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应用笔记描述了外部补偿的工作原理,并提供了利用上述器件实现补偿的方法。通过外部补偿,通过添加带有反馈电路的简单rc网络,调整降压开关稳压器的频率响应,以增加或减少系统的带宽。
介绍
adi公司的大多数开关稳压器允许用户调整内部控制环路。这通常是通过改变pgm(编程)组件从有限的可能配置中选择替代配置来实现的。但是,如果用户需要更大的灵活性,则实施外部补偿。本应用笔记提供了降压开关稳压器外部补偿的指南,这些稳压器使用cmc来优化其频率响应,即增加或减少系统带宽。
理论概述
为什么需要控制回路调整?
为什么需要调整控制回路有几个原因。主要是需要进行调整来解决不稳定的循环。不稳定的环路会降低设备的性能。这可能包括输出电压的不合理振荡或开关波形的过度抖动。
或者,用户可能需要调整控制环路以增加器件的带宽,从而提高瞬态性能。如果用户希望降低输出电容以减少bom,但仍保持稳定的环路,则可能需要进行调整。
图1显示了使用cmc的典型降压转换器的近似增益幅度响应。
图1.典型降压转换器增益幅度响应(cmc)。
如图1所示,典型的cmc降压转换器频率响应包括一个固有极点和ωo和 ω红沉降率分别。极点ωo是“输出负载极点”。其位置与施加的负载电流成正比。而零 ω红沉降率由输出电容器的等效串联电阻 (esr) 产生。通常,该零点要么被器件内部补偿中的极点抵消,要么被推到足够高的频率,使其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通常,cmc系统使用ii类补偿(pi)进行内部补偿,这改善了稳态误差,并提供了交越频率的灵活性。 图2显示了具有ii型补偿(近交越)的典型cmc的幅度响应。
图2.典型降压转换器增益幅度响应(cmc),具有ii类补偿。
具有ii类补偿的典型降压转换器增益幅度响应(cmc)
固有极点和零点以及内部补偿可能无法提供用户所需的频率响应。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以首先调整ic的内部控制回路,利用特定器件提供的可编程性。如果这不符合用户的要求,则需要外部补偿。这是通过在反馈电阻上并联添加rc(串联的电阻器和电容器)来实现超前或滞后补偿的形式实现的。
铅补偿
引线补偿的目的是在频率f处引入零点和极点z和 fp分别,其中 fz< fp.以下是引入铅补偿的可能动机:
更高的带宽(从而减少上升时间和建立时间)
更快的瞬态响应
提高稳定性(通过增加相位裕量)
引线补偿的一个可能的缺点是它可能会增加高频噪声。为了防止这种情况,以更高的频率放置一个极点。
图3显示了引线补偿对幅度和相位的影响。在此示例中,fz= 10hz 和 fp= 10khz 使用。
图3.导联补偿频率响应。
滞后补偿
滞后补偿的目的是在频率f处引入极点和零点p和 fz分别,其中 fp< fz(<
图4显示了滞后补偿对幅度和相位的影响。在此示例中,fp= 10hz 和 fz= 10khz 使用。
图4.滞后补偿频率响应。
cmc 降压转换器的控制环路带宽 (bw)
对于负载点降压转换器(max20710、max20812等),控制环路带宽与反馈分压器比成正比,下式计算:
等式 1
其中
是从 vout 到 vsense 的反馈分频器
cout是输出电容
g为可编程环路增益(从ic数据手册获得)
对于给定的“g”和“cout”(根据电路要求固定),带宽减少到:
等式 2
因此,通过改变反馈比同时保持其直流比恒定(以保持所需的基准电压),用户可以增加或减少带宽。
* cout的计算包括其在额定输出电压下的降额
* 这种外部补偿方法适用于所有带宽与反馈比成正比的ic(如下式2)
电路实现
超前和滞后补偿是通过在开关稳压器ic外部的反馈电阻并联添加rc网络(串联的电阻和电容器)来实现的。对于引线补偿(如图5a所示),在顶部反馈电阻(r认知障碍).对于滞后补偿(如图5b所示),在底部反馈电阻(r认知障碍).
图 5a.引线补偿电路图。
图 5b.滞后补偿电路图。
补偿对环路增益的影响 - t(s)
对于降压稳压器,典型环路增益t(s)如图6所示。
图6.闭环降压稳压器框图
环路增益 t(s) 写为:
t(s) = gc(s) × gvc(s) × h(s)
哪里
从公式2
其中,
gc(s) 是内部补偿器 tf
gvc(s) 控制降压开关稳压器的输出tf
铅补偿:
包括铅补偿后,术语h(s)将修改为以下内容:
等式 3
r的串联组合铅和 c铅在 f 处添加一个零点和极点z和 fp给出者:
结果 1
并且观察到 fz
因此,更新的环路增益t(s)lead为:
等式 4
下一节将进一步详细分析公式4。
滞后补偿:
与铅一样,包括滞后补偿,术语h(s)被修改为:
等式 5
r的串联组合滞后和 c滞后在 f 处添加一个零点和极点z和 fp给出者:
结果 2
并且观察到p< fz
因此,通过滞后补偿,环路增益为:
等式 6
等式3和等式5证实,h(s)=kdiv(即,根据公式2与bw成正比),根据极点零对的位置进行修改。增加的极点-零点对根据频率和r的值提供一定的增益/衰减铅/滞后和 c铅/滞后.这用于增加或减少当前 bw。
因此,在反馈电阻两端增加串联rc网络会改变系统环路增益,最终改变转换器的有效带宽。为了分析新增加的极点和零点的影响,分别考虑超前和滞后补偿。此外,极点-零点对提供的增益取决于频率,因此使用波特图的频域方法来分析获得的结果。
带导联补偿的环路增益分析
导联补偿的主要目标是在环路增益t(s)下获得带宽的最大改善。本节提供元件选择的设计方法(r铅和 c铅),目的是获得给定系统的最大带宽。
图7所示为典型的补偿电流模式控制系统。包括引线补偿(外部)时,以下是响应(显示图7a所示系统交叉点附近的典型响应):
图7.铅补偿系统的频率响应在典型cmc系统上的叠加。
图 7a.图 7 的放大版本。
观察到新添加的零点和极点在fz和 fp使具有引线补偿的系统具有从f开始的额外增益z,这有效地导致带宽得到改善,因为补偿系统在带宽处越过0db线新增功能.
从图 4 所示的图中,通过几何图形得出结论:
log(ƒp) - log(ƒz) = log(bwnew) - log(bwold)
这意味着,
bwnew = bwold × (ƒp / ƒz) 等式 7
这里
bwnew - 表示具有导联补偿的新交越频率
bwold - 表示交越频率,无需外部补偿
公式7是一个重要结论,因为它将带宽改进与极零对频率之比直接联系起来。该公式用于推导出rlead和clead的值,它们提供了最大的带宽改进。
此外,从公式7可以清楚地看出,对于最大带宽,极零点频率比应该是最大值。
在数学上(将结果 1 代入公式 7 的 lhs),比率简化为:
等式 8
通过分析,观察到公式8的最大值是在以下情况下获得的:
r铅<<·认知障碍||r认知障碍
由于r的推荐值认知障碍/ 1认知障碍在1kω至5kω之间,用户可以选择r铅为任何值 <5ω。
因此,对于给定的反馈电阻值,bw新增功能根据公式 7a 计算:
公式7a是计算最大带宽的有用工具新增功能这是在给定的反馈电阻值(即给定电压)下实现的。
通过仔细选择 r 最大化 bw铅、c 的值铅决定 f 的位置z和 fp.极点零点对的位置也会影响带宽和相位裕量改进。
为了获得最佳情况,将极点零点位置从低频(低至100hz)扫描到可能的最高频率(由bw确定)老) 通过保持 r铅恒定和变化的c铅价值。
在这里,最高频率是提供最小 c 值的频率铅,当 fz= bw老.选择高于此频率不会为系统提供导联线补偿。要避免这种情况,请选择 c铅大于以下值:
对多个系统配置进行了全面的仿真和硬件测试,得出了以下结果:
将极点零点对放置在最高频率附近(bwold之前)并不能提供带宽的最大改善,因为与渐近图相比,幅度图(实际图)的交叉时间要早得多。但这种方法为系统提供了相位裕量的最大增量。
将极点零点对放置在较低频率(< 1khz)下可大幅降低系统的pm,但也提供了带宽的最大改进。
因此,极零点对的最佳位置是带宽最大,pm降低最小的地方。这介于高频和低频之间。
因此,为了在略微降低pm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改善带宽,使用公式9来计算c的值铅.该结果是通过将fp放置在bw的1/10获得的老如下图所示:
这意味着,clead的计算公式为:
等式 9
例如,如果系统的要求不仅仅是最大带宽,而是提高带宽和pm的功率,那么c铅减少以调整所需的最佳情况。降低 c铅减少了带宽的改进,但增加了系统的pm。
以下是 c 的范围铅:
为了改善体重和粉末反射,但不能改善最大体重:
对于最大带宽(pm 没有改善):
引线补偿硬件测试和结果
上述理论利用max20710和max20812评估板进行测试。多个 c外数值用于验证理论和实践结果的一致性。此处显示了其中一个结果。
为了进行测试,将串联r-c网络与rfb1并联添加,用于使用上述公式计算的导线补偿和串联元件的值。用于实验的组分具有1%(r铅和 c铅).
进行的测试使用公式9计算c铅.该测试的主要目的是在pm降低最小的情况下获得最大的bw。
max20710评估板得到c结果外= 1600μf
以下是用于测试的值,它还包括 fz和 fp使用所用组件获得的值。
rfb1 and rfb2 vout rlead (Ω) clead (calculated) clead (used in ckt) fz (khz) fp (khz)
1.87kω 和 3.48kω 1v 0 19.5nf 18.3nf 4.67 7.21
- 带宽(千赫) 下午 (°)
空载
无偿 67.436 58.876
铅补偿 98.408 49.769
满载
无偿 69.285 58.037
铅补偿 112.604 50.257
根据公式7a,可实现的最大改进为103.673khz。
从表2的结果可以看出,改善与bw的计算值完全匹配新增功能即 bw老按极点到零频率比缩放。
如前所述,尽管这种方法提供了带宽的最大改善,但系统的pm略有降低(~8°),这主要是由于系统在较高bw下的较低相位。这是通过稍微减小 c 的值来调整的铅.
降低 c铅值可能会略微降低带宽,但会改善pm,因为引线补偿提供了一些相位提升。
因此,公式9为最大带宽改进提供了最佳结果。这始终是执行首次通过结果的领先补偿的良好起点。
注意:最大带宽改进根据 r 的值推迟认知障碍和 r认知障碍,即不同 v 的不同改进外.
如图8a和图8b所示,以下是满载= 10a情况下环路增益的波特图(值如表2所示)。
图 8a.显示未补偿的 s/m。
图 8b. 显示铅补偿 s/m。
bw(频域)的增加直接转化为系统瞬态响应(时域)的改进,即随着带宽的增加,系统对干扰的响应更快。
使用2a至10a的脉冲负载和8a/μs斜坡测试响应,结果如图9a和图9b所示。
图 9a.使用 c 显示未补偿的 s/m外= 1600μf。
图 9b. 显示带 c 的铅补偿 s/m外= 1600μf。
过头
v中的未补偿过冲出峰(毫伏) 28.8
v级导线补偿过冲出峰(毫伏) 17.7
δ v出峰- 过冲减少(mv) 11.1
负脉冲信号
v中的无补偿下冲出峰(毫伏) 30
v级铅补偿下冲出峰(毫伏) 21.9
δ v出峰- 下冲减少(mv) 8.1
观察到瞬态期间的下冲和过冲在带宽改善后降低了~8mv至10mv。因此,这是通过最后一刻调整来满足规格的好方法。
max20812评估板c结果外= 870μf
对max20812评估板进行类似的分析,元件值如表4所示。
rfb1 and rfb2 vout rlead (Ω) clead (calculated) clead (used in ckt) fz (khz) fp (khz)
3.01kω 和 3.01kω 1v 0 25.6nf 25.3nf 2.09 4.18
- 带宽(千赫) 下午 (°)
空载
无偿 41.341 64.924
铅补偿 78.106 61.112
满载
无偿 46.893 68.28
铅补偿 82.685 62.05
同样,根据公式7a,可实现的最大改进为82.682khz。
从表5的结果可以看出,改善与bw的计算值完全匹配新增功能,即 bw老按极点到零频率比缩放。
对max20710的要求需要更多改进的原因是r的差异认知障碍和 r认知障碍在相同输出电压下,max20812与max20710的比较值,最终改变公式7a中的极点至零频率比。因此,为了更好地改进 bw,具有较低值 r 的配置。认知障碍(与 r 相比认知障碍) 是优选的。
如图10a和图10b所示,以下是满载= 6a时环路增益的波特图(值如表5所示)。
图 10a.显示未补偿的 s/m 波特。
图 10b. 显示铅补偿 s/m 值。
对于1a至6a的脉冲负载和5a/μs斜坡,瞬态响应改进如下:
图 11a.使用 c 显示未补偿的 s/m外= 870μf。
图 11b. 显示带 c 的铅补偿 s/m外= 870μf。
overshoot
uncompensated overshoot in vout peak (mv) 48.1
lead compensated overshoot in vout peak (mv) 27.1
δ vout peak - overshoot reduction (mv) 21.1
undershoot
uncompensated undershoot in vout peak (mv) 33.5
lead compensated undershoot in vout peak (mv) 22.5
δ vout peak - undershoot reduction (mv) 11.1
电压的下冲和过冲降低了10mv至20mv,这是巨大的,与max20710以前的情况相比,这更好。这仅仅是由于max20812情况下带宽增加更多。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超前补偿是通过在r上添加一个简单的串联rc网络来实现的。认知障碍,其中 bw 的最大改进受 f 位置的限制z和 r 的值认知障碍和 r认知障碍.这种补偿方法仅用于在一定程度上改善bw;因此,当系统的所有其他组件都使用变量c固定时,使用外部补偿外要求。因此,如果需要在最后一刻进行带宽修改(有/没有pm改进),则铅补偿是实现它的最佳方法。
带滞后补偿的环路增益
滞后补偿的主要目的是改善相位裕量(pm)并降低环路增益t(s)的带宽(假设系统在较低的带宽下pm较高)。这是在系统具有低 c 的情况下完成的外值,这会导致带宽接近开关频率 (f西 南部),导致系统中的噪声较高。
本节提供元件选择的设计方法(r滞后和 c滞后),目的是减少交叉并在新的bw上改善pm。
注意:不要最大化带宽降低,因为这会降低系统性能。
图12所示为典型的补偿电流模式控制系统。包含滞后补偿后,叠加图就是响应。
图 12.滞后补偿系统的频率响应在典型cmc系统上的叠加。
设计方法与引线补偿方法略有不同。在这里,pm改进是从系统(即没有外部补偿)而不是从滞后补偿中获得的。事实上,滞后补偿对系统相位的影响会减弱,如图4所示。
因此,对于滞后补偿系统,pm最佳改进(以较低带宽从系统获得)的标准是:
对于计算,用户可以考虑边界情况,即
选择 clag= 10nf(以获得最佳带宽降低并避免环路不稳定问题)。增加 c 的值滞后大幅降低带宽,因为 fp放置在小于500hz的频率下,这导致增益曲线更快地越过0db。
r 的值滞后根据结果 2 计算得出,由下式给出:
等式 10
因此,r 的任何值滞后大于或等于公式10中的值可提供滞后补偿的最佳结果。
对于较低的带宽,fz进一步向下移动(即 fz< 0.1bw老) 通过增加 c滞后并降低 r 的值滞后.这会将极点-零点对移动到较低的频率,从而进一步改善系统的pm。
bw的价值新增功能通过滞后补偿从上述 r 获得滞后和 c滞后值提供 f 的最小减少c这样补偿系统的pm就不会因滞后补偿而降低。
滞后补偿硬件测试和结果
上述理论利用max20710和max20812评估板进行测试。为了进行测试,与r并联添加串联r-c网络认知障碍,并使用上述方程计算序列元素的值。用于实验的组分具有1%(r滞后和 c滞后).对于这两种情况,c滞后使用 10nf(根据建议)。
以下是每个评估板的结果:
max20710评估板得到c结果外= 800μf
以下是用于测试的值,它还包括 fz和 fp从使用的组件获得的值。
rfb1 and rfb2 vout clag rlag (calculated) rlag (used in ckt) fz (khz) fp (khz)
1.87kω 和 3.48kω 1v 10nf 1.35kω 1.5kω 12.566 6.41
- 带宽(千赫) 下午 (°)
空载
无偿 125.669 37.984
滞后补偿 84.523 54.438
满载 – 6a
无偿 127.192 38.13
滞后补偿 83.319 54.198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随着交越频率或带宽的降低,pm改善了~20°。对于分频器的轻微修改,r滞后进一步调整(如前所述),但这仅将分频器偏移了很小的幅度。
图13a和图13b显示了满载= 10a时环路增益的波特响应(值如表8所示)。
图 13a.显示未补偿的 s/m 波特。
图 13b. 显示了滞后补偿的 s/m 波特。
max20812评估板得到c结果外= 270.1μf
对max20812评估板进行类似的分析,元件值如表9所示。
rfb1 and rfb2 vout clag rlag (calculated) rlag (used in ckt) fz (khz) fp (khz)
3.01kω 和 3.01kω 1v 10nf 1.4249kω 1.42kω 11.169 6.025
表9显示了组分值和其他计算量。
rfb1 and rfb2 vout clag rlag (calculated) rlag (used in ckt) fz (khz) fp (khz)
3.01kω 和 3.01kω 1v 10nf 1.4249kω 1.42kω 11.169 6.025
- 带宽(千赫) 下午 (°)
空载
无偿 111.69 55.714
滞后补偿 65.898 63.079
满载 – 6a
无偿 131.651 52.574
滞后补偿 70.925 66.9
在这种情况下,改进了~11°,低于前一种情况,因为这种改进来自系统本身,不依赖于补偿。
图14a和图14b显示了满载= 6a时补偿和未补偿系统的波特图(值如表10所示)。
图 14a.显示未补偿的 s/m 波特。
图 14b. 显示铅补偿 s/m 值。
如前所述,滞后补偿并不经常使用,它主要用于系统c低的情况外计数(即高交越频率)。
虽然,通过这种方法用户可以将bw推到一个低得多的值,但建议不要低于f的1/10西 南部,因为系统性能下降主要与瞬态行为有关。
因此,滞后补偿是改善pm的最佳方法之一,并具有降低系统带宽的额外好处。
结论
外部补偿获得的结果适用于文档开头提到的部件号。它也可以应用于任何其他adi的电源管理ic,这些ic具有类似形式的带宽方程,即与反馈比成正比。
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在反馈电阻两端安装一个用于rc网络的dni/dnp焊盘,这在电路板的测试阶段带来了灵活性,以获得必要的稳定性裕量。
综上所述,外部补偿是提升原始系统性能的方法之一。
怎样才能实现传感器领域真正意义上的国产化替代
通用时间开关电路原理图讲解
5G又一突破,远程操控机器人“云”手术!
CEVA在2022年第二季度芯片出货量超过150亿颗
联想采用赛普拉斯的PRoC-UI以实现Windows 8 触摸手势功能
如何从外部优化降压稳压器ICS的频率响应
什么是共线天线?共线天线的主要类型
碳化硅功率MOSFET模型的应用特性分析
Anker安克一体化超级充评测 容量翻倍更加有安全感体积可一手掌控
共话开源,为热爱而聚!2023开放原子全球开源峰会“开发者之夜”节目征集进行中!
户内照明使用高精度LED驱动电源的必要性和实现方法
在电路中加入温度传感器的好处是什么
直流固态继电器与交流固态继电器区别
在ISE中直接调用chipscope进行在线逻辑分析(4)
柯力传感独家投资深圳高端工业视觉传感器企业!
能理解、能设计!建筑行业AI大模型未来可期
SPOT技术的应用场景有哪些?
如何定制差分晶振应用电路方案
Vuzix将推出Micro LED打造的智能眼镜
【世说芯品】Microchip推出针对电动航空应用设计的新型一体化混合动力驱动模块解决方案,可减少开发时间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