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三大运营商决战MEC将会给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

2019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已然结束,5g商用指日可待。
而国内三大运营商对于mec的布局,则已点燃边缘战烽火。
移动边缘计算(mobileedgecomputing,简称mec)是近年通信信息领域出现的新名词,是指在接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地方提供云计算能力。
5g时代,万物互联,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那些改变离不开mec。
三大运营商决战mec
在本次mwc大会上,中国移动发布《中国移动边缘计算技术白皮书》以及边缘计算“pioneer 300”先锋行动,目标是在2019年评估100个可部署边缘计算设备的试验节点,开放100个边缘计算能力api,引入100个边缘计算合作伙伴,助力商业应用落地。
早在2018年10月30日,中移动就成立了边缘计算开放实验室,致力于提供产业合作平台,凝聚各行业边缘计算的优势,促进边缘计算生态的繁荣发展,目前已有第一批34家合作伙伴。
在应用领域,中移动边缘计算开放实验室已与合作伙伴进行试验床建设15项,涵盖了高清视频处理、vplc、人工智能、tsn等新兴技术,涉及智慧楼宇、智慧建造、柔性制造、cdn、云游戏和车联网等多个场景。
在mwc2019期间,中国联通也发布了边缘业务平台cube-edge 2.0和《中国联通cube-edge 2.0及行业实践白皮书》。宣布2019年将投资数十亿资金,建设数千个边缘节点、招募数百个生态合作伙伴、探索数十个行业领域为目标。
2018年,中国联通在15个省市开展了edge-cloud规模试点,打造智慧港口、智能驾驶、智慧场馆、智能制造、视频监控、云游戏、智慧医疗等30余个试商用样板工程。
据中国联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邵广禄介绍,2019年,中国联通将携手生态伙伴,在全国31省市加快mec边缘业务规模部署,拓宽行业合作,加速产业实践。目前中国联通mec边缘云生态合作伙伴已达153家。
据了解,中国联通已成功孵化并对外发布了edge-link智能制衣、edge-ar远程维修、edge-box边缘视频盒、edge-iot边缘计算网关、edge-link agv、edge-eye边缘云眼、edge-link机加工7大端到端解决方案和创新业务产品,并将于2019年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
中国电信在mec的探索则要更早一些。
2018年4月27日,“2018 mec技术与产业峰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网络技术与规划部总工杨鑫在峰会上介绍了目前mec的产业进展以及中国电信在mec及工业边缘云的探索。
杨鑫表示:“云计算是it时代的最优计算模式,边缘计算是dt时代的最佳计算模式。”中国电信对边缘计算进行了三重关注:
第一,是整体的idc/cdn资源布局与业务规划,中国电信天翼云逐步构建“2+31+x”的资源布局,中国电信cdn节点数1800个,并积极进行端局dc化改造;
第二,在运营商网关/设备方面,运营商政企网关/家庭网关/机顶盒/摄像头等引入边缘计算,并开展物联网边缘网关研究;
第三,在边缘平台与边缘云方面,网络中引入mec,推出基于mec的业务平台及解决方案。
中国电信提出5g mec融合架构,基于通用硬件平台,支持mec功能、业务应用快速部署。同时,支持用户面业务下沉、业务应用本地部署,实现用户面及业务的分布式、近距离、按需部署。
一,面向大型商场、校园、博物馆等高密度高流量高价值客户,提供缓存、推送、定位服务;
二,面向大型园区、工厂、港口等有本地数据中心和云服务需求的大中型政企客户,提供虚拟专网、业务托管、专属应用等;
三,面向需要跨区域、大范围内给大量最终用户提供就近服务的客户如车联网、cdn、互联网游戏等提供商,提供边缘cdn、存储、行业服务。
5g离不开边缘计算
5g网络在未来主要用于满足三大类业务的需求:
(1)面向全球大约25亿用户的增强移动宽带业务,如高清视频、远程医疗、远程办公、远程教育等更为丰富的融合通信体验。
(2)实现万物互联的物联网业务。
(3)满足超高可靠超低时延的关键通信场景需求。
——《5g移动边缘计算》(俞一帆等)
5g时代就要来了。
5g的最大的技术特点就是低时延和高可靠。
低时延,一字来形容,那就是“快”。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5g网络覆盖下,下载一部分辨率达到4k的电影理论上不超过18秒。
因为快,未来的新闻故事会根据时间、读者所在地提供交互性、沉浸性的3d流媒体影像,让读者身临其境地看新闻。《纽约时报》在今年1月拉斯维加斯举行的消费电子展(ces)上就宣布要建立这样的5g新闻实验室。
普通人踩刹车的反应速度大约是0.4秒,而无人车在5g场景下的反应速度有望不到1毫秒。
无人汽车需要在高速移动状态对周围环境做出反应,所以响应时间是个极其重要的指标。假设汽车行驶速度为65英里每小时,紧急制动响应时间即便只慢了几毫秒,汽车紧急制动距离就会多出几英尺,这或许就是发生事故和没有发生事故的区别。
高可靠,一个字那就是“稳”,即在任何环境下都表现稳定。
5g网络能让医生在“混合现实”工具的帮助下完成精准的开颅手术,比“外科手术般的精准”更精准。这种科幻般的技术只能在5g时代实现,原因正是5g信号“不断片”。1秒钟的卡顿对看电影而言最多令人有些不快,但在医学领域会关乎生命。
5g时代的来临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方面的变化。mec(移动边缘计算)作为建设5g网络边缘云的普遍模式,则将成为5g业务发展的“点金石”。
移动边缘计算(mec)的基本思想是把云计算平台迁移到移动接入网边缘,试图将传统电信蜂窝网络与互联网业务进行深度融合,减少移动业务交付的端到端时延。
如果说4g时代的智能终端技术全面促进了传统pc互联网同移动网络的深度融合,那么在5g时代,mec技术将会推动云计算平台同移动网络的融合,并可能在技术及商业生态上带来新一轮的变革和颠覆。
在云计算兴起的时候,曾有观点认为,终端只要一个显示屏即可,物联网所有的数据都传输到云中心,由云完成运算过程,再传回到用户的终端。因此瘦终端将是未来的趋势。
现实情况是,过度依赖云中心,会导致物联网的效率达不到预期,特别是对时延要求严格的场景,物联网部署变得毫无意义。
mec作为5g演进的关键技术之一,可以在无线边缘网络就近部署计算、存储、分流、大数据分析等功能,实现运营商业务本地化分布式处理,提升网络数据处理效率,加速网络中各项内容、服务及应用的快速下载,满足终端用户的极致体验,满足垂直行业网络低时延、大流量、安全等诉求。
在5g架构方面对边缘计算的支持,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基于ladn选择边缘upf(用户端口);另一种是upf可以选择业务,本地的业务可以选择下沉的方式。
主流运营商一般天然拥有广泛的边缘机房设施,mec边缘云也普遍被认为是运营商网络云化转型的重要组成之一。电信运营商希望发挥网络边缘资源优势,并基于mec开拓云网融合、新兴ict等业务经营。
据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分局itu-t的研究报告,到2020年,每个人每秒将产生1.7mb的数据,iot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将达到2.37亿。
idc也发布了相关预测,到2018年,50%的物联网网络将面临网络带宽的限制,40%的数据需要在网络边缘侧分析、处理与储存,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超过50%。
伴随5g网络的建设,物联网成为重点网络之一。业内预计,到2020年将有超过500亿的终端与设备联网,仅中国就会产生100亿以上的物联网连接数。
2019年2月27日,维谛技术(vertiv)联同451research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共同发布了一项调查报告。
关于边缘计算和5g,其调查表明,大多数运营商已经部署(37%),或计划部署(47%)边缘计算,同步于移动基础设施部署,也称为多访问边缘计算(mec)。
国内三大运营商在5g部署初期就把边缘计算考虑了进来,通过边缘网络对业务能力的构建,某种程度上可以解决在5g时代多种网络长期共存的问题。
5g移动网络有三大应用场景:即embb(增强移动宽带)、mmtc (海量机器类通信)和 urllc(超可靠低时延通信)。
首先,5g embb实现10gbps的传输速率,为用户提供超高清视频、vr/ar等身临其境的业务体验。
其次,mmtc以每平方公里百万设备连接技术,支撑智慧城市、智能楼宇为代表的海量设备接入与互联。
最后,urllc凭借超低时延超高可靠性的技术优势,深入到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垂直行业应用,并大大提升行业运营效率。
与此同时,固网业务发展也呈现相同趋势,以8k视频、3d视频、工业控制、政企私有云等业务方向为突破,朝着大带宽、低时延和海量连接演进。
从云计算到移动云计算,从边缘计算到移动边缘计算
云计算、雾计算、霾计算、边缘计算……这些年来,各种“计算”层出不迭,即便身处ict行业,也很容易被这些不同的计算搞得云山雾罩。
那么它们到底是怎么产生的?有何意义?彼此间又有哪些区别呢?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一一盘点。
1.云计算(cloud computing)
维基百科的解释:云计算是基于网络提供的按需的、共享的、可配置的计算以及其他资源。
这种方法很像是自来水的供应,人们只需拧开水龙头就可以使用提供的资源,而不必自己去建立一个大而复杂的管道。
云计算这个词最早由google首席执行官eric schmidt于2006年8月提出,但真正把云计算用于大规模商用的公司是亚马逊,并且早在google提出云计算的概念之前,亚马逊于2002年就推出了amazon web service服务产品。
2.边缘计算(edge computing)
边缘计算是指在靠近物或数据源头的一侧,采用网络、计算、存储、应用核心能力为一体的开放平台,就近提供最近端服务。
边缘计算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一个概念,它的出现是源于云计算在实际运用中的不足。
美国电话电报(at&t)首先提出了所谓“边缘计算”(edge computing)概念,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未来5g时代应用网络延迟的问题,诸如无人驾驶汽车,机器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等。
边缘计算的目标是解决各个行业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中的所遇到的五大难题,这也正是边缘计算的价值所在。
边缘计算的优点
·在人脸识别领域,响应时间由900ms减少为169ms
·把部分计算任务从云端卸载到边缘之后,整个系统对能源的消耗减少了30%-40%。
·数据在整合、迁移等方面可以减少20倍的时间。
3.雾计算(fog computing)
边缘设备所涉及的另一项很重要的技术,就是雾计算。
边缘计算具体是指在网络的“边缘”处或附近进行的计算过程,而雾计算则是指边缘设备和云端之间的网络连接。
雾计算(fog computing)中雾的命名源自“雾是更贴近地面的云(数据产生的地方)”。它的理念跟边缘计算差不多,但是两者数据的收集,处理,通信的方法并不相同。
雾计算环境由传统的网络设备组件,如:路由器、开关、机顶盒、本地服务器、基站等构成,可以安装在离物联网终端设备和传感器较近的地方。这些组件可以提供不同的计算、存储、网络功能,支持服务应用的执行。所以,雾计算依靠这些组件,可以创建分布于不同地方的云服务。
雾计算与边缘计算的区别
以吸尘器为例说明:
雾计算集中化的雾节点(iot网关)持续从家中的传感器收集信息,检测到垃圾的话就启动吸尘器。
边缘计算的解决方案里传感器各自判断有没有垃圾,来发送启动吸尘器的信号。
我们现在所熟知的“雾计算”这个概念是由思科首创,2015年11月,arm、戴尔、英特尔、微软等几大科技公司以及普林斯顿大学加入了这个概念阵营,并成立了非盈利性组织openfog consortium (开放雾联盟),旨在推广和加快开放雾计算的普及,促进物联网发展。
有云就有雾,有雾就有霾,有了云计算和雾计算之后,“霾计算”这种比较奇葩的概念也顺理成章地诞生了。
综合“边缘”计算和“云”计算的概念,又会新引入几种计算模式,其中包括移动边缘计算(mec)和移动云计算(mcc),作为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的扩充。
基于云计算的定义,移动云计算是指通过移动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基础设施、平台、软件(或应用)等的一种it资源或(信息)服务的交付与使用模式。移动云计算是云计算技术在移动互联网中的应用。
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提出的移动边缘计算(mobileedgecomputing,mec)是基于5g演进的架构,并将移动接入网与互联网业务深度融合的一种技术。
mec一方面可以改善用户体验,节省带宽资源,另一方面通过将计算能力下沉到移动边缘节点,提供第三方应用集成,为移动边缘入口的服务创新提供了无限可能。
移动边缘计算(mec)可利用无线接入网络就近提供电信用户it所需服务和云端计算功能,而创造出一个具备高性能、低延迟与高带宽的电信级服务环境,加速网络中各项内容、服务及应用的快速下载,让消费者享有不间断的高质量网络体验。

如何在没有大量标记数据的情况下,让计算机也学会翻译?
“海外设计+中国制造”模式下,产品设计与研发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
智能手机可能带来的隐患_90%的人都不知道
晶棒是怎么生产的 晶棒切割中间断裂怎么办
避免咖啡机因原料不足而引起故障的传感器
5G时代三大运营商决战MEC将会给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
爽呆了:iPhone8新产品曝光!
MIMOS首款经过临床测试的非侵入性血糖仪,预计2019年底上市
三款激光测距仪介绍
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3D打印技术对于PCB有没有好处
算法工程师身价不菲 2019算法工程师薪酬有多少
小米6或首发骁龙835,明年2月发布,配置曝光
福建海上风电培训中心开展“风机高空应急逃生现场培训”
重、大型部件3d尺寸测量 CAD 比对检测三维扫描服务
2023年第三季度国内可穿戴市场有何变化?
一文详解开关稳压电源
RFID智慧城市环卫车辆管理系统的详细介绍
5G进入发展的关键阶段,应用推广是当前工作的重点
u-blox推出支持低功耗蓝牙LE音频的汽车级模块JODY-W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