数据处理等有关设施放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许可的业务覆盖范围内,不得向其它企业、组织或个人开放网络控制系统的使用、管理权限,不得委托他人对网络控制系统代为管理。
在市场监管方面,相关的行业主管部门也在不断地尝试升级市场监管的方式,通过直接取消审批、取消审批并改为备案、简化审批并实行告知承诺、完善措施并优化准入服务等四种改革方式,力求新业务发展创新与监管模式延伸匹配发展。胡海波表示,今后的监管重点将不断地由事前向事中、事后进行延伸从原有聚焦在资源管理、资质管理重心逐步转移到数据管理和网络管理等事中事后方面,通过“双随机”“信用积分”等信用机制引导企业健康发展业务。目前,事中事后的相关配套制度和管理措施在逐步完善,典型的制度已经出台。包括个人隐私、网络数据管理、网络安全、市场行为、跨境服务、市场退出的机制,都在逐步完善。
在未来的管理方面,监管部门将鼓励新业务发展、服务电信市场开放、落实“放管服”与“证照分离”改革要求等。同时也将会不断地细分安全管理范围,从早期的资质、资源、安全不断地要深入的向设施、数据这方面进行延伸。
“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我希望合法合规的cdn企业能够跟传统的基础运营商、互联网头部企业积极开展合作,在业务形态上面来进行创新,在市场方面不断拓展,找到新的发展模式。”胡海波最后说道。


郑州正方科技户外储能电站太阳能板充电实测
空调智能控制是通过是什么实现的?
预期2020年笔电出货量将达2亿台,2021年比今年再激增四成
基于STM32单片机SPWM逆变电源设计
各大公司都想要抓住“最后的互联网红利”?
5G促使CDN市场驶入高速发展轨道,“亏损换市场”仍是主流
高通孟樸: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类频谱,全面释放5G潜能
电流设定调节及原理,恒流源中对电压的设定范围
关于生物和煤堆监控的分析和介绍
数字交流伺服驱动器实现方案
如何使用Microchip模块实现LoRaWAN物联网应用
基于以太网控制器NC28J60和HR901170A实现以太网通信
互联网即将消失 智能网关助力物联网崛起
如何在J-Scope中设置RTT控制块的搜索位置?
如何测试证明电源效率可以满足法规标准
前瞻2019全球半导体行业并购的趋势
ST推出与机顶盒芯片紧密集成的智能家居软件平台
消弧线圈的结构和作用是什么
联发科正式发布天玑 1200 芯片:台积电 6nm 工艺,A78 超大核 3.0GHz
未来5年内预计亚太地区将在RAN总收入中占据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