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第一版完整标准的出炉,打响了整个业界加快5g商用的发令枪。已经为5g精心准备数年的中国移动,是全球公认在5g上拥有重要话语权的运营商,也是推动5g技术和标准发展的主导运营商之一,中国移动将2018年到2020年设为5g商用的三年关键期,在这三年关键期中,中国移动将如何实现5g的商用?5g生态中的合作伙伴又可以从中得到哪些机会?5g重点开拓的行业应用,又将如何汇入5g大潮中?
目标要打造5g智慧网络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灵活、敏捷、多样的5g智慧网络。”中国移动副总裁李慧镝在世界移动大会上海峰会上表示,“5g网络可通过虚拟化,采用通用的硬件实现专用网元功能;通过网络切片,按需调度网络资源,实现网络资源编排自动化”。
谈到5g的网络特点,李慧镝说,5g是基于场景化来设计的,这和4g基于业务的设计有本质区别,4g主要满足基本移动宽带需求,而5g能够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多样性需求,其中有的场景需要网络具有极限处理能力,比如无人驾驶需要时延控制在几毫秒以内。基于5g网络这些丰富的能力,可以实现面向不同行业领域、新颖业务模式的商业模式创新。
而除此之外,中国移动还将同步推动5g终端产业成熟。
2018年2月,在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期间,中国移动联合全球终端产业合作伙伴共同启动了“5g终端先行者计划”,得到大家积极响应。在mwcs上,中国移动发布了《5g终端产品指引》,并与28家企业举行“5g终端先行者计划”合作备忘(mou)签约仪式。“2018、2019年我们还将陆续通过多次5g终端采购等方式与产业充分合作,共同建立起成熟的5g终端产业生态。”李慧镝说。
今年5月18日,中国移动在深圳成立了“中国移动智能硬件创新中心”,这是国内通信运营商的创新尝试,并希望到2020年能够实现五方面的目标:一是突破5g终端上多个核心技术;二是催生可穿戴、家庭娱乐、安防等至少5个千万级品类;三是服务至少1亿个以上的连接;四是实现中国移动自主品牌智能硬件销量过亿部,并带动产业实现智能硬件销量超5亿部;五是拉动上下游实现上千亿产业新价值。李慧镝说,中国移动的创新中心将是开放的,对合作伙伴一是做好产业服务,二是共享核心能力,三是构建合作生态。
目前中国移动在物联网领域建成了全球最大规模商用的公众物联网,物联网连接管理平台onelink目前连接数超2.65亿个,月均api调用58.5亿次。中国移动的物联网能力开放平台onenet,目前终端连接超4700万,聚集了7.5万名开发者。
5g独立组网更受青睐
6月28日上午,在2018年上海世界移动大会期间,中央网信办副主任杨小伟与上海移动技术人员进行了全球首个基于5g独立组网端到端系统的全息视频通话,通话首次采用5g独立组网端到端系统技术,包括5g cpe终端、新空口和新核心网。通话中,上海移动技术人员的全息影像出现在大屏中。在另一个展台,记者看到一个更方便的实现方式是戴一个眼镜,可以看到对方的全息影像。
打通5g独立组网全息电话意味着5g独立组网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移动不仅可以用5g的非独立组网(nsa)技术,基于4g网络提供5g的大带宽连接,也可以从核心网到终端都是5g设备建网,实现5g独立组网(sa)。
现在运营商部署5g网络,面对nsa和sa两个组网方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imt2020(5g)推进组副组长王志勤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目前国际上多数运营商选择了nsa的5g组网方式,因为这种方式前期的资金投入少,成本压力低,主要用来提供超大带宽的接入。
针对5g商用网络的部署,中国移动更偏向于sa,并且对sa有更深刻的理解。该项目报告人、中国移动研究院网络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孙滔告诉记者:“在标准制订过程中,中国移动牵头推动了服务化架构(sba)、软件化与虚拟化、质量可保障的网络切片、新核心网协议体系、统一数据层架构、c/u分离、边缘计算等一系列重要方向,努力将5g网络打造成一个面向未来、具备先进性的网络。”
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张同须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说,在nsa和sa的选择上,中国移动肯定是倾向sa的,但在建网中会有过渡,既保护现有投资又能够利用sa拓展行业应用。中国移动研究院无线与终端技术研究所主任研究员邓伟说,nsa将来也要过渡到sa,从这个角度看,如果中国移动一步到位建设sa,总体成本肯定要低于nsa。
在mwc上海峰会上,中国移动联合大唐电信、爱立信、华为、英特尔和诺基亚等全球合作伙伴共同发布“5g sa(独立组网)启航行动”,并共同发布了《5g sa(独立组网)核心网实现优化白皮书》,展示了5g独立组网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最新进展,其中电网差动保护系统利用了5g的网络切片特性,快速完成配网线路的故障判断及隔离;ar/vr直播系统利用了5g网络切片和边缘计算特性,实现高清视频信号的独立采集、跨域传输和本地分发。
多类终端将进入5g
在每一代通信技术的演进中,终端在实现商用化里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手机终端从2g到4g都是绝对主角,但对5g的终端到底是什么形态,中国移动在其近期发布的《5g终端产品指引》(以下简称《指引》)中也做了多种假设。
无疑,消费类的5g智能手机将带来体验升级,5g是4g速度的10倍左右,将显著增强移动互联网业务体验,能够支持4k视频(约25mbps)、3d视频(约50mbps)这样的应用,5g智能手机将是5g终端的“头部”。5g端到端时延在20~40ms,这会改善云与端进行交互的应用体验,如云游戏、云办公、ar等应用,因此vr/ar也将是5g重要终端。
从产品和形态来看,5g智能手机会向更沉浸化体验的显示发展,大屏、折叠、3d曲面都可能会出现;交互方式会有革命性变化,如语音交互、全息投影、ar、3d建模等技术会用在交互界面,而不是以前单一的手机触屏方式;而且通过云端结合,可以对特定业务算力增强,更好地支持ai应用。
5g将带来多形态的智能硬件,一种场景是热点密集应用的场景,提供固定无线宽带接入,也可以用于家庭的宽带接入,产品形态是cpe类产品,这类产品与以前的cpe产品会有一些变化,可以是纯粹做连接的cpe,也可以做成融合型产品,例如融合在智能音箱这样的产品中,将5g通信作为基本能力;另一种是结合边缘计算应用,利用5g低时延,做vr/ar交互类应用,如vr/ar直播,vr游戏等,其中5g能力加入于vr/ar终端。此外,还有一类是5g pc/平板等产品。
在行业应用中,目前有需求的有三类5g行业终端。一是视频直播、远程医疗会诊等场景,具有5g网络基本接入需求,产品形态是5g模组、行业用cpe等;二是vr/ar、无人机等5g基础业务,能够应用于多个场景,通用性应用;三是部分垂直行业场景,这些应用需要专用5g终端,如工业控制机器人等。
中国移动的5g终端推进路线是紧贴中国移动的网络试验展开的。根据中国移动规划,网络试验从2018年7月开始在外场测nsa组网,从2018年11月开始测sa外场,2019年10月进行友好用户测试。按此进度,2018年底要有首批5g芯片,2019年一季度有首批5g终端,2019年第三季度有5g智能手机。
中国移动6月份已经推出的《5g终端产品指引》,主要面向规模试验,11月会推出《5g预商用终端白皮书》,明年6月推出《5g终端白皮书》,这个将面向商用。同时,会进行三次采购,分别会在2018年9月采购测试终端,主要是连接型cpe,两个月后交付;2019年2月采购智能手机、连接和融合型cpe、ar/vr,交货期也是2个月;在2019年7月会采购智能手机、ar/vr以及5g模组,并视情况采购无人机、5g pc/平板等产品。
从2018年到2019年,推进5g终端基础通信能力成熟和探索5g应用场景、终端形态将是中国移动在5g终端发展上主要聚焦的两大任务。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形机器人的技术也开始变得成熟起来
余承东现场玩转“巨幕手机”灵犀指向遥控非常给力
2024年全球存储营收将大增66.3%,带动半导体营收增长16.8%
一加5什么时候上市?一加5最新消息:骁龙835+8G内存+2K屏幕?一加5外观曝光:首次加入双摄
磷酸铁锂电池的节能减排应用
中国移动将如何完成在5G终端发展上的两大任务
NetApp和Hammerspace最近开始谈论“无存储” 是个噱头吗
现代摩比斯发布最新虚拟空间触控技术
WebRTC和WebRTC安全漏洞和注意事项
OrCAD初学者想知道的42道问题汇总
超声波水位传感器用于水处理
芯片国产化进程提速 赶超洋品牌核心技术尚欠火候
全新的SimpleLink超低功耗平台解决方案
如何提高锂电储能系统地位?
台积电上半年专利申请数连续7年夺中国台湾地区冠军
华为Mate 10:EMUI 8.1 吓人技术加持,手机GPU的性能提高
区块链技术或将迎来突破性进展
如何使热插拔与电子熔丝相结合
无线耳机是如何普及的
增量式编码器/绝对式编码器的原理及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