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及发展历史

光学显微镜(optical microscope,简写om)是利用光学原理,把人眼所不能分辨的微小物体放大成像,以供人们提取微细结构信息的光学仪器。
早在公元前一世纪,人们就已发现通过球形透明物体去观察微小物体时,可以使其放大成像。后来逐渐对球形 玻璃表面能使物体放大 成像的规律有了认识。1590年,荷兰和意大利的 眼镜制造者已经造出类似显微镜的放大仪器。1610年前后,意大利的 伽利略和德国的 开普勒在研究望远镜的同时,改变 物镜和 目镜之间的距离,得出合理的显微镜 光路结构,当时的光学工匠纷纷从事显微镜的制造、推广和改进。
17世纪中叶,英国的 罗伯特·胡克和荷兰的 列文虎克,都对显微镜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665年前后,胡克在显微镜中加入粗动和微动 调焦机构、照明系统和承载标本片的工作台。这些部件经过不断改进,成为现代显微镜的基本组成部分。
1673~1677年期间,列文·虎克制成单组元放大镜式的高倍显微镜,其中九台保存至今。胡克和列文·虎克利用自制的显微镜,在动、植物机体微观结构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19世纪,高质量消色差浸液物镜的出现,使显微镜观察微细结构的能力大为提高。1827年阿米奇第一个采用了浸液物镜。19世纪70年代,德国人 阿贝奠定了显微镜成像的古典理论基础。这些都促进了显微镜制造和显微观察技术的迅速发展,并为19世纪后半叶包括科赫、巴斯德等在内的生物学家和医学家发现细菌和微生物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在显微镜本身结构发展的同时,显微观察技术也在不断创新:1850年出现了偏光显微术;1893年出现了 干涉显微术;1935年荷兰物理学家泽尔尼克创造了相衬显微术,他为此在1953年获得了 诺贝尔物理学奖。
古典的光学显微镜只是光学元件和精密机械元件的组合,它以人眼作为接收器来观察放大的像。后来在显微镜中加入了摄影装置,以感光胶片作为可以记录和存储的接收器。现代又普遍采用光电 元件、电视摄象管和电荷耦合器等作为显微镜的接收器,配以微型电子计算机后构成完整的图象信息采集和处理系统。
表面为曲面的玻璃或其他透明材料制成的光学透镜可以使物体放大成像,光学显微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把微小物体放大到人眼足以观察的尺寸。近代的光学显微镜通常采用两级放大, 分别由物镜和目镜完成。被观察物体位于物镜的前方,被物镜作第一级放大后成一倒立的 实象,然后此实像再被目镜作第二级放大,成一 虚象,人眼看到的就是虚像。而显微镜的总放大 倍率就是物镜放大倍率和目镜放大倍率的乘积。放大倍率是指直线尺寸的放大比,而不是面积比。


简单介绍NXP LH75401 MCU特性
网曝小米5c或不会搭配松果处理器
首批鸿蒙OS系统更新机型放出 鸿蒙承载了多少重担
激光电视不计成本的下赌注,加速消费者对激光电视的认知的同时刺激销量
源创通信SinoV-TE110E 1 E1 asterisk 语音卡介绍
光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及发展历史
正值AI芯片元年开启之际,AI摄像机未来的路在哪里?
盘点机器人功能安全评估和SIL认证
OpenHarmony 生态介绍及 各系统的典型开发板
5G和环保如何融合在一起
联通陆益民:中国95%人口有网络4G覆盖,4G用户每月流量达9GB
当电子元件性能下降:如何保护您的模拟前端
长光华芯公司成功研发人脸识别芯片 仅仅只用了一年多
2020年工业互联网行业调研报告
关于手持糖度计使用方法的简单介绍
努比亚Z17什么时候上市?努比亚Z17最新消息:努比亚Z17配置已确定,骁龙835+8GB运存还有无边框
氯离子对pcb板的危害及处理方法
使用光纤激光切割机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红米4首亮相:八核处理器+指纹识别,预售价699元
PB-0300系列CMOS型数字图像传感器的性能特点及与单片机的接口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