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的云化和全光化趋势”的主题演讲

12月16日,2020年(第十四届)全球|中国光通信发展与竞争力论坛(odc’2020)召开,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韦乐平发表了题为“网络的云化和全光化趋势”的主题演讲。他表示,云网融合是电信业深化转型和科技创新的重大方向,未来10年内将通过协同、融合、一体的三个阶段实现物理和逻辑层的“化学反应”,展望未来,全光网凭借巨大的可用频谱、超大容量链路、超高速率、超大容量节点,将成为实现云网融合最理想的承载网底座。
三阶段实现云网一体
随着云计算的深入和普及,网络全面云化将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idc预测,到2025年,我国90%以上的应用将迁移到云上,数据中心将全面云化,支撑应用的网络实现网随云动就是云化的最大驱动力。从内在需要看,传统封闭刚性的网络也只有通过云化才能实现弹性资源分配、敏捷灵活组网、自动智能运行等,因此网络本身正在从以硬件为主体的架构向软件化、虚拟化、云化、服务化方向转型发展。
网中有云,云中有网,在网络全面云化的趋势之下,云网融合正在成为主旋律,以及电信业深化转型和科技创新的大方向。中国电信对云网融合提出了十六字原则:网是基础,云为核心,网随云动,云网一体,认为云网融合具有三大特征:一体化供给、一体化运营、一体化服务。
云网融合意味着两大领域的融合与创新。那么,运营商在这一领域拥有哪些优势?在韦乐平看来,云网融合大势下运营商拥有三方面优势:第一,资源优势,运营商拥有宝贵的频谱、号码和成千上万个接入局所;第二,用户优势,运营商拥有庞大的用户群和完整可靠的用户信息;第三,网络和it优势,拥有无处不达的网络和大量dc、网络和it资源控制权,以及云网资源控制力。
云网融合涉及两大领域的融合,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这一目标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个过程。韦乐平认为,按照资源和数据、运营管理、业务服务、能力开放4个维度分析,云网融合在未来10年内将经历三个发展阶段,最终实现云网一体:第一,协同阶段(2021年—2022年),云网基础设施层“对接”,业务自动化开通和加载,一站式云网订购;第二,融合阶段(2023年—2027年),逻辑架构和通用组件趋同,资源和能力“物理反应”,云网统一发放和调度;第三,一体阶段(2028年—2030年),打破云网技术边界,物理和逻辑层“化学反应”,云网资源和服务成为数字化平台标准件。
全光网需要走向认知光网络
云网融合离不开大容量、高可靠网络的支撑,在韦乐平看来,全光网拥有巨大可用频谱(10thz)、超大容量链路(100tbit/s)、超高速率(1tbit/s)、超大容量节点(pbit/s),是实现云网融合最理想的承载网底座。
在需求侧拉动和技术创新推动两方面作用力下,通信行业已经开始了对网络全光化的探索和实践。韦乐平表示,全光网演进分三步:传输链路光纤化,接入网光纤化,传输节点光交换化。目前第一步已经实现,正在向200gbit/s和400gbit/s速率演进;在第二个环节,正在推进配线段和引入线乃至房屋和桌面的光纤化,进入攻坚战阶段,光进铜退依然路长;在第三个环节,中国电信骨干网将在年底前后全面开通roadm网,形成骨干网光网2.0,并继续向城域网乃至按入网延伸。
如同云网融合不能一蹴而就,全光网也需要一个过程。韦乐平认为,目前来看全光网1.0仍有较大市场空间。例如,全球ftth用户约6.6亿,家庭渗透率大约仅40%,发展空间巨大;中国ftth家庭渗透率高达85%,依然还有空间,考虑到不少装市区域的重复建设,空间可能更大。此外,从ftth延伸至fttr和fttd乃至fttt,未来全光网还有很大空间;而在ftth/0承载层向工业互联网应用层延伸方面,精彩可能刚刚开始。
在韦乐平看来,全光网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光层组网范围受限,省际干线多数电路无法光层直通,目前仅适合城域网和区域干线网;骨于网roadm节点维度和容量需继续提升,大节点线路方向多,多个平行节点浪费接口、占地大,需开发基于光背板32维乃至64维roadm;此外,城域接入光节点需大幅度降低复杂性和成本,网络规划和运维支撑工具尚待优化和标准化。
韦乐平最后提出了认知光网络的概念,认为全光网需要走向认知光网络。在他看来,有了集中控制的sdn后,尽管可以大幅提高运维效率,然而光路的建立/拆除还得依靠人工指令,难以实现主动网络重构和主动运维。认知光网络(con)是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新一代智能光网络,能感知外部环境并通过对外部环境的理解和学习,实时调整网络配置,智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引入认知光网络后,不仅可以自动优化光网络配置,还可以提升光信噪比、预判光路质量、减少光层恢复时间、实现不同调制方式的自优化切换、提高全光网的整体性能。”韦乐平表示。


汉威科技系列产品和解决方案赋能河南辖区资本市场更好发展
各种“*LED”彩电如何选?
华为Mate 30 Pro和网络设备都可以不使用美国制造了
智芯传感-进气压力传感器如何守护发动机动力十足?
网络安全已成为世界各地会议的主要话题
“网络的云化和全光化趋势”的主题演讲
华为P10 将首发麒麟970处理器 你期待吗?
一位web前端工程师的感慨
10月份Android手机性能排行榜公布
业界最强大人工智能系统在 GTC 2018 上发布 Vicor为AI注入创新动力
CDPro技术可实现微量血液中蛋白的超灵敏检测
适用于频分复用网络的0.13微米CMOS工艺制造的直接转换型收发器
骁龙835加持!小米6/努比亚Z17/一加5/三星S8怎么选?小米6/努比亚Z17/一加5/三星S8区别评测
TI推出了WEBENCE LED架构工具的特点及用途介绍
韩国调查显示大约每10名员工中就有3人投资于加密货币
TI具有最低导通电阻的全面集成型负载开关
采用时钟复用技术提高可测性设计的故障覆盖率
555时基电路引脚解析
赵明回应华为中低端5G手机回归:荣耀没压力
如何创建以太坊ETH纸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