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健康中国”战略不断推进落实,一系列创新药物和器械发明正在积极发挥领先示范作用,加速催化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向更新、更高、更强发展。对于一家专注于肿瘤放射治疗30年的专业化产业集团来说,坚守“以患者利益为中心”的价值主张,从创新突破到创新引领,是西安大医集团在专业化之路上越走越远的“法宝”,更是书写了“健康中国建设”的优秀答卷。
创新突破,坚持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以精准医疗打开肿瘤诊疗新境界。
一直以来,大医集团坚守“以患者利益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不断提升客户使用体验”的指导思想,为实现“让肿瘤治疗更可及、更有效、更智能”而不懈努力奋斗。为此,大医集团开启了在肿瘤诊疗领域的创新之路,并通过创新不断在肿瘤诊疗领域带来新的突破。我们面临巨变的时代,然而“变”的是医疗技术、学科建设和医疗环境,“不变”的是患者至上的理念。
作为专注于肿瘤诊疗的专业化产业集团、放疗领域的民族领军企业,大医以研制拥有自主可控的创新产品为己任,在研发领域持续加强投入,致力于攻克大型医疗装备领域的“卡脖子”核心技术。特别是世界首创x/γ射线一体化放疗系统,在高端大型医疗装备系统工程及多治疗模式技术融合方面,实现了创新突破,并在高端医用加速器核心模块、一体化智能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实时影像引导、人工智能及光学跟踪等核心技术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大医集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完整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截至2023年6月30日,大医集团的知识产权专利数量累计申请1077件,其中国内发明专利超过327项,海外发明专利超过153项,已进入全球放疗行业领先行列,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与认可。
据悉,大医集团的医用直线加速器产品taichia在2020年8月获批fda,成为46年来首个通过fda认证的中国民族品牌医用直线加速器,同年通过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认定,近期正式获批nmpa,突破了国际竞争对手对包括高端大型医疗装备核心技术壁垒及系统工程的挑战,该产品区别于传统放疗设备c型臂结构设计,采用了业内先进的环形机架结构,在环形机架上应用导电滑环技术和同轴共面的低剂量千伏级图像引导系统,属国内首创,全球领先水平。
不仅如此,taichia 拥有目前业内唯一可以实现无限连续旋转容积调强技术(vmat),可以进行任意角度的拉弧治疗,并采用了最新一代智能化数字化控制系统,可高效精准地执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s/srt/sbrt)和常规分次放射治疗等各类治疗技术。
大医专注于大型高端医疗装备,打造了中国放射治疗技术、产品与服务旗舰。通过创新驱动,构筑了全球顶尖的专业化创新产品平台,旗下产品线涵盖伽玛刀、医用直线加速器、x/γ射线一体化放射治疗系统、一体化智能放射治疗计划系统等,并在放疗领域实现多个创新突破。这也奠定了大医面向人民健康的创新驱动发展基础,在肿瘤诊疗领域担负着继往开来的重要使命。同时,伴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逐步深化,大医集团坚持专精特新并在持续深耕中做强做大,为中国健康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创新引领,用中国“专精特新”开创世界新品类,赋能肿瘤诊疗新时代
大医全球首创的世界放疗新品类——x/γ射线一体化放射治疗系统(taichi)将医用直线加速器、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系统以及锥形束ct进行同机整合,通过对多种治疗技术的整合及灵活应用,实现了世界首创的x/γ射线一体化放射治疗,能够根据患者的个体化差异给每一位患者带来更适合的、疗效更好的个性化放射治疗。
同时,taichi作为入选国家科技部“十三五”数字诊疗装备研发重点专项的创新放疗产品,融合了众多中国自主创新技术。taichi产品平台目前已经获得3张nmpa注册认证和3张fda注册认证,据了解,taichi平台在2023年2月17日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breakthrough device designation,简称bdd),这也是中国首个获得该认定的大型医疗设备,标志着中国大型医疗器械行业在技术创新突破上的成果开始得到更多的国际认可,也标志着我国高端大型医疗装备从“跟跑”、“并跑”真正进入“领跑”的新阶段。基于创新突破的成就,2023年3月taichi荣膺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我国工业领域最高奖项,被誉为中国工业的“奥斯卡”之称的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taichi的创新突破可望重新定义放疗,推动全球放射治疗新技术更多的临床和科研可能,开启以患者为中心的综合肿瘤放射治疗新时代。
创新仍是驱动国产放疗发展的强劲引擎。获得“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的taichi,不仅彰显出大医集团创新研发、技术赋能的“引领”之处,赋予医患双方切实的健康保障,更凭借大医集团在肿瘤诊疗、医工协同、临床应用、产业链发展等领域的积极担当,用创新引领着我国放疗行业的良性发展,助推高端放疗设备“进口替代”和“自主可控”再攀高峰,为铸造“国之重器”贡献大医力量!
第一个完全植入式的商业BCI系统,病人可以带回家使用
光电液位传感器如何检测液位
镭拓双头激光焊接机助力高效解决双工位焊接需求
锂电池组装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杉岩数据宣布完成过亿元C轮融资 助力各行业加速实现数字化转型
大医集团: 国产放疗再添“重器”,核心技术再攀高峰
格科微图像传感器GC32E1荣获“全球电子成就奖年度传感器产品奖”
怎么测量导热系数?用什么方法
三菱飞机公司与梅萨航空签署了100架SpaceJet M100飞机谅解备忘录
泉州市出台半导体产业人才引进新政促产业高质量发展
卷积神经网络中的矩阵乘法
集成电路封装的分类与演进
美高森美提供全新低功耗、高功能交换芯片系列 简化工业网络向以太网的迁移
ESP32-S3 ADC架构外设的深入分析
数显糖度计的应用
详谈新基建下的网络安全挑战
小米官宣小米10s将于10日下午正式发布!
有何影响?美国商务部禁令,打击中国7家超级计算实体;小鹏汽车将在武汉设厂 年产能10万辆|一周科技热评
家用土壤检测仪什么品牌好?有什么特点?
云服务云技术大肆扩张,数据中心该如何发展