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立信第三阶段2.6GHz频段基站设备测试正在顺利进行中

2019年新年伊始,关于5g的好消息就接连不断,展现出5g行业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特别是1月23日,在imt-2020(5g)召开的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三阶段总结大会上,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陈立东副司长宣布“第三阶段测试工作基本完成,5g基站与核心网设备已达到预商用要求”,坚定了业界2019年5g预商用、2020年正式商用的信心,为行业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imt-2020(5g)组织的5g技术3个阶段研发试验中,一直活跃着爱立信的身影。在近期完成的第三阶段测试中,爱立信顺利完成了5g核心网性能测试和安全测试。谈起本次测试中的总体表现,爱立信东北亚地区首席市场官张至伟用8个字进行了总结:“进展顺利,表现出色”。
出色表现获得一致好评 从2016年初开始,爱立信就参与到了由imt-2020(5g)推进组指导并实施的中国5g技术研发试验当中。张至伟表示,作为第一批加入imt-2020(5g)工作组的国际厂商,爱立信在过去两年结束的第一、第二阶段测试中,出色地完成测试内容并受到了表彰。
从2018年开始,测试进入到了第三阶段。张至伟表示,相比于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的测试无论是实验室还是外场测试都基于系统级、端到端进行,其中外场无论是nsa还是sa模式都基于组网而非单站测试。可以想见,测试难度有了相当程度的提升。
在前两阶段出色测试的基础上,爱立信积极认真地参与到第三阶段测试中。2019年1月19日,爱立信宣布,已顺利完成第三阶段sa核心网性能测试和安全测试。
张至伟表示,爱立信在第三阶段测试中的表现受到了业界一致好评,并实现了很多结合行业的5g创新应用。其中基于最新的3gpp rel15规范,爱立信通过了nsa架构下的无线功能测试、无线射频测试和核心网新功能测试,并于2019年9月5日在北京怀柔外场完成端到端的全部相关功能和性能验证。随后又顺利完成了sa架构下无线功能测试和外场组网测试。同时基于商用设备基本完成了3.5ghz频段室分系统的功能和发射机射频指标测试。2.6ghz频段基站设备的测试也在顺利进行当中。
其中,性能测试包含nfv平台性能、5g核心网控制面性能、5g核心网用户面性能和综合话务模型容量测试4个方面。前3个方面的测试中,5g核心网和nfv平台统一部署在通用服务器之上,而综合话务模型容量测试则使用第三方仪表进行5g核心网系统级包围测试,所有测试在遵循统一话务模型要求和保证业务成功率的前提下,验证了通用服务器5g核心网信令处理和数据转发性能,充分验证了爱立信5g核心网产品对云化资源的高效使用能力以及对大话务量的处理能力,成功达到了本次测试的预期和目的。安全测试方面,爱立信主要验证了用户终端在注册过程和移动性管理流程中的安全处理和用户标识隐私。
爱立信表示,本次测试的顺利完成,充分体现了爱立信在移动通信网络领域多年的技术积累以及5g核心网产品功能和性能的完备性,展示了爱立信5g核心网在新的服务化架构下的网络能力,为今后的5g商业部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6ghz频段基站设备测试顺利进行中 相比于第一和第二阶段测试,第三阶段测试的一大不同之处在于增加了2.6ghz频段的测试。工信部2016年1月批准3.5ghz用于5g技术试验,2017年7月增加了4.9ghz、26ghz和39ghz用于5g技术研发试验,到2018年10月批复同意2515~2615mhz作为5g试验频段。
相对于业界对于3.5ghz和4.9ghz早有预期,工信部批复2.6ghz频段可以说在意料之外,而2.6ghz频段又存在着清频和防干扰等问题,给厂商测试带来了难度。因此,总体而言2.6ghz测试时间短、任务多、难度大。
张至伟认为,相比其他几个频段,2.6ghz频段已经有商用部署,2.6ghz的5g试验测试需要重新调整帧结构的上下行配比,以避免与现网设备的相互干扰,另外还需要对试验区域进行必要的业务调整和清频工作。同时,试验设备还要考虑后续多模设备的支持,而由此带来的功耗等一系列问题都给设备研发带来很大的挑战。
张至伟表示,针对上述挑战,爱立信一方面积极参与2.6ghz相关规范的讨论制定,尽快明确2.6ghz 5g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积极配合完成2.6ghz 5g电台执照申请,完成外场准备工作;另一方面在设备开发方面采取架构优先、模块设计的方式,既加快了设备开发进度,又保证了相关商用规范和指标进一步明确时可以迅速进行设备优化,如降低功耗、减小尺寸和重量等。
据悉,目前爱立信在2.6ghz上已具备nsa架构、sa架构下的端到端的能力,已经基本完成了基站设备功能测试。张至伟表示,爱立信计划近期完成包括外场组网在内的所有测试。
基本具备5g试商用基础 imt-2020(5g)推进组组织5g技术研发试验,是为了在接近现网运行的环境中检验5g技术的成熟度,并推动5g发展趋于成熟。待5g技术验证成熟,方可投入实际环境中进行商用。
在发布三阶段测试结果时,陈立东司长表示,5g基站与核心网设备均可支持nsa和sa模式,主要功能符合预期,达到预商用水平。以爱立信为例,从此次测试结果和标准化程度来看,爱立信的5g基本具备了试商用的基础。
张至伟表示,5g初期业务以embb为主。第三阶段测试涵盖了nsa、sa模式下的基本功能、发射机射频指标和外场组网测试,对embb场景下的覆盖、时延以及吞吐率等性能指标进行了充分验证。核心网部分完成了基本功能、性能和基础安全测试。爱立信在性能测试中,测试了按照规定的话务模型达到百万用户100g流量,并且进行了高于4小时的长保测试。核心网已经基本具备了大用户、大流量的应用场景支持能力。
从标准角度,在3gpp r15阶段,5g提供的业务能力以embb为主,提供了丰富而灵活的业务支撑能力,在移动性管理、会话管理、业务连续性,以及边缘计算等功能都有重要的增强。
对于urllc以及massive iot业务,3gpp r15阶段从网络架构和基础业务能力方面进行了增强,如提供增强的qos能力和参数,新增了rrc inactive状态、mico状态等功能。为了进一步完善具体的urllc和 miot业务支持能力,3gpp r16阶段对urllc和miot业务的研究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并已经开始了标准化工作。
将开展芯片终端互通测试及毫米波、语音方案等测试 在公布第三阶段测试结果时,imt-2020(5g)推进组专家表示,下一步计划进行5g芯片终端及互操作测试,以及毫米波和语音方案的测试。
在推进芯片、终端测试,打造5g端到端能力方面,张至伟表示,作为率先开展5g相关研究的技术领先者,爱立信已经与芯片终端合作伙伴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例如,2018年6月,爱立信与intel完成业界第一个3gpp 5g nsa 3.5ghz端到端数据呼叫;2018年9月,爱立信与intel完成第一个3gpp 5g 39ghz多厂商实时数据业务;2018年11月,爱立信与高通、wnc成功完成第一个5g智能原型机接入3.5ghz nr网络;2018年12月与高通完成在2.6ghz频段上nsa的5g nr数据连接。根据第三阶段5g芯片终端及互操作测试规范,爱立信目前正与多个合作伙伴紧锣密鼓地展开互联互通测试。
在毫米波和语音方案测试方面,张至伟表示,爱立信已经在北美、日、韩部署了5g毫米波商用/预商用网络,在前两个阶段也引入毫米波测试床参加了测试和一系列的应用展示,其优异的性能和稳定的表现获得了众多赞誉。对于即将展开的毫米波测试,爱立信将采用商用设备进行相关测试。
张至伟表示,支持sa架构的语音方案包含eps fallback with redirection、eps fallback with ho和vonr。语音方案涉及芯片、终端、ran和core的统一协同。目前,爱立信正积极与各方协同,共同推进语音方案的早日实现。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爱立信会一如既往地聚焦5g商业用例以及无线接入、网络切片和机器智能等关键技术推动因素,携手全球各5g研发组织、运营商、学术界以及众多合作伙伴开展5g相关研发合作,共同推进5g产业的成熟。从技术,标准,产品和解决方案全方位的支持中国5g网络的建设。”张至伟表示,“未来,爱立信将继续为5g发展全力以赴。”

中国联通联合12家互联网公司推出PLUS会员
生活健康小常识大全
滑坡监测系统解决方案的详细讲解
国民技术N32A455车规MCU荣膺“2023汽车芯片50强”
智能楼宇和智能家居的安全性如何?
爱立信第三阶段2.6GHz频段基站设备测试正在顺利进行中
什么是RK3399开发板基础配置
粳稻地物光谱特征波段分析
尼康全画幅微单Z7相机采用了50mmf/1.2镜头对焦灵敏度极高
VR虚拟现实教堂解决宗教生活礼拜难题
Lewis酸性液体的制备、与原位催化合成的耦合及异质自组装
摩尔线程预训练语言模型MusaBert荣登CLUE榜单TOP10
什么是安规电容、X电容、Y电容?
全球知名的五十家机器人盘点,中国三家入榜
小米平板5怎么样?一起来看看小米平板5参数表现 很快它就要被拆解咯
5G在全球完成规模部署 华为有望和伙伴一起开创新篇章
怎么实现树莓派的系统安装与远程控制?
中移物联OneOS联合紫光展锐实现智能穿戴芯片W217首发量产
益登科技宣布在其上海办公室建立并启用光学实验室
土壤养分速测仪的使用步骤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