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云、AI融合将驱动更多数字化应用场景走向现实

当前,数字经济正带动全社会迈入新时代,新基建作为数字经济的基础保障和重要支撑,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国家和地方新基建相关政策的驱动下,各省市已纷纷开展新基建实践探索,加快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
在新基建大规模建设的初步阶段,为了更好地助力新基建在各省市的建设实施落地,华为携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撰写了《新基建蓝皮书——数字经济时代智能升级实践》,基于双方对新基建的研究理解和业界经验,从数字化产业和产业数字化的建设实践角度,为政府和企业借助新基建进行智能升级提供参考和建议。
5g、云、ai是新基建的三要素,是数字经济的“发动机”
新基建致力于打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型基础设施。5g是数字高速公路,云对数据进行计算和存储,让计算无处不在;ai对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和决策,让智能无所不及;5g、云和ai是新基建的三要素。
5g是数字高速公路,从改变生活到改变社会。1g到4g解决了人与人联接的问题,5g开启了万物互联。5g并不仅仅是移动通信技术的迭代,而是下一轮技术革命的重要转折点。5g网络具有大带宽高速率、低时延高可靠、海量联接三大特性,每平方公里能够支撑百万级的联接数,将给我们的生活方式带来巨大改变,也为垂直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新契机。5g低时延高可靠的特性可以支持敏感业务的调度,为车联网、工业控制、智能电网等垂直行业提供更安全、更可靠的网络联接,同时也使得自动驾驶、远程医疗等应用场景走向现实。
云让计算无处不在,上云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标志。云计算作为新基建新技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字化社会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云计算有着资源规模化整合、高可靠、高扩展、按需提供的特性,让算力像水、电一样触手可得,为传统产业提供了普惠全面的计算公共服务。具有较强的公共服务属性,这也是云计算作为新基建显著的特点。云计算改变了传统信息基础设施架构,加速了基础设施的敏捷化,进而推动企业重新定位和改进当前的关键业务模式,完成数字化转型。如今,云计算发展已经进入成熟期,上云已经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标志。
ai是智能升级的关键因素,让智能无所不及。得益于算法、数据和算力三方面共同的进步,ai发展已经从技术应用的局部探索阶段,进入到技术发展与社会环境相互碰撞的新阶段。在特定领域,人工智能基于图像、视频的场景化ai应用已经成熟,ai正在加速与行业知识深度结合,从支撑系统进入生产系统主业务流程,成为智能升级的中心,驱动着产业内劳动力、工作方式以及工作组织形式等多方面的变革。根据giv@2025预测,2025年全球企业对ai的采用率将达86%。以华为自身为例,已经将ai引入到所有主业务流程,目前已经在200多个场景应用,包括研发、制造、销售、供应等,相当于创造了超过8000名数字员工。
5g+云+ai创新地融合了感知、传输、存储、计算和决策,加速了城市、企业和行业不同层面的生产力,将成为新基建面向产业发展的“发动机”,驱动产业全新变革。同时,还将以强大的技术能力为支撑,整合新基建产业链上下游优势资源,助推传统产业与信息技术融合,支撑行业业态创新,利用信息技术集群效应构筑新的数字生产力,为新基建产业发展提供协同创新服务。未来,5g、云、ai的融合还将驱动更多数字化应用场景走向现实。
践行新基建,共建城市智能体
为了更好地践行新基建,推动新基建的快速发展,在今年9月举办的华为全联接2020上,华为发布了智能体解决方案。智能体是以云为基础、以ai为核心构建的一个立体感知、全域协同、精确判断和持续进化的、开放的智能系统,实现了5g、云、ai与应用的融合和协同,为政企智能升级提供参考架构,成为推动新基建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城市是生活与生产等要素的“集大成者”,是新基建的主战场,也是智能体实践的主阵地。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系统观念和整体设计,要把城市与ict技术当成一个整体来谋篇布局,打造城市级的一体化智能协同系统——城市智能体。
城市智能体旨在让城市“能感知”“会思考”“可进化”“有温度”,提升城市综合治理水平,让居民的幸福感更强、让企业生产效率更高、让行业更具创造力,这就要求城市如同人体一样,不仅要有“大脑”,还要有“躯干”“神经”“五官”和“手脚”。
因此,城市智能体解决方案包含了四层架构:智能交互,包含华为和伙伴的边端设备,它们就像“五官”和“手脚”,全面感知城市中的人、物、空间和过程,并与它们实时交互;智能联接,包括5g、f5g、wi-fi 6、iot等技术,就像“躯干”和“神经”,让数据得以高速汇聚,城市体征得以实时感知,智能与执行得以快速抵达现场,激活城市的创新潜力;智能中枢,包括云基础设施、ai使能(modelarts)、应用使能(roma)和数据使能(dayu),是智慧大脑和决策系统,让ai发挥关键作用,全网协同,基于城市数据及时发现问题、研判趋势、预防风险并作出恰当反应;智慧应用,通过与客户、伙伴的协同创新,加速 ict 技术与行业知识的深度融合,重构体验、优化流程、使能创新。
在华为全联接2020上,深圳市与华为宣布共建鹏城智能体,创建数字经济的样板城市。鹏城智能体以“数据”为基础,融合5g、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数据驱动的、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城市级一体化智能协同体系,为市民和企业提供主动、精准、智能、高效的城市服务。
目前,城市智能体已在深圳各行各业进行实践与探索:在数字政务领域,已实现98%的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办理,95%的行政许可事项“零跑动”;在智慧交通方面,深圳建设了全市 ai 智能信号灯控“一张网”等智慧交通服务,城市高峰期机动车通行速度提升10%;在智慧机场建设方面,深圳机场全面实现刷脸登机、机位智能分配,机场出港航班准点率达 90%,旅客平均等待时间缩短40%。
在天气预报场景中,通过在深圳全市分区部署高清摄像机采集天空的云、雨、雾等图像数据,利用5g将收集到的数据实时回传到云上,把各区的数据拼成云天全景拼图,再和气象雷达数据拟合,使用ai技术就可以精准预测4小时以内的天气变化。同时,把云端训练好的模型推送到边缘,让摄像机也能实时识别微雨、雾等细微天气变化,通过云网边端的一体化协同,提供智慧的气象应用,让用户通过手机,可以随时随地了解方圆一公里的天气变化,根据变化作出行程安排。
不仅在深圳,华为还联合成都、福州、南昌、长春等城市共建城市智能体,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迈向全场景智慧提供新的参考。
智能体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在政企的智能升级过程中,繁荣的软件与服务生态、边缘计算生态是智能体发展的关键,也将催生出两大产业机会:未来五年,边缘计算产业全球空间高达5千亿美金、软件与服务产业全球市场空间将高达1万亿美金。在智慧城市、智能社会的未来之路上,华为愿与广大合作伙伴一起繁荣生态,做大产业空间,打造城市智能体,共建全场景智慧。


bootm命令的执行流程
Excelitas 推出全新PYD 2592探测器,具有极宽的视场角(FOV)
中移动2016年营收达7084亿 明年投资5G核心网
输电线路分布式故障定位监测装置:守护电力安全的“千里眼”
华为p10/p10plus售价敢这么高不是没有道理的!怼上三星苹果不落下风
5G、云、AI融合将驱动更多数字化应用场景走向现实
NXP SSL2109T GreenChip 23W LED照明控制方案
智能控制器在风机及水泵中的应用(安科瑞 王琪)
基于蓝牙技术的智能胎压监测器
EFS 的非中子聚变反应堆项目
博世集团销售额和整体业绩继续保持历史高位
红旗最新车型H5终于要正式推出市场了
无线充电手机使用了什么原理
IC观察:如何复制展讯的高增长
中信证券:自动驾驶、和医药疫苗研发等带领 新AI的“黄金时代”
非洲猪瘟检测仪的操作步骤
转型可编程SoC供应商 莱迪思另辟蹊径
想找恩智浦MCU扩展板资源?一款超好用的在线工具,推荐给你!
从线路板看“新质生产力”的含义、意义和要求
小米手环5 NFC版将面向海外市场首次推出 预计明年第二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