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导EMI问题为何都是由共模噪声引起

大部分传导 emi 问题都是由共模噪声引起的。而且,大部分共模噪声问题都是由电源中的寄生电容导致的。
对于该讨论主题的第 1 部分,我们着重讨论当寄生电容直接耦合到电源输入电线时会发生的情况
1. 只需几 ff 的杂散电容就会导致 emi 扫描失败。从本质上讲,开关电源具有提供高 dv/dt 的节点。寄生电容与高 dv/dt 的混合会产生 emi 问题。在寄生电容的另一端连接至电源输入端时,会有少量电流直接泵送至电源线。
2. 查看电源中的寄生电容。我们都记得物理课上讲过,两个导体之间的电容与导体表面积成正比,与二者之间的距离成反比。查看电路中的每个节点,并特别注意具有高 dv/dt 的节点。想想电路布局中该节点的表面积是多少,节点距离电路板输入线路有多远。开关 mosfet 的漏极和缓冲电路是常见的罪魁祸首。
3. 减小表面面积有技巧。试着尽量使用表面贴装封装。采用直立式 to-220 封装的 fet 具有极大的漏极选项卡 (drain tab) 表面面积,可惜的是它通常碰巧是具有最高 dv/dt 的节点。尝试使用表面贴装 dpak 或 d2pak fet 取代。在 dpak 选项卡下面的低层 pcb 上安放一个初级接地面板,就可良好遮蔽 fet 的底部,从而可显著减少寄生电容。
有时候表面面积需要用于散热。如果您必须使用带散热片的 to-220 类 fet,尝试将散热片连接至初级接地(而不是大地接地)。这样不仅有助于遮蔽 fet,而且还有助于减少杂散电容。
4. 让开关节点与输入连接之间拉开距离。见图 1 中的设计实例,其中我忽视了这个简单原则。
图 1. 让输入布线与具有高 dv/dt 的节点靠得太近会增加传导 emi。
我通过简单调整电路板(无电路变化),将噪声降低了大约 6db。见图 2 和图 3 的测量结果。在有些情况下,接近高 dv/dt 进行输入线路布线甚至还可击坏共模线圈 (cmc)。
图 2. 从电路板布局进行 emi 扫描,其中 ac 输入与开关电路距离较近
图 3. 从电路板布局进行 emi 扫描,其中 ac 输入与开关电路之间距离较大
您是否有过在显著加强输入滤波器后 emi 改善效果很小甚至没有改善的这种遭遇?这很有可能是因为有一些来自某个高 dv/dt 节点的杂散电容直接耦合到输入线路,有效绕过了您的 cmc。为了检测这种情况,可临时短路 pcb 上 cmc 的绕组,并将一个二级 cmc 与电路板的输入电线串联。如果有明显改善,您需要重新布局电路板,并格外注意输入连接的布局与布线。

Waymo扩大测试范围 专注于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
数码相机电源使用时间
土壤紧实度仪有哪些功能,它能起到什么作用
OpenAI欲建芯片工厂网络
TI NFC解决方案助力简化物联网无线设置
传导EMI问题为何都是由共模噪声引起
上海开发了MCS-51的单片机开发系统
凌力尔特的SmartMesh IP无线传感器网络扩展至可应对具数千个节点的工业 IoT 网络
华为mate30pro升级鸿蒙系统步骤 教程如下
如何去选择评估新的存储
DEKRA德凯实验室获得电磁兼容新版标准授权
双目活体人脸识别摄像头解决方案
景区空气负氧离子监测系统的特点介绍
从历史到各地政策_人工智能现在到底有多火
摇滚蓝牙耳机哪个牌子好
企业智能化转型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坑”?
最快发布搭载骁龙480的机型难道就是799元的Redmi 10
M2M应用 延展移动产业的双翼
品牌蓝牙耳机有哪些,618最值得入手的五款蓝牙耳机
【案例分析】无铅锡膏早上使用到下午,会影响产品品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