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d flash不能片内执行,但它具有容量大,改写速度快的优点。且nand flash比较廉价,适合用于存放大量数据。但是nand flash比较容易出现位反转问题,在使用中一般需要进行ecc数据校验。
flash闪存是非易失存储器,可以对称为块的存储器单元块进行擦写和再编程。任何flash器件的写入操作只能在空或已擦除的单元内进行,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在进行写入操作之前必须先执行擦除。nand器件执行擦除操作是十分简单的,而nor则要求在进行擦除前先要将目标块内所有的位都写为0.由于擦除nor器件时是以64~128kb的块进行的,执行一个写入/擦除操作的时间为5s,与此相反,擦除nand器件是以8~32kb的块进行的,执行相同的操作最多只需要4ms.
nor和nand是现在市场上两种主要的非易失闪存技术。intel于1988年首先开发出norflash技术,彻底改变了原先由eprom和eeprom一统天下的局面。紧接着,1989年,东芝公司发表了nandflash结构,强调降低每比特的成本,更高的性能,并且象磁盘一样可以通过接口轻松升级。但是经过了十多年之后,仍然有相当多的硬件工程师分不清nor和nand闪存。nor的特点是芯片内执行(xip,executeinplace),这样应用程序可以直接在flash闪存内运行,不必再把代码读到系统ram中。nor的传输效率很高,在1~4mb的小容量时具有很高的成本效益,但是很低的写入和擦除速度大大影响了它的性能。
flash闪存是非易失存储器,可以对称为块的存储器单元块进行擦写和再编程。任何flash器件的写入操作只能在空或已擦除的单元内进行,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在进行写入操作之前必须先执行擦除。nand器件执行擦除操作是十分简单的,而nor则要求在进行擦除前先要将目标块内所有的位都写为0.由于擦除nor器件时是以64~128kb的块进行的,执行一个写入/擦除操作的时间为5s,与此相反,擦除nand器件是以8~32kb的块进行的,执行相同的操作最多只需要4ms.
本文以三星公司的k9f1208uob芯片为例,介绍nand-flash存储器芯片的读写流程和时序。
1 nand-flash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1.1 nand-flash存储器的组成结构及指令集
k9f1208uob的容量为64mb,存储空间按128k个页(行)、每页中528个字节(列)的组成方式构成。备用的16列,位于列地址的512-527.k9f1208uob还将存储空间分为块(block),每1块由32个页构成。因此k9f1208uob中一共有4096个块。这种“块-页”结构,恰好能满足文件系统中划分簇和扇区的结构要求。k9f1208uob的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k9f1208uob的内部结构
k9f1208uob的读和写都以页为单位,擦除则以块为单位进行操作。
nandflash的数据是以bit的方式保存在memorycell,一般来说,一个cell中只能存储一个bit.这些cell以8个或者16个为单位,连成bitline,形成所谓的byte(x8)/word(x16),这就是nanddevice的位宽。这些line会再组成page,(nandflash有多种结构,我使用的nandflash是k9f1208,下面内容针对三星的k9f1208u0m),每页528bytes(512byte(mainarea)+16byte(sparearea)),每32个page形成一个block(32*528b)。具体一片flash上有多少个block视需要所定。我所使用的三星k9f1208u0m具有4096个block,故总容量为4096*(32*528b)=66mb,但是其中的2mb是用来保存ecc校验码等额外数据的,故实际中可使用的为64mb.
1.2 nand-flash操作
1.2.1 页读操作
在初始上电时,器件进入缺省的“读方式1模式”。在这一模式下,页读操作通过将00h指令写入指令寄存器,接着写入3个地址(1个列地址,2个行地址)来启动。一旦页读指令被器件锁存,下面的页读操作就不需要再重复写入指令了。
写入指令和地址后,处理器可以通过对信号线r/b的分析来判断该操作是否完成。如果信号为低电平,表示器件正“忙”;为高电平,说明器件内部操作完成,要读取的数据被送入了数据寄存器。外部控制器可以在以50ns为周期的连续re脉冲信号的控制下,从i/o口依次读出数据。连续页读操作中,输出的数据是从指定的列地址开始,直到该页的最后-个列地址的数据为止。
1.2.2 页写操作
k9f1208uob的写入操作也以页为单位。写入必须在擦除之后,否则写入将出错。
页写入周期总共包括3个步骤:写入串行数据输入指令(80h),然后写入3个字节的地址信息,最后串行写入数据。串行写入的数据最多为528字节,它们首先被写入器件内的页寄存器,接着器件进入一个内部写入过程,将数据从页寄存器写入存储宏单元。
串行数据写入完成后,需要写入“页写入确认”指令10h,这条指令将初始化器件的内部写入操作。如果单独写入10h而没有前面的步骤,则10h不起作用。10h写入之后,k9f1208uob的内部写控制器将自动执行内部写入和校验中必要的算法和时序,这时系统控制器就可以去做别的事了。
内部写入操作开始后,器件自动进入“读状态寄存器”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当re和ce为低电平时,系统可以读取状态寄存器。可以通过检测r/b的输出,或读状态寄存器的状态位(i/o 6)来判断内部写入是否结束。在器件进行内部写入操作时,只有读状态寄存器指令和复位指令会被响应。当页写入操作完成,应该检测写状态位(i/o 0)的电平。
内部写校验只对没有成功地写为0的情况进行检测。指令寄存器始终保持着读状态寄存器模式,直到其他有效的指令写入指令寄存器为止。
1.2.3 块擦除
擦除操作是以块为单位进行的。擦除的启动指令为60h,块地址的输入通过两个时钟周期完成。这时只有地址位a14到a24是有效的,a9到a13则被忽略。块地址载入之后执行擦除确认指令d0h,它用来初始化内部擦除操作。擦除确认命令还用来防止外部干扰产生擦除操作的意外情况。器件检测到擦除确认命令输入后,在we的上升沿启动内部写控制器开始执行擦除和擦除校验。内部擦除操作完成后,检测写状态位(i/o 0),从而了解擦除操作是否有错误发生。
1.2.4 读状态寄存器
k9f1208uob包含一个状态寄存器,该寄存器反应了写入或擦除操作是否完成,或写入和擦除操作是否无错。写入70h指令,启动读状态寄存器周期。状态寄存器的内容将在ce或re的下降沿处送出至i/o端口。
器件一旦接收到读状态寄存器的指令,它就将保持状态寄存器在读状态,直到有其他的指令输入。因此,如果在任意读操作中采用了状态寄存器渎操作,则在连续页读的过程中,必须重发00h或50h指令。
1.2.5 读器件id
k9f1208uob器件具有一个产品鉴定识别码(id),系统控制器可以读出这个id,从而起到识别器件的作用。读id的步骤是:写入90h指令,然后写入一个地址00h.在两个读周期下,厂商代码和器件代码将被连续输出至i/o口。
同样,一旦进入这种命令模式,器件将保持这种命令状态,直到接收到其他的指令为止。
1.2.6 复位
器件提供一个复位(reset)指令,通过向指令寄存器写入ffh来完成对器件的复位。当器件处于任意读模式、写入或擦除模式的忙状态时,发送复位指令可以使器件中止当前的操作,正在被修改的存储器宏单元的内容不再有效,指令寄存器被清零并等待下一条指令的到来。当wp为高时,状态寄存器被清为c0h.
2 系统硬件连线及软件设计
2.1硬件连线
k9f1208uob和s3c2440a的接口电路如图2所示。
图2 k9f1208uob与s3c2440a硬件电路
2.2 软件设计
步骤1:nand-flash初始化
利用ads1.2等工具建立工程文件nandflash_test.mcp,在nand.c文件中test_k9s1208子函数实现了主要测试功能。
gpacon = rgpacon;
rgpacon=(rgpacon &~(0x3f《17))|(0x3f《17);
首先备份rgpacon的内容,再设置gpa17-22的工作方式。然后调用nand-flash初始化函数。
nf8_init0;//初始化函数
初始化函数的实现源码如下:
rnfconf=(tacls《12)|(twrph0《8)i(twrph1《4)|(0《0):
rnfcont=(0《13)|(0《12)|(0《10)|(0《9)|(0《8)|(1《6)|(1《5)|(1《4)|(1《1)|(1《0):
步骤2:读器件id码
由于s3c2440a中没有像支持sdram 一样提供直接与nand-flash存储器的接口,读写的过程要靠软件编程来完成。初始化nand-flash后,就可以对nand-flash进行操作了。
程序调用nf8_print_id()子函数读出器件id码。
id=nf8_checkid(); //继续调用子函数
device=(u8)id;
maker=(u8)(id》8):
uart_printf(“maker:%x,device:%x ”,maker,device);
nf8_print_id()源码如下:
nf_cmd(0x90);//写入90h指令
nf_addr(0x0);//写入地址00h
for(i=0;i《10;i++);
uart_printf(“nfstat:0x%x ”,rnfstat);
id=nf_rddata8()《8;//maker code 0xec读出id值
id |=nf_rddata8();
//devide code(k9s1208v:0x76),(k9k2g16u0m:0xca)
步骤3:页读写程序
本实验实现了某页的写及读出验证功能。test_nfs_rw子函数实现这一功能。
程序首先初始化要写入的数据,*dstpt是要读出验证的数据,先填0;*srcpt是要写入的数据,先用随机数填满。
for(i=0;i《512;i++) *dstpt++=0x0;//填0
for(i=0;i《512;i++){
#if ads10==true
if(offset==-1) *srcpt++=rand()%0xff;//随机数填满
#else
if(offset==-1) srcpt++ =i%0xf;
#endif
else *srcpt++=i+offset;
}
写之前先进行擦除工作:
if(nf8_erasebiock(block)==fail) return;
然后进行页写入操作:
if(nf8_writepage(block,page,srcpt)==fail) return;
将用随机数填满的srcpt指向的数据写入到指定的页中。写入之后再读出验证:
if(nf8_readpage(block,page,dstpt)==fail) return;
uart_printf(“checking data. ”);
for(error=0,i=0;i《512;i++){
if(*srcpt++!=*dstpt++){//比较操作
uart_printf(“error:%d[w:%x,r:%x] ”,i,*srcpt,*dstpt);
error++;
}
}
if(error!=0)
{uart_printf(“fail to r/w test(%d)。 ”,error);
return(2);
}
else
{uart_printf(“r/w test ok. ”);
return(1);
}
其中nf8_readpage(block,page,dstpt)将读出的数据放入dstpt指向的地址空间里。最后将写入的数据和读出的数据比较,打印验证信息。
步骤4:编译工程
所有的函数都实现以后,通过ads1.2进行编泽,生成可执行文件。在工程文件夹“ andflash_testaandflash_test_datakdebugrel”下,可以看到nandflash_test.bin可执行文件。
步骤5:下载程序运行
将串口线与硬件开发系统板串口和开发pc机的com1连接好(主要用于回显),用usb线和开发pc 机的usb口相连后(主要用于数据的下载),打开dnw 软件,将串口设置为com1,比特率设置为115200,usb下载地址设为0x30000000.
使用dnw 将前面生成的可执行文件下载到内存中去运行。
3 结束语
本文主要讨论了nand-flash存储器芯片的工作原理以及以三星公司基于arm公司的arm920t处理器核s3c2440a为平台举了一个测试实例,让读者对整个存储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过程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便于在其它嵌入式系统设计中运用。
USB Type-C PD快充专用取电sink芯片 ECP5701
基于机智云物联网平台的无人机电池电量监测系统
电渣压力焊的组成_电渣压力焊的工作原理
博通高通收购案遭强行推迟_美国政府“老毛病”又犯了?
如何检查电子元器件的外观质量?
Nand-flash存储器工作原理及其操作实例(以K9F1208UOB为例)
智能门锁芯片如何选?看完这篇就够了!
爱立信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建立新的合作关系
人工智能:高手中的对手?
6层板堆叠的PCB设计
全球无线系统市场追踪报告:智能手机与4G LTE促无线通信产业增长
表底层铺铜对PCB是否有帮助?到底有没有必要?
极弱磁大设施交叉研究平台项目开工 杭州要造最灵敏的磁场传感器
电驱系统振动噪声及疲劳试验验证流程
显色指数的发展历程
酷博短信Modem
ASML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大涨
警方要求获取亚马逊 Echo 资料协助破案,引发隐私讨论
基于EFM8控制器制作用于监控和分析热电偶的测量系统
机器学习是未来的发展还是现在的业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