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关于r3000的相关介绍,并着重对r3000的参数及其代换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r3000二极管参数
r3000二极管可以用什么代替
主要两者的性能参数一样就可以代替,fr1007就可以代替。
二极管代换原则
理论上二极管的代换应遵循原则:
1.代换后的二极管反向电压、反向峰值电压、额定电流、瞬时浪涌电流等,要求大于、等于原来的二极管的参数,或者至少大于实际工作参数;
2.代换后的二极管正向压降要求小于、等于原来的二极管的参数,或者对实际使用没有大的影响;
3.代换后的二极管开关速度要求大于、等于原来的二极管的参数,或者对实际使用没有大的影响;
二极管的性能好坏如何判定
一块0.75kw~1kw的直流电机专用调速电路板,故障现象是电枢电压在0v~160v间变化,不稳定,影响了电机的工作。维修时,发现单向可控硅bt151(在路)阳极与阴极之间有1 mω多的电阻,原则上这两极间的电阻应为无穷大才对。是哪个元件有漏电现象呢?
先对电路板进行清洗,用酒精棉反复擦洗,然后用吹风机去潮,再对相关的电阻、电容、二极管一一脱开检查,除一只6a10型二极管异常外,其他元件均正常。为了查出漏电原因,在一一焊上元件时,焊一只测试一下bt151阳极与阴极之间的在路电阻,当焊上6a10型二极管后,在路电阻由无穷大变为800kω,且随着测试时间的增长不断增大,最后约稳定在1mω处,由此判定该二极管漏电。换新后,bt151阳极与阴极之间的漏电现象没有了,将电路板装回机床通电,故障排除。
回过头来,对换下的二极管进行测量,其结果是:该二极管正向电阻(mf47f型万用表rx1k挡测,下同)为4.8kω,反向电阻为1mω;用ut601型数字表二极管挡测其电压降数值为0.494。
即使是同一个型号、同一批次元件,它们的电压降也不一样,而电压降数值大的,它的正向电阻值(sr3100除外)相对大一些。笔者曾修一台dvd机,次级整流二极管用的是sr260,两个月内换了三次该管。在第三次更换时,我测量了几只sr260的正向电阻,其中有一只为900ω,另外几只中最大的为1.6kω。我选用1.6kω的那一只换上,至今再未出现击穿短路的现象。二极管的正向电阻或压降与其性能是否有联系,敬请指点。
说明:1.电压降是用ut601型数字表二极管档所测。2.正向电阻是用mf47f型万用表rx1k档所测。3.用不同型号方用表测试,数据可能不同。
二极管选用原则
1.根据电路功能的选用
高频检波电路应选用锗检波二极管,它的特点是工件频率高,正向压降小和结电容小,2ap11~17用于40m以下,2ap9~10用于100m以下,2ap1~8用于150m以下,2ap30用于400m以下。
2.根据整机体积
整机向小型化,薄型化和轻型化方向发展,要求配套二极管微型化和片状化。do-35型开关二极管和频段开关二极管的玻壳长度为3.8mm,do-34频段开关二极管的玻壳长度为2.2mm,sod-23型塑封变容二极管长度为4mm。
3.根据整机性价比对二极管进行合理选用
根据整机性价比和配套二极管在整机中的作用,进行合理选用,电路安装中二极管使用准则
1.低于最大额定值下使用
2.降额使用。
3.很低于最高结温下使用。
4.正确地切断,成型和安装二极管
5.使用注意事项
由于二极管向微型。超微型和片状化发展,在使用中要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1.对于点结触型和玻壳二极管,要防止跌落在坚硬的地面,
2.对于玻壳二极管,焊接时要防止电烙铁直接接触玻壳,
3.对稳压二极管不能加正向电压,
4.肖特基二极管易受静电破坏,人与设备应接地。
5.对片状二极管,注意二极管本身与印制板的膨胀系数。
6.对有配对要求的二极管,在使用中要防止混组,以免影响调试。
结语
关于r3000二极管的参数及其代换的相关介绍就到这了,如有不足之处欢迎指正。
相关阅读推荐:二极管的基础知识和参数选择
相关阅读推荐:二极管的代换技巧
智能物流这块蛋糕,旷视准备怎么吃?
电机不启动故障维修经验分享
OPPO未来科技大会:官方发布海报将于本月10日举行
微波段多普勒雷达在体征检测领域的应用前景
AIoT业务在科技养老服务上将“大放异彩”
r3000二极管参数介绍 r3000二极管可以用什么代替
魅族Flyme6正式公测:魅族Flyme6系统比Flyme5好在哪?
世强“增肥”:Standex-Meder中国代理被成功拿下
仿生智能薄膜有什么用处?
又一家中国动力电池巨头加入欧洲战局,谁将击败敌手称霸欧洲?
开启神奇小宇宙 这样的手机玩法第一次见
专业全景相机开始选用SSD固态硬盘作为存储方案
《Python程序设计》实验三报告
丝杆支撑座的优势
注射器防止重复使用回推测试仪
恶劣和极端环境中的PCB - 如何定义极端环境
汽车应用中的电机驱动设计实例
AR增强现实技术在金融行业的解决方案
Zen3架构锐龙7 5700G实测:内存轻松超至5333MHz
苹果公司全新硬件产品为啥跟不上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