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lcd是什么意思,lcd的原理是什么
lcd 液晶显示器是 liquid crystal display 的简称,lcd 的构造是在两片平行的玻璃当中放置液态的晶体,两片玻璃中间有许多垂直和水平的细小电线,透过通电与否来控制杆状水晶分子改变方向,将光线折射出来产生画面。比crt要好的多,但是价钱较其贵。
lcd简介
lcd液晶投影机是液晶显示技术和投影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利用了液晶的电光效应,通过电路控制液晶单元的透射率及反射率,从而产生不同灰度层次及多达1670万种色彩的靓丽图像。lcd投影机的主要成像器件是液晶板。lcd投影机的体积取决于液晶板的大小,液晶板越小,投影机的体积也就越小。
根据电光效应,液晶材料可分为活性液晶和非活性液晶两类,其中活性液晶具有较高的透光性和可控制性。液晶板使用的是活性液晶,人们可通过相关控制系统来控制液晶板的亮度和颜色。与液晶显示器相同,lcd投影机采用的是扭曲向列型液晶。lcd投影机的光源是专用大功率灯泡,发光能量远远高于利用荧光发光的crt投影机,所以lcd投影机的亮度和色彩饱和度都高于crt投影机。lcd投影机的像元是液晶板上的液晶单元,液晶板一旦选定,分辨率就基本确定了,所以lcd投影机调节分辨率的功能要比crt投影机差。
lcd投影机按内部液晶板的片数可分为单片式和三片式两种,现代液晶投影机大都采用3片式lcd板。三片式lcd投影机是用红、绿、蓝三块液晶板分别作为红、绿、蓝三色光的控制层。光源发射出来的白色光经过镜头组后会聚到分色镜组,红色光首先被分离出来,投射到红色液晶板上,液晶板“记录”下的以透明度表示的图像信息被投射生成了图像中的红色光信息。绿色光被投射到绿色液晶板上,形成图像中的绿色光信息,同样蓝色光经蓝色液晶板后生成图像中的蓝色光信息,三种颜色的光在棱镜中会聚,由投影镜头投射到投影幕上形成一幅全彩色图像。三片式lcd投影机比单片式lcd投影机具有更高的图像质量和更高的亮度。lcd投影机体积较小、重量较轻,制造工艺较简单,亮度和对比度较高,分辨率适中,现在lcd投影机占有的市场份额约占总体市场份额的70%以上,是目前市场上占有率最高、应用最广泛的投影机。
lcd的主要技术参数
1 对比度
lcd制造时选用的控制ic、滤光片和定向膜等配件,与面板的对比度有关,对一般用户而言,对比度能够达到350:1就足够了,但在专业领域这样的对比度平还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相对crt显示器轻易达到500:1甚至更高的对比度而言。只有高档液晶显示器才能达到这样如此程度,由于对比度很难通过仪器准确测量,所以挑的时候还是要自己亲自去看才行。
提示:对比度很重要,可以说是选取液晶的一个比亮点更重要的指标,当你了解到你的客户买的液晶是用来娱乐看影碟,你们就可以强调对比度比无坏点更重要,我们在看流媒体时,一般片源亮度不大,但要看出人物场景的明暗对比,头发丝灰到黑的质感变化,就要靠对比度的高低来显现了.优派的vg和vx一直强调对比度的指标,vg910s是1000:1的对比度,我们当时拿这款和三星的一款用双头显卡对比测试,三星液晶就明显比不过,大家有兴趣可以试试.测试软件中的256级灰度测试中在平视时能看清楚更多的小灰格即是对比度好!
2 亮度
lcd是一种介于固态与液态之间的物质,本身是不能发光的,需借助要额外的光源才行。因此,灯管数目关系着液晶显示器亮度。最早的液晶显示器只有上下两个灯管,发展到现在,普及型的最低也是四灯,高端的是六灯。四灯管设计分为三种摆放形式:一种是四个边各有一个灯管,但缺点是中间会出现黑影,解决的方法就是由上到下四个灯管平排列的方式,最后一种是“u”型的摆放形式,其实是两灯变相产生的两根灯管。六灯管设计实际使用的是三根灯管,厂商将三根灯管都弯成“u”型,然后平行放置,以达到六根灯管的效果。
提示:亮度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指标,越亮的液晶给人很远一看,就从一排液晶墙中脱颖而出,我们在crt中经常见到的高亮技术(优派叫高亮,飞利浦叫显亮,明基叫锐彩)都是通过加大阴罩管的电流,轰击荧光粉,产生更亮的效果,这样的技术,一般是以牺牲画质,和显示器的寿命来换取的,所有采用此类技术的产品在缺省状态下都是普亮的,总要按个钮才能实行,按一下3x亮玩游戏;再按一变成5x亮看影碟,他细一看都变糊了,要看文本还得老实的回到普通的文本模式,这样的设计其实就是让大家不要常用高亮.lcd显示亮度的原理和crt不一样,他们是靠面板后面的背光灯管的亮度来实现的.所以灯管要设计的多,发光才会均匀.早期卖液晶时和别人说液晶是三根以是很牛的事了,但当时奇美crv,就搞出了一个六灯管技术,其实也就是把三管弯成了”u”型,变成了所谓的六根;这样的六灯管设计,加上灯管发光本身就很强,面板就看到很亮,这样的代表作在优派中以va712为代表;但所有高亮的面板都会有一个致命伤,屏会漏光,这个术语一般人很少提及,编者个人认为他很重要,漏光是指在全黑的屏幕下,液晶不是黑的,而是发白发灰.所以好的液晶不要一味的强调亮度,而是要多强调对比度,优派的vp和vg系列就是不讲亮度,讲对比度的产品!
3 信号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指的是液晶显示器对于输入信号的反应速度,也就是液晶由暗转亮或由亮转暗的反应时间,通常是以毫秒(ms)为单位。要说清这一点我们还要从人眼对动态图像的感知谈起。人眼存在“视觉残留”的现象,高速运动的画面在人脑中会形成短暂的印象。动画片、电影等一直到现在最新的游戏正是应用了视觉残留的原理,让一系列渐变的图像在人眼前快速连续显示,便形成动态的影像。人能够接受的画面显示速度一般为每秒24张,这也是电影每秒24帧播放速度的由来,如果显示速度低于这一标准,人就会明显感到画面的停顿和不适。按照这一指标计算,每张画面显示的时间需要小于40ms。这样,对于液晶显示器来说,响应时间40ms就成了一道坎,低于40ms的显示器便会出现明显的画面闪烁现象,让人感觉眼花。要是想让图像画面达到不闪的程度,则就最好要达到每秒60帧的速度。
我用一个很简单的工式算出相应反应时间下的每秒画面数如下:
响应时间30ms=1/0.030=每秒约显示 33 帧画面
响应时间25ms=1/0.025=每秒约显示 40 帧画面
响应时间16ms=1/0.016=每秒约显示 63 帧画面
响应时间12ms=1/0.012=每秒约显示 83 帧画面
响应时间8ms=1/0.008=每秒约显示 125 帧画面
响应时间4ms=1/0.004=每秒约显示 250 帧画面
响应时间3ms=1/0.003=每秒约显示 333 帧画面
响应时间2ms=1/0.002=每秒约显示 500 帧画面
响应时间1ms=1/0.001=每秒约显示1000 帧画面
提示:通过上面的内容我们了解到了响应时间与画面帧数的关系。由此看来响应时间是越短越好。当时液晶市场刚启动时响应时间最低的接受范围是35ms,主要是以eizo为代表的产品,后来明基的fp系列推出来到25毫秒,从33帧到40帧基本上感觉不出来,真正有质的变化是16ms,每秒显示63帧,以能应付电影,一般游戏的要求,所以到现在为止16ms也不算过时,随着面板技术的提高,明基和优派就开始了速度之争,优派从8ms,4毫秒一直发布到1ms,可以说1ms是lcd速度之争的终节者。对于游戏发烧友来说快1ms就意味意cs的枪法会更准,至少是心理上是这样的,这样的客户就要推荐vx系列显示器.但大家销售时要注意灰度响应,全彩响应的文字区别,有时可能灰阶8ms和全彩5ms说的是一个意思,就和我们以前卖crt时,我们说点距是.28,lg就非要说他的是.21,水平点距却忽略不谈,其实两面者说的是一个意思,现在近期lg又搞出来一个锐度达1600:1,这也是一个概念的炒作,大家用的屏基本上就哪几家,哪会只有lg一家做到1600:1,而大家都停留在450:1的水平呢?一说消费者就明折了锐度和对比度的意思了,好比是amd的pr值一样,没有实质意义.
4 可视角度
lcd的可视角度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当背光源通过偏极片、液晶和取向层之后,输出的光线便具有了方向性。也就是说大多数光都是从屏幕中垂直射出来的,所以从某一个较大的角度观看液晶显示器时,便不能看到原本的颜色,甚至只能看到全白或全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制造厂商们也着手开发广角技术,到目前为止有三种比较流行的技术,分别是:tn+film、ips(in-plane -switching)和mva(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
tn+film这项技术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一层广视角补偿膜。这层补偿膜可以将可视角度增加到150度左右,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在液晶显示器中大量的应用。不过这种技术并不能改善对比度和响应时间等性能,也许对厂商而言,tn+film并不是最佳的解决方案,但它的确是最廉价的解决方法,所以大多数***厂商都用这种方法打造15寸液晶显示器。
ips(in-plane -switching,板内切换)技术,号称可以让上下左右可视角度达到更大的170度。ips技术虽然增大了可视角度,但采用两个电极驱动液晶分子,需要消耗更大的电量,这会让液晶显示器的功耗增大。此外致命的是,这种方式驱动液32液晶显示器晶分子的响应时间会比较慢。
mva(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多区域垂直排列)技术,原理是增加突出物来形成多个可视区域。液晶分子在静态的时候并不是完全垂直排列,在施加电压后液晶分子成水平排列,这样光便可以通过各层。mva技术将可视角度提高到160度以上,并且提供比ips和tn+film更短的响应时间。这项技术是富士通公司开发的,目前***奇美(在大陆奇丽是奇美的子公司)和***友达获得授权使用此技术。优派的vx2025wm即是此类面板的代表作,水平,垂直可视角度均为175度,基本无视觉死角,并且还承诺无亮点;可视角度分为平行和垂直可视角度,水平角度是以液晶的垂直中轴线为中心,向左和向右移动,可以清楚看到影像的角度范围。垂直角度是以显示屏的平行中轴线为中心,向上和向下移动,可以清楚看到影像的角度范围。可视角度以“度”为单位,目前比较常用的标注形式是直接标出总水平、垂直范围,如:150/120度,目前最低的可视角度为120/100度(水平/垂直),低于这个值则不能接受,最好能达到150/120度以上。
国内电脑市场各种品牌的纯平显示器之间强烈的竞争,各个商家都想在纯平这块大蛋糕上分得最大的份额。而当人们像当初搬15英寸显示器一样把纯平买回家后。我们不仅要问:下一代显示器的热点是什么呢?矛头直指液晶显示器。液晶显示器具有图像清晰精确、平面显示、厚度薄、重量轻、无辐射、低能耗、工作电压低等优点。
lcd的分类
液晶显示器按照控制方式不同可分为被动矩阵式lcd及主动矩阵式lcd两种。
段码式显示和点阵式显示。段码是最早最普通的显示方式,比如计算器,电子表这些。自从有了mp3,就开发了点阵式,如mp3,手机屏,数码相框这些高档消费品。
1. 被动矩阵式lcd在亮度及可视角方面受到较大的限制,反应速度也较慢。由于画面质量方面的问题,使得这种显示设备不利于发展为桌面型显示器,但由于成本低廉的因素,市场上仍有部分的显示器采用被动矩阵式lcd。被动矩阵式lcd又可分为tn-lcd(twisted nematic-lcd,扭曲向列lcd)、stn-lcd(super tn-lcd,超扭曲向列lcd)和dstn-lcd(double layer stn-lcd,双层超扭曲向列lcd)。
2. 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主动矩阵式lcd,也称tft-lcd(thin film transistor-lcd,薄膜晶体管lcd)。tft液晶显示器是在画面中的每个像素内建晶体管,可使亮度更明亮、色彩更丰富及更宽广的可视面积。与crt显示器相比,lcd显示器的平面显示技术体现为较少的零件、占据较少的桌面及耗电量较小,但crt技术较为稳定成熟。
lcd的工作原理
我们很早就知道物质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型态。液体分子质心的排列虽然不具有任何规律性,但是如果这些分子是长形的(或扁形的),它们的分子指向就可能有规律性。于是我们就可将液态又细分为许多型态。分子方向没有规律性的液体我们直接称为液体,而分子具有方向性的液体则称之为“液态晶体”,又简称“液晶”。液晶产品其实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常见到的手机、计算器都是属于液晶产品。液晶是在1888年,由奥地利植物学家reinitzer发现的,是一种介于固体与液体之间,具有规则性分子排列的有机化合物。一般最常用的液晶型态为向列型液晶,分子形状为细长棒形,长宽约1nm~10nm,在不同电流电场作用下,液晶分子会做规则旋转90度排列,产生透光度的差别,如此在电源on/off下产生明暗的区别,依此原理控制每个像素,便可构成所需图像。
1. 被动矩阵式lcd工作原理
tn-lcd、stn-lcd和dstn-lcd之间的显示原理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液晶分子的扭曲角度有些差别。下面以典型的tn-lcd为例,向大家介绍其结构及工作原理。
在厚度不到1厘米的tn-lcd液晶显示屏面板中,通常是由两片大玻璃基板,内夹着彩色滤光片、配向膜等制成的夹板? 外面再包裹着两片偏光板,它们可决定光通量的最大值与颜色的产生。彩色滤光片是由红、绿、蓝三种颜色构成的滤片,有规律地制作在一块大玻璃基板上。每一个像素是由三种颜色的单元(或称为子像素)所组成。假如有一块面板的分辨率为1280×1024,则它实际拥有3840×1024个晶体管及子像素。 每个子像素的左上角(灰色矩形)为不透光的薄膜晶体管,彩色滤光片能产生rgb三原色。每个夹层都包含电极和配向膜上形成的沟槽,上下夹层中填充了多层液晶分子(液晶空间不到5×10-6m)。在同一层内,液晶分子的位置虽不规则,但长轴取向都是平行于偏光板的。另一方面,在不同层之间,液晶分子的长轴沿偏光板平行平面连续扭转90度。其中,邻接偏光板的两层液晶分子长轴的取向,与所邻接的偏光板的偏振光方向一致。在接近上部夹层的液晶分子按照上部沟槽的方向来排列,而下部夹层的液晶分子按照下部沟槽的方向排列。最后再封装成一个液晶盒,并与驱动ic、控制ic与印刷电路板相连接。
在正常情况下光线从上向下照射时,通常只有一个角度的光线能够穿透下来,通过上偏光板导入上部夹层的沟槽中,再通过液晶分子扭转排列的通路从下偏光板穿出,形成一个完整的光线穿透途径。而液晶显示器的夹层贴附了两块偏光板,这两块偏光板的排列和透光角度与上下夹层的沟槽排列相同。当液晶层施加某一电压时,由于受到外界电压的影响,液晶会改变它的初始状态,不再按照正常的方式排列,而变成竖立的状态。因此经过液晶的光会被第二层偏光板吸收而整个结构呈现不透光的状态,结果在显示屏上出现黑色。当液晶层不施任何电压时,液晶是在它的初始状态,会把入射光的方向扭转90度,因此让背光源的入射光能够通过整个结构,结果在显示屏上出现白色。为了达到在面板上的每一个独立像素都能产生你想要的色彩,多个冷阴极灯管必须被使用来当作显示器的背光源。
2. 主动矩阵式lcd工作原理
tft-lcd液晶显示器的结构与tn-lcd液晶显示器基本相同,只不过将tn-lcd上夹层的电极改为fet晶体管,而下夹层改为共通电极。
tft-lcd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与tn-lcd却有许多不同之处。tft-lcd液晶显示器的显像原理是采用“背透式”照射方式。当光源照射时,先通过下偏光板向上透出,借助液晶分子来传导光线。由于上下夹层的电极改成fet电极和共通电极,在fet电极导通时,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同样会发生改变,也通过遮光和透光来达到显示的目的。但不同的是,由于fet晶体管具有电容效应,能够保持电位状态,先前透光的液晶分子会一直保持这种状态,直到fet电极下一次再加电改变其排列方式为止。
液晶显示器的技术参数
1. 可视面积
液晶显示器所标示的尺寸就是实际可以使用的屏幕范围一致。例如,一个15.1英寸的液晶显示器约等于17英寸crt屏幕的可视范围。
2. 可视角度
液晶显示器的可视角度左右对称,而上下则不一定对称。举个例子,当背光源的入射光通过偏光板、液晶及取向膜后,输出光便具备了特定的方向特性,也就是说,大多数从屏幕射出的光具备了垂直方向。假如从一个非常斜的角度观看一个全白的画面,我们可能会看到黑色或是色彩失真。一般来说,上下角度要小于或等于左右角度。如果可视角度为左右80度,表示在始于屏幕法线80度的位置时可以清晰地看见屏幕图像。但是,由于人的视力范围不同,如果没有站在最佳的可视角度内,所看到的颜色和亮度将会有误差。现在有些厂商就开发出各种广视角技术,试图改善液晶显示器的视角特性,如:ips(in plane switching)、mva(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tn+film。这些技术都能把液晶显示器的可视角度增加到160度,甚至更多。
3. 点距
我们常问到液晶显示器的点距是多大,但是多数人并不知道这个数值是如何得到的,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它究竟是如何得到的。举例来说一般14英寸lcd的可视面积为285.7mm×214.3mm,它的最大分辨率为1024×768,那么点距就等于:可视宽度/水平像素(或者可视高度/垂直像素),即285.7mm/1024=0.279mm(或者是214.3mm/768=0.279mm)。
4. 色彩度
lcd重要的当然是的色彩表现度。我们知道自然界的任何一种色彩都是由红、绿、蓝三种基本色组成的。lcd面板上是由1024×768个像素点组成显像的,每个独立的像素色彩是由红、绿、蓝(r、g、b)三种基本色来控制。大部分厂商生产出来的液晶显示器,每个基本色(r、g、b)达到6位,即64种表现度,那么每个独立的像素就有64×64×64=262144种色彩。也有不少厂商使用了所谓的frc(frame rate control)技术以仿真的方式来表现出全彩的画面,也就是每个基本色(r、g、b)能达到8位,即256种表现度,那么每个独立的像素就有高达256×256×256=16777216种色彩了。
5. 对比值
对比值是定义最大亮度值(全白)除以最小亮度值(全黑)的比值。crt显示器的对比值通常高达500:1,以致在crt显示器上呈现真正全黑的画面是很容易的。但对lcd来说就不是很容易了,由冷阴极射线管所构成的背光源是很难去做快速地开关动作,因此背光源始终处于点亮的状态。为了要得到全黑画面,液晶模块必须完全把由背光源而来的光完全阻挡,但在物理特性上,这些元件并无法完全达到这样的要求,总是会有一些漏光发生。一般来说,人眼可以接受的对比值约为 250:1。
6. 亮度值
液晶显示器的最大亮度,通常由冷阴极射线管(背光源)来决定,亮度值一般都在200~250 cd/m2间。液晶显示器的亮度略低,会觉得屏幕发暗。虽然技术上可以达到更高亮度,但是这并不代表亮度值越高越好,因为太高亮度的显示器有可能使观看者眼睛受伤。
7. 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是指液晶显示器各像素点对输入信号反应的速度,此值当然是越小越好。如果响应时间太长了,就有可能使液晶显示器在显示动态图像时,有尾影拖曳的感觉。一般的液晶显示器的响应时间在20~30ms之间。
参考网站:http://www.cn-lanyuan.com
lcd的特点
低压微功耗
平板型结构
被动显示型(无眩光,不刺激人眼,不会引起眼睛疲劳)
显示信息量大(因为像素可以做得很小)
易于彩色化(在色谱上可以非常准确的复现)
无电磁辐射(对人体安全,利于信息保密)
长寿命(这种器件几乎没有什么劣化问题,因此寿命极长,但是液晶背光寿命有限,不过背光部分可以更换)
lcd显示器的工作原理
从液晶显示器的结构来看,无论是笔记本电脑还是桌面系统,采用的lcd显示屏都是由不同部分组成的分层结构。lcd由两块玻璃板构成,厚约1mm,其间由包含有液晶材料的5μm均匀间隔隔开。因为液晶材料本身并不发光,所以在显示屏两边都设有作为光源的灯管,而在液晶显示屏背面有一块背光板(或称匀光板)和反光膜,背光板是由荧光物质组成的可以发射光线,其作用主要是提供均匀的背景光源。
背光板发出的光线在穿过第一层偏振过滤层之后进入包含成千上万液晶液滴的液晶层。液晶层中的液滴都被包含在细小的单元格结构中,一个或多个单元格构成屏幕上的一个像素。在玻璃板与液晶材料之间是透明的电极,电极分为行和列,在行与列的交叉点上,通过改变电压而改变液晶的旋光状态,液晶材料的作用类似于一个个小的光阀。在液晶材料周边是控制电路部分和驱动电路部分。当lcd中的电极产生电场时,液晶分子就会产生扭曲,从而将穿越其中的光线进行有规则的折射,然后经过第二层过滤层的过滤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液晶显示技术也存在弱点和技术瓶颈,与crt显示器相比亮度、画面均匀度、可视角度和反应时间上都存在明显的差距。其中反应时间和可视角度均取决于液晶面板的质量,画面均匀度和辅助光学模块有很大关系。
对于液晶显示器来说,亮度往往和他的背板光源有关。背板光源越亮,整个液晶显示器的亮度也会随之提高。而在早期的液晶显示器中,因为只使用2个冷光源灯管,往往会造成亮度不均匀等现象,同时明亮度也不尽人意。一直到后来使用4个冷光源灯管产品的推出,才有很大的改善。
信号反应时间也就是液晶显示器的液晶单元响应延迟。实际上就是指的液晶单元从一种分子排列状态转变成另外一种分子排列状态所需要的时间,响应时间愈小愈好,它反应了液晶显示器各像素点对输入信号反应的速度,即屏幕由暗转亮或由亮转暗的速度。响应时间越小则使用者在看运动画面时不会出现尾影拖拽的感觉。有些厂商会通过将液晶体内的导电离子浓度降低来实现信号的快速响应,但其色彩饱和度、亮度、对比度就会产生相应的降低,甚至产生偏色的现象。这样信号反应时间上去了,但却牺牲了液晶显示器的显示效果。有些厂商采用的是在显示电路中加入了一片ic图像输出控制芯片,专门对显示信号进行处理的方法来实现的。ic芯片可以根据vga输出显卡信号频率,调整信号响应时间。由于没有改变液晶体的物理性质,因此对其亮度、对比度、 色彩饱和度都没有影响,这种方法的制造成本也相对较高。
由上便可看出,液晶面板的质量并不能完全代表液晶显示器的品质,没有出色的显示电路配合,再好的面板也不能做出性能优异的液晶显示器。随着lcd产品产量的增加、成本的下降,液晶显示器会大量普及。
lcd显示屏的尺寸
lcd就是指数码相机的液晶显示屏(lcd,全称为liquid crystal display),数码相机与传统相机最大的一个区别就是它拥有一个可以及时浏览图片的屏幕。数码相机显示屏尺寸即数码相机显示屏的大小,一般用英寸来表示。如:1.8英寸、2.5英寸等等,目前最大的显示屏在3.0英寸。数码相机显示屏越大,一方面可以令相机更加美观,但另一方面,显示屏越大,使得数码相机的耗电量也越大。所以在选择数码相机时,显示屏的大小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指标。
是指液晶显示器屏幕对角线的长度,单位为英寸,对于液晶显示器由于标称的尺寸就是实际屏幕显示的尺寸,所以15英寸的液晶显示器的可视面积接近17英寸的纯平显示器。现在的主流产品主要以15寸和17寸为主。
液晶显示器花屏的解决办法
第一招:检查显示器与显卡的连线是否松动。接触不良会导致出现“杂波”、“杂点”状的花屏是最常见的现象。
第二招:检查显卡是否过度超频。若显卡过度超频使用,一般会出现不规则、间断的横纹。这时,应该适当降低超频幅度。注意,首先要降低显存频率。
第三招:检查显卡的质量。若是更换显卡后出现花屏的问题,且在使用第一、二招未能奏效后,则应检查显卡的抗电磁干扰和电磁屏蔽质量是否过关。具体办法是:将一些可能产生电磁干扰的部件尽量远离显卡安装(如硬盘),再看花屏是否消失。若确定是显卡的电磁屏蔽功能不过关,则应更换显卡,或自制屏蔽罩。
第四招:检查显示器的分辨率或刷新率是否设置过高。液晶显示器的分辨率一般低于crt显示器,若超过厂家推荐的最佳分辨率,则有可能出现花屏的现象。
第五招:检查是否安装了不兼容的显卡驱动程序。这种情况一般容易被忽视,因为显卡驱动程序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尤其是nvidia显卡),有些用户总是迫不及待地安装最新版本的驱动。事实上,有些最新驱动程序要么是测试版本、要么是针对某一专门显卡或游戏进行优化的版本,使用这类驱动有时可能导致花屏的出现。所以,推荐大家尽量使用经过微软认证的驱动程序,最好使用显卡厂家提供的驱动。
第六招:若使用以上五招后,仍然不能解决问题,则有可能是显示器的质量问题。此时,请更换其他显示器进行测试。
友情提醒:现在显示器厂商一般都有售后服务热线,而且很多都是免费的,大家可以合理利用下。^_^
一、液晶显示原理
lcd为英文liquid crystal display的缩写,即液晶显示器,是一种数字显示技术,可以通过液晶和彩色过滤器过滤光源,在平面面板上产生图象。与传统的阴极射线管(crt)相比,lcd占用空间小,低功耗,低辐射,无闪烁,降低视觉疲劳。不足:与同大小的crt相比,价格更加昂贵。
在笔记本电脑市场占据多年的领先地位之后,基于液晶显示技术的光滑显示屏幕正逐步地进入桌面系统市场。lcd拥有许多传统的crt显示技术所不具备的优势,能够提供更加清晰的文本显示,而且屏幕无闪烁,从而能够有效降低长时间注视屏幕所产生的视觉疲劳。lcd显示器的厚度一般不超过10英寸,因此,如果桌面系统采用lcd技术的话将会节省更大空间。尽管lcd显示器有其诱人的独到之处,但不可否认,与主要的竞争对手crt显示器相比,lcd在高质量的色彩显示方面仍存在不足,此外,悬殊的价格差异使lcd仍然是仅被少数人享用的奢侈产品。
早在1888年,人们就发现液晶这一呈液体状的化学物质,象磁场中的金属一样,当受到外界电场影响时,其分子会产生精确的有序排列。如果对分子的排列加以适当的控制,液晶分子将会允许光线穿越。无论是笔记本电脑还是桌面系统,采用的lcd显示屏都是由不同部分组成的分层结构。位于最后面的一层是由荧光物质组成的可以发射光线的背光层。背光层发出的光线在穿过第一层偏振过滤层之后进入包含成千上万水晶液滴的液晶层。液晶层中的水晶液滴都被包含在细小的单元格结构中,一个或多个单元格构成屏幕上的一个像素。当lcd中的电极产生电场时,液晶分子就会产生扭曲,从而将穿越其中的光线进行有规则的折射,然后经过第二层过滤层的过滤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对于简单的单色lcd显示器,如掌上电脑所使用的显示屏,上述结构已经足够了。但是对于笔记本电脑所采用的更加复杂的彩色显示器来说,还需要有专门处理彩色显示的色彩过滤层。通常,在彩色lcd面板中,每一个像素都是由三个液晶单元格构成,其中每一个单元格前面都分别有红色,绿色,或兰色的过滤器。这样,通过不同单元格的光线就可以在屏幕上显示出不同的颜色。现在,几乎所有的应用于笔记本或桌面系统的lcd都使用薄膜晶体管(tft)激活液晶层中的单元格。tft lcd技术能够显示更加清晰,明亮的图象。早期的lcd由于是非主动发光器件,速度低,效率差,对比度小,虽然能够显示清晰的文字,但是在快速显示图象时往往会产生阴影,影响视频的显示效果,因此,如今只被应用于需要黑白显示的掌上电脑,呼机或手机中。
受lcd液晶层中实际单元格数量的影响,lcd显示器一般只能提供固定的显示分辨率。如果用户需要将800x600的分辨率提升到1024x768的话,只能借助于特定软件的帮助实现模拟分辨率。
与传统的crt显示器一样,应用于桌面系统的lcd也被设计成接收波形模拟信号,而非直接由pc产生的数字脉冲信号。这主要是因为目前桌面系统中的绝大多数标准显卡仍然是在将视频信息由最初的数字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之后再传送给显示器显示。虽然桌面系统的lcd被设计成可以接收模拟信号,但是lcd本身仍然只能处理数字信息,因此当从显卡接收到模拟信号之后,lcd需要将模拟信号再还原为数字信号后进行处理。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带来的显示上的不足,最新的桌面lcd采用了一种特殊的带有数字连接器图形卡直接向lcd显示器传送数字信号。
随着lcd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显示屏幕的大小正在逐步增加。以往的笔记本电脑中都是采用8英寸(对角线)固定大小的lcd显示器,现在,基于tft技术的桌面系统lcd能够支持14到18英寸的显示面板。因为生产厂商是按照实际可视区域的大小来测定lcd的尺寸,而非向crt那样由显象管的大小决定,所以一般情况下,15英寸lcd的大小就相当于传统的17英寸彩显的大小。[page]
二、液晶显示技术一览
ppi与分辨率
数家显示厂商,包括生产lcd显示屏的龙头大厂--东芝,都趁这次edex大展发布最新研制的200ppi真正高分辨率tft液晶显示屏。ppi所表示的是每平方英寸所拥有的像素(pixel)数目。因此ppi数值越高,即代表显示屏能够以越高的密度显示图像。当然,显示的密度越高,拟真度就越高。目前通用的tft液晶显示屏大部分只有100ppi,可以想像拥有高一倍的200ppi显示画质,将会是什么效果了。
低温多硅显示屏曝光
各大厂商除在显示质量方面明争暗斗之外,显示面积当然也是另一个兵家必争之地。拥有特大显示面积的tft显示屏纷纷出笼。东芝公司将于2000年秋季左右正式将15寸的低温多硅tft技术应用到显示屏或笔记本电脑产品上。
新颖的分辨率标准
vga、svga、甚至uxga的分辨率标准,相信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但这个叫做sxga+的最新分辨率标准你也听说过吗?sxga+所代表的显示分辨率为1400×1050。其实,ibm、三星和日立等三家厂商于1999年10月举行的“lcd/pdp internation 99’展览会中,已经展出过使用sxga+分辨率标准的显示屏。而这次的edex 2000中,夏普公司就展出了以这种最新分辨率标准制造,专供笔记本电脑使用的13.3寸/14.1寸及15寸tft显示屏。
quad-vga
三菱公司也展出的一种最新分辨率标准的液晶体显示屏产品。“quad-vga”所代表的分辨率为1280×960,以一般标准xga的 1280×1024 显示分辨率比较,quad-vga会较为扁平一点点,纵横比例超越 4:3 多一些。未来“quad-vga”标准的显示屏即将会被索尼应用于其l系列的vaio笔记本电脑中。
三、名词解释
很多人在购买电脑产品时,常常被说明资料中的专有名词弄得头昏脑涨。选购lcd显示器也是一样,有一些平日没有接触过的名词会让大家不知所措。因此笔者在下面的文章中将与液晶显示器有关的、一些比较重要的技术术语作简单整理和解释,使大家在购买lcd显示器时能有个参考的依据。
1、尺寸标示和可视角度
lcd显示器跟crt显示器除显示方式不同以外,最大的区别就是尺寸的标示方法不一样。举例而言,crt显示器在规格中标榜为17寸,但实际可视尺寸却绝对达不到17寸,大约只有15寸多些;而就lcd显示器而言,若标示为15.1寸显示器,那么可视尺寸
基于英特尔FPGA的全新解决方案
广东省补齐芯片产业链短板,研发自主核心技术迫在眉睫
电流传感器选型要点
计算机与人类视觉有什么差异?如何提高计算机视觉?
喜讯 | 京微齐力蝉联2022-2023年度(第六届)中国 IC 独角兽企业
LCD,LCD是什么意思,LCD的原理是什么
汽车电机控制系统的快速设计、开发和部署,恩智浦有一个好方案!
EMI/RF吸波材料性能比较
谷歌Pixel 4 XL真机曝光并不支持20倍的混合变焦
涡轮空冷燃料电池输出功率提高2.5倍,满足航空运输需求
基于STM32的酒精浓度检测报警proteus仿真设计
2021年网络安全行业将迎来什么挑战?
捆扎机远程监控运维数字化解决方案
新品 | 联讯仪器全新推出低泄漏电流开关矩阵RM1010-LLC
如何将此ESP32 LORA模块用作发送方和接收方
一家领先的全息AR应用技术提供商,获得用于全息AR系统的头戴显示器的专利
携手台积电,苹果去三星化任重而道远
难以证明又无法推翻的黎曼猜想被证明了吗?
紫光联发科要合并?
学习物联网专业以后出去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