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所谓的5g需求是伪需求,现在所谓的5g,其技术供给不要不可用,要么噱头大于实质,对系统效率增益微乎其微,甚至增益几乎为零。
商家和媒体鼓吹的5g需求大多是伪需求。其实,不仅所谓的5g需求是伪需求,现在所谓的5g,其技术供给不要不可用,要么噱头大于实质,对系统效率增益微乎其微,甚至增益几乎为零。
现在所谓的5g的技术升级是虚假软弱的 5g只是商业概念
首先说之前炒得很热的编码。虽然一些商家和媒体炒作的时候把ldpc和polar吹的神乎其神,但对系统效率的提升非常有限。
折算到整个系统上,ldpc和polar对系统效率的提升不会超过3%,再强调一下,这还是理论峰值,实际效果未必能达到。业内人士指出,polar的这点效率提升没啥意义,尤其是提升指令传输的,多一点少一点没啥用处。
换言之,在整个系统效率上,采用ldpc和polar后,不会对turbo有多大优势,特别是在用户体验上,用户很难感受到差异。
我们来再看多址。现在主流的看法是noma,很多商家都在吹捧,但经测算增益几乎为零。
既然noma增益为0,为何全球通信巨头都鼓吹呢?因为如果用ofdm,专利过期了,大家都可以用,而5g换成noma,这样通信巨头又可以收专利费了。
mimo被炒得很火,但这玩意一摆拍就行,一实战就不行,商业应用始终不行。
全双工和mimo类似,只能实验室摆拍不能实战,无法商用。
......
可以说,在多址、多天线、全双工、编码等关键技术上,不是不可用,就是增益微乎其微,因而现在所谓的5g的技术升级是虚假软弱的,正是因此,有人将现在的5g称之为商用概念,而不是技术迭代,因而将之称为4.9g,更有甚至非常尖锐的指出,现在所谓的5g其实是伪5g。
为何高通热衷于推广4.9g
高通的创始人中有一位世界级的科学家,在一篇论文中用半理论半数字方式证明,走cdma路线可以把性能提高18倍,全世界都惊呆了,当然,事后大家发现被忽悠了。在他的推动下,产业界相信了cdma代表了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
高通在开发cdma技术的时候申请了大量专利,并借助在cdma上的垄断肆意收取高通税。然而,高通税把全球通信厂商恶心的半死,犯了众怒。
因而4g时代,中欧通信厂商把高通排挤出去,在标准制定中一个重要方略就是“去高通化”,因而高通在4g时代失去了其在3g时代的地位,跌下神坛。
随即,发改委对高通反垄断调查,并开出了巨额罚单。
发改委之所以“敢于”对高通提起反垄断,底牌是中国通信产业已经从3g时代的跟随者,成为4g时代的重要参与者,而高通在4g时代却早已不复在3g时代的辉煌——在产业实力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之时,在技术实力上此消彼长的情况下,旧时代的不平等协议理所当然地应当被抛弃,行政力量的“干预”仅仅是加速这一过程,并为通信终端厂商与高通达成更加公平合理的新协议保驾护航。
虽然高通降低了高通税的“税率”,但依旧在征收高通税。而4g最关键的技术并不在高通手中,高通其实是在利用市场地位的“惯性”征收高通税。但“惯性”只能维持一时,不能维持一世,高通非常迫切的需要提升自己的话语权。
而最好的做法就是搞一套5g,不管技术是否有革新,不管系统效率是否明显提升,只要搞更多专利塞进所谓的5g标准中,就可以让自己重回神坛。
何况,由简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高通过惯了高通税吸血的日子。专利授权业务锐减后,日子很不好过,股东意见很大,之前高通各种资本运作都是股东缺乏耐心的表现。因而有很强的动机,很急迫的去搞一套4.9g,并将其包装为5g。
此前,高通公布了高通税的“征收标准”。
只使用移动网络核心专利:
单模5g手机:2.275%;
多模5g手机(3g.4g.5g):3.25%。
同时使用移动网络标准核心专利与非核心专利:
单模5g手机:4%。
多模5g手机(3g.4g.5g):5%。
以智能手机市场如今的规模,大家可以算算,通过搞一套4.9g,高通可以获得多大的利益。
另外,像4g标准里很多专利都过期了,大家都可以用,但往5g里塞一些专利,虽然系统效率提升非常有限,甚至是0增益,但这样一来,又可以收专利费了,比如之前提到的noma。
其实,通信巨头为了提升话语权,提交对系统增益没啥用的专利早就不是新鲜事。
在4g标准制定中,爱立信主推的sc-fdma作为lte的上行多址方案,该方案是ofdm的一种变体,爱立信宣称该方案能够降低峰均比,降低对终端功放的要求。然而,之后的研究和实践表明,sc-fdma所带来的对导频设计的负面影响,要超过它的带来的好处,其性能还不如ofdma 简单的削波方案。但即便如此,爱立信通过自身影响力,将sc-fdma纳入了4g通信标准专利。这种做法虽然增加了爱立信公司在4g标准的话语权,能够收到更多专利费,但却拉低了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
华为中兴鼓吹4.9g也是因为商业利益
华为和中兴鼓吹4.9g除了之前提到的增加话语权的因素外,还和两家公司是全球顶尖的通信设备商有关。
在4g网络建设高峰期过去之后,全球电信设备商都迎来了低谷,加上以华为和中兴为代表的设备商堪称价格屠夫,大家血拼的结果就是大家日子都不好过,爱立信大裁员,诺基亚、阿尔卡特、朗讯合并就是证明。因而大家都有很强的动机,去搞一套所谓的5g网络,再卖一波所谓的5g设备,捞一笔。
由于技术供给上没有革命性提高,现在只能靠选择高频率频段的方法来扩充容量,高频众所周知传播能力很差,所以要多布点。虽然这将会大幅提升运营商组网成本,但华为中兴等设备上可以大赚特赚。
其实,过去20多年,通信技术的提升主要是靠暴力提升,就是扩大占用的频段,加大投资基站的密度,提升芯片数据处理速度(这个得益于半导体技术提升)等手段。
打个比方,就是把双车道,改成四车道、八车道、十六车道,把路拓宽了,运输量自然上去了。
不过,道路运输的效率,也就是车辆的车速,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效率的提升是很宝贵的,也是很慢的。
原来因为模拟通信效率很低,所以早期效率提升较快,像1g到2g,再到3g提升比较多。不过cdma提升没有高通那位世界级科学家吹的那么恐怖,事后大家都发现被高通那位世界级科学家忽悠了。
但现在4g到4.9g,由于技术供给是虚假的、软弱的,不是不可用,就是0增益,或者微小增益。没有革命性技术诞生,因而效率提升就微乎其微了。那么,怎么提升道路的运力呢?
全球通信巨头给出的方案是,虽然没有革命性技术诞生,搞了一大堆注水专利,车速(效率)上不去,但可以建64车道、128车道啊,这样运力不就上去了。
但这么一来,基建成本就会呈几何倍数增长,这导致无论是中国的三大运营商,还是美国的at&t、verizon,对4.9g都不积极的原因。
而把八车道、十六车道拓宽到64车道、128车道,在运营商基建成本几何倍数增长的同时,通信设备商的销售业绩也会水涨船高,也就是任正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的:“业务部门倒是希望5g更快商用,这样他们可以多卖一些产品”。
由于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天价组网成本,最终要全国消费者买单!
这其中的牵扯的利益过于巨大,很多明白人对此三缄其口。
文末要强调一下,铁流从来没有反对建设5g网络,只是反对一些厂商打着5g这个无比政治正确的旗帜,把4.9g包装成5g,忽悠政府、银行、运营商,为自己谋取暴利。
同时,一些厂商的这种做法无助于通信技术的提升,人民群众也无法因此享受更加廉价、优质的电信服务。
如果效率提升上去,采用八车道、十六车道,就可以实现4.9g 64车道、128车道的信息传输能力,这才是真5g。
我们需要真5g,不需要包装成5g的4.9g。国家投资,应该把钱花在真5g上,而不浪费资源搞包装成5g的4.9g。
SHIELD TV 支持 Google Assistant 服务
传感器的发展是由什么带动的
无人机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介绍
海藻纤维素电池
4000系列CMOS数字集成电路制作(4)
5G是假的?我们都被华为、高通骗了?
数据通信保护方案,鑫澈电子助力解决信号干扰和热量过高问题
C编程:数组编程实例分享
光伏逆变器主要技术参数
静态电流电荷泵的原理及制做
三星Galaxy M12手机即将在印度发布
高端需求主导双11 开启了彩电行业竞争新的篇章
三分钟了解福禄克红外热像仪告诉您如何控制3D打印工艺
丹麦将建造三座新的海上风电场,总产能至少为2400兆瓦
政策、资本双轮驱动,互联网医疗前景广阔
扭矩传感器是什么,扭矩传感器的参数介绍
纸张表面瑕疵检测系统解决方案
ZLG安全帽佩戴检测方案的解读
虚拟运营商四年试点身份迎来“转正” 工信部对外资来之不拒
高压电源上使用高压连接器有哪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