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7年开始,显示屏市场注定要开展一场关于未来主流显示技术的战役,开战的双方就是oled阵营与qled阵营。
从目前趋势来看,这场战役的惨烈程度不会亚于当年液晶与等离子的对垒,最终液晶技术完胜等离子,霸占了近二十年的显示器市场。
全球各大厂商纷纷投入巨资研发新技术,此次战役究竟鹿死谁手,是“一山不容二虎”,还是“平分秋色”,尚未可知。
1°姐每每看到相关资讯时都被其中的技术名词弄得晕头转向,不禁感到血压飙升,这实在是难为了即非理工女又非技术宅的我。但是如此精彩的大戏又怎能置身事外?!于是本人痛下狠心,试图揭开这些“高大上”名词的面纱,并整理了部分企业相关资讯,希望我的工作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各位读者可依据自己的兴趣,针对本文中相关内容开展个性化课外深度学习。
显示屏的分类
lcdlcd是目前技术水平最为成熟、产品性能最稳定、产量规模最大的显示面板产品。
lcd的结构相对复杂,上下层是起到偏振作用的玻璃基板,中间由薄膜晶体管(tft)和彩色滤光片(c/f glass)组成,薄膜晶体管通过信号与电压变化来控制高分子液晶材料的显示效果。
lcd本质上是通过液晶材料中不同分子链、官能团的光学偏振特性实现对背光源进行选择性通过从而发出不同颜色的,因此偏振滤光会使lcd的光源效率至少降低50%。
另外,lcd的色域与可视角度都是其劣势。
oledoled技术日渐成熟,成本也在不断降低,但目前相比lcd,它还是要贵出大约20%。
oled中的有机荧光层接收tft所发出的信号,可以自主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区别于lcd中液晶被动式的对背光的“过滤”,因此oled在对比度、全彩化、光效、刷新频率、可视角度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
qledqled的器件结构与oled相似,只不过是将有机高分子层替换成量子点材料薄膜。
量子点独特的性质基于它自身的量子效应,当颗粒尺寸进入纳米量级时,会展现出许多不同于宏观体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
每当量子点受到光或电的刺激,量子点便会发出有色光线,光线的颜色由量子点的组成材料和大小形状决定,这一特性使得量子点能够改变光源发出的光线颜色。
量子点能够将led光源发出的蓝光完全转化为白光,高效的表现令其在节能减排方面更胜一筹。
此外,amqled可以实现全彩显示,其色域超过100%。相比于amoled更具有寿命长、色域广、成本低的潜在优势,特别是在在大尺寸主动式发光显示领域,amqled比amoled更具有比较优势。
了解了oled和qled的结构特征,下面来看看各大厂商在这两个显示屏方面的布局情况。
qled阵营1、三星
说到全球显示屏厂商,三星是不得不提到的一个,因为三星是一个“脚踏两只船”的公司。既有oled业务,又布局了qled显示屏产业。
2、tcl
tcl推出的高端品牌xess第三代无机三原色量子点电视,因采用无机三原色量子点显示材料,达到了110%ntsc色域覆盖率,做到精准还原10.7亿种色彩,色彩纯净度相比普通led提升58.3%。
tcl将普及量子点电视的要点归结为四大方面:一是降低成本,让量子电视成本和普通电视成本达到基本一致的水平;二是把量子点电视做得更薄;三是从画质,色域、色彩稳定度方面做布局;四是持续推进印刷技术,已实现像印报纸一样生产屏幕。
tcl在量子点技术面的投资已达几十亿元,当下正在利用已有的oled材料练习打印技术,从而逐步实现量子点技术的应用,并计划争取五年实现量子点技术的商业化。
3、海信
海信选择了uled+量子点的技术路线。(uled采用蓝光芯片激发红色和绿色荧光粉或量子点,通过数百种led背光光谱和数十种彩色滤光片的光谱分布研究,建立起一套液晶模组色域的仿真模型,并通过数千组实验数据优化,设计出相对不错的彩色滤光片和高色域led背光光谱。)
uled可以获取更加精准的背光,而量子点是非常好的色域提升技术,色域是平面的,亮度是纵深的,两者的结合互补可以更好的提升三维色彩空间,获得更为真实的画面效果。
海信天玑系列uled超画质电视集合了这两点的长处,成为液晶电视的代表性产品,也是海信推动液晶显示技术升级的又一个里程碑产品。
oled阵营1、lg
在最近举行的第五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上,lg display运用其独有的oled技术实力,展示了超轻薄设计的65英寸wallpaper oled产品,厚度仅为3mm,可以像墙纸一样贴在墙面上。
还展示了屏体本身可作为音响的crystal sound oled产品、77英寸uhd双面显示和以6片uhd77英寸屏幕构成的圆柱型商业显示屏。这些展品展现了oled在多种应用场景的应用可能性。
韩国《电子时报》引用未具名的消息称,谷歌公司已提出至少投资1万亿韩元(约合8.8029亿美元),帮助lg显示器提高智能机所用oled屏幕的产量。谷歌希望借助这笔投资与lg显示器建立战略合作关系。oled屏幕目前供不应求,谷歌希望能够优先获得oled屏幕的供应,稳定供需关系。
2、创维
作为国内第一家推出oled电视的彩电厂商,创维于2015年8月率先量产4k oled有机电视s9300。
其又于2015年收购德国metz后在欧洲量产推出oled电视,成为继lgd之后,第二家在欧洲市场推出oled产品的品牌。
持续扩大oled的市场覆盖之余,创维还于2016年8月推出全球首款搭载ar技术的oled有机电视s9d,s9d获得被称为“中国家电行业的奥斯卡”的艾普兰奖。
3、长虹
四川长虹集团投资7.05亿元人民币的虹视oled项目,是中国首条完整oled屏生产线,是加速向第三代显示技术领域迈进的新举措。
虹视oled项目于2009年一季度建成投产,建成后形成年产1200万片oled显示屏的生产能力,跻身世界oled行业前列。
4、康佳
康佳在大势面前押宝oled技术,做行业推广和应用的领军企业。
早在2013年就推出了国内第一款曲面oled电视,创造了新的历史纪录。经过5年的耕耘,康佳不仅成为oled技术推广和应用的主力军,还为整个行业带来了oled技术的初步成熟。
5、索尼 松下
索尼、松下与日本创新网络公司(incj)、日本显示公司(jdi)于2015年共同成立了joled inc.。目的是将索尼和松下oled显示技术整合在一起,其中包括使用印刷的生产技术、透明的非晶氧化薄膜半导体以及柔韧显示屏技术。
joled公司将首先重点发展中等尺寸oled显示屏,用于平板电脑、移动个人电脑和引导标示屏等产品。
6、飞利浦
奥维云网(avc)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飞利浦电视零售量规模为257.4万台,同比增长128.1%;零售额规模为58.4亿元,同比增长119.5%。
飞利浦9系流光溢彩oled电视凭借oled显示技术与其他相关技术惊艳电视业界。
据飞利浦电视相关负责人透露,未来oled电视将是飞利浦的重点发力机型,延续高端路线和精品路线,打造真正的飞利浦“三好电视”。
小结总体来看,oled已经抢先一步走入人们视野之中,“oled代表下一代显示技术”的概念已被绝大多数的人所接受。
相比于qled,oled最大的优势在于其技术的成熟度较高、产品的成本在不断下降、产品的质量缺陷在不断改善,并且全球大多数主流企业都已进入oled阵营。
但如此说来,胜负已分?其实并不然。巨头企业三星的转型或者说“双管齐下”战略让oled一方并没有把握完全吃掉qled。
oled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产品的形态多样性上,但现有量子点电视依托lcd的基础,具有技术成熟、价格低廉、产业链完整的优势,可以说两方势均力敌。
在今后的发展中,oled急需解决产量、产品良率、使用寿命等问题,进一步压缩qled的发展空间,而qled则急需推出一台真正意义上的量子点电视——电致发光量子点电视,摆脱“qled tv只是lcd的一种技术升级”的说法,提升量子点阵营的底气。
对于我们消费者,厂商的争斗带来的将是更好的产品、更好的体验、更优惠的价格,我们乐观其成。各位读者,你们有没有购买一台oled或qled电视,用实际行动投出你们心中的一票呢?
售价3788元起的华为P10是否值得买?看这三点就够了
酸价过氧化值测定仪应用领域
一氧化碳传感器电路图
统一频谱对5G网络的推动有何影响
LED大厂晶电成立“晶成”布局3D传感
不做看客,一起揭开OLED显示屏、QLED显示屏神秘面纱----浅析显示屏技术大战
Facebook平台有超过2.67亿的用户信息遭到泄露
MYG02型压敏电阻器
光照培养箱MGC-1500HP-2L的应用领域是什么
视频检索技术在有线电视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Wireless Gecko 2 SoC提供一流RF性能,提供2.5倍的无线范围
未来无线医疗——更健全的医疗保健系统
付款还在扫码?一文看懂当下五大生物识别技术
生态之痛:没有产业化的研发都是在耍流氓
真空共晶炉:半导体芯片的制胜法宝,探索其神奇魅力
关于半导体技术支持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分析和介绍
土壤养分测定仪有哪些功能
币安正在考虑重组区块链来恢复资金
虹科案例 | 4个理由让您在监测纸卷直径/宽度时选择虹科激光测距传感器!
科技满满的三星家电诠释技术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