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新品Cortex-A17详细解读:A12命运或遭致命打击

arm刚发布了新的内核架构,但起了个不伦不类的名字“cortex-a17”。看上去,它比32位架构中的顶级内核cortex-a15还要高级,但实际上只是cortex-a12的改进版本,定位2015年的主流市场。
a17仍然基于32位armv7-a指令集,本质架构和a12一样都是双宽度、乱序发射。尽管架构细节尚未披露,但据了解,a17、a12的前端、执行引擎都是一样的,性能、能效的改进基本都来源于内存子系统的变化。
arm宣称,在特定频率、工艺、内存条件下,a17的性能相比于a9r4可以提升大约60%,而此前a12宣称的提升幅度是40%。照此计算,a17的性能已经可以和a15处于一个档次了!
在特定工艺下,a17的核心面积会比a9大出约20%,同时稍稍大于a12。
而运行同样的负载,a17的能效可比a9高出约20%(主要是休眠速度),但是预计a17的峰值功耗也会更高。
或许,这才是arm将它的命名拔高的原因:性能接近a15,核心面积更小,功耗更低。arm称要以此在2015年给主流用户提供2014年的高端体验。
但这也不由得让我们怀疑:a15你到底是来干啥的?说定位高端,结果现在被一个中端核心打得满地找牙(至少理论上),还有什么存在价值?
此外,a12因为缺乏必要的一致性总线,不支持big.little,a17则弥补了这一缺憾,可以作为“大核心”,搭配“小核心”的cortex-a7。
a17初期会采用28nm工艺,后期进化到20nm。arm给出了一张有趣的图示,显示了历代工艺带来的芯片面积变化,以及晶体管成本——每1美元能买到的晶体管数量。
根据这张图,当前的28nm是个“甜点”,晶体管单位成本最低(1美元2000万个),而下一代的20nm只能做到和它持平,19nm的成本反而会略有增加。这的确是半导体行业不得不面临的难题,更先进的工艺已经很难带来足够多的好处。
a17定位中端,对面积、成本自然更加敏感,20nm必须完全成熟了才会采纳。
arm 的另一张图则显示了不同面积芯片对应的不同领域:4-20平方毫米的小家伙用于传感器、物联网、可穿戴设备、实时嵌入式,中端移动、消费电子、可穿戴设备的需要控制在30-70平方毫米,高端高性能移动设备可以放宽到70-100平方毫米,而那些100-300平方毫米的大家伙只能用于网络基础架构、存储和服务器。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a12何去何从?arm的态度是二者将同时存在一段时间,a12产品今年下半年诞生,a17则在明年接班。
但是厂商们可不愿意这么看:有更高级、更好看的a17,谁还愿意要落伍的a12?瑞芯微rk3288、联发科mt6595都已经迫不及待地采用了a17。可以预料,a12的命运只能是直接胎死腹中。
架构方面,虽然在热炒64位,但是arm很冷静地指出,32/64位的转换需要3-4年才能完成,armv7-a因此仍有较长的寿命,今年就会有超过10亿部这种架构的智能手机出货,况且armv8-a架构向下兼容它。

浅谈4G DTU远程无线数据透明传输终端的核心功能
一将难求!20W机器人行业人才缺口
除了电子系统外,“汽车稳定性”到底还和哪些因素有关?
苹果CEO蒂姆·库克将错就错 推特上改名为蒂姆·苹果
4515DO-DS3AS010DP差压传感器测量汽车发动机尾气
ARM新品Cortex-A17详细解读:A12命运或遭致命打击
雷达和PIR哪个更受欢迎看了就知道
5G云手机:中国电信发布的天翼新机亮点不止于此
Dialog半导体为满足高端电话机市场而扩展其GREEN VOIP芯片系列SC14453
怎么判断是不是线性电路
中国联通混改方案终出炉!混改到底有啥影响?联通可以重回巅峰吗
AI修复古城,回忆里的“老北京”还会重现吗?
中国科学家创造量子通信新纪录
沃达丰首次对外公布其OpenRAN无线硬件采购流程之RFI评估结果
东芝光耦DIP4封装规则
步进电机的速度控制及运动规律
NVIDIA Ampere 架构的结构化稀疏功能及其在搜索引擎中的应用
原理图和PCB符号的概念及作用
SCSI硬盘的缓存
amd二级缓存多少比较好 如何选择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